204國道

國道線路

煙台—上海公路,簡稱“煙滬線”,中國普通國道網編號:G204。起點為山東省煙台市,終點為上海市,全程1031千米,經過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三個省份。

簡介


老204國道東台段原是由范公堤改造而成。隨著公路交通的迅猛發展,204國道遷址拓寬,不少地段已離開了古范公堤,不過草堰鎮境內仍保存有范公堤殘段。

里程錶


城市名距起點距離(公里)
山東省煙台市
山東省煙台市福山區13
山東省棲霞市69
山東省萊陽市112
山東省萊西市136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193
山東省膠州市240
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287
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364
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438
江蘇省連雲港市480
江蘇省灌雲縣517
江蘇省響水縣552
江蘇省濱海縣587
江蘇省阜寧縣617
江蘇省鹽城市676
江蘇省東台市744
江蘇省海安市789
江蘇省如皋市813
江蘇省南通市865
江蘇省常熟市926
江蘇省太倉市978
上海市嘉定區998
上海市1031

相關歷史


煙台至上海公路,是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南北走向的國家主要公路幹線。自煙台起,經福山棲霞萊陽、萊西、即墨嶗山膠州膠南日照贛榆、連雲港、灌南,到達上海。青島境內214.1公里,路基寬度一般8~14米,穿越城區路段達24~30米,全部為高級、次高級路面,路面高度一般為7~12米,城區路段22~28米。1986年交通流量,最高為每晝夜1萬車次,最低為2000車次,平均時速為每小時50公里。204國道青島境內段,由境內的煙(台)青(島)、青(島)石(島)、濟(南)青(島)、膠(州)新(海連)4條省養公路幹線合併而成。自萊陽萊西交界起至即墨城南東城段72.2公里,原為境內煙青線一段。自東城至城陽7.7公里,是境內青石線一段起點路段。自城陽至膠州34.3公里,為濟青線一段。膠州起至膠南與日照交界段99.9公里,是膠新線的北段。
204國道青島境內各段公路原為20年代或30年代在舊有大道的基礎上修建成的簡易公路。初建時,線型蜿蜒曲折,路基寬4~6米,未鋪路面,僅在大沽河上架設了木橋。日本第二次侵佔青島時期,城陽至膠州部分路段鋪設了路面,將大沽河的木橋改建成水泥混凝土漫水橋。40年代初期,對膠州至王戈庄公路段進行了重點整修,路基寬度達到7米,修建橋涵及過水路59處(座),並開闢了黃山嶺埡口,但道路坡度高達14%,行車非常困難。
建國后,全線分段進行路基改線、路基拓寬、橋涵配套及鋪築瀝青路面工程達40多次。
1950年上半年,萊陽萊西交界至即墨城南東城段完成路基拓寬工程,寬度達到9米。1951年上半年完成橋涵配套,下半年鋪築泥結碎石承重層,其寬為3.5~5米,厚20厘米。這是建國后青島地區第一次規模較大的公路改建工程。經這次改建,該段彎道半徑大於50米,橋涵載重達到15噸,符合三級公路標準。1956年,東城至城陽段進行拓寬改建,路基寬度達到6.5米。次年,鋪築寬5米、厚20厘米的沙土級配路面,達到晴雨通車。
1959年,進一步開闢黃山埡口和進行改線降坡,改線3.5公里,黃山埡口西移15米,下挖深度9米,北坡降到5.2%,南坡降到4.7%。同年,王戈庄至張家樓段改線,新改路線路基寬10米,修建橋涵11處。1960年,洋河崖至王戈庄段26.5公里路基加寬到8.5米。至1966年,先後完成洋河崖路基改線、膠城改線、迥龍觀路基改線、4村(封家村、周家村、柳樹底、小場)路基改線和董家村至宋家嶺段海灘路基改線工程,共計改線15.73公里,路基寬度10米、城區15米;同時鋪築沙土礫石石級配路面15公里,寬8~9米,城區12米;新建漫水工程4處844米,涵洞18道477.9米,小橋2座53.1米,護坡1193米。同時完成的還有城陽至膠州段34公里改線工程。
1969~1973年,對萊陽萊西交界起至城陽段和城陽至膠州段分期分段進行了瀝青表處,瀝青路面寬6~8米,厚2~3厘米,里程達114.2公里,占青島境內全線總里程的53.3%。1974年5月至1979年,分期鋪築膠州至膠南與日照交界段瀝青路面98.5公里。底層是拳石灌沙和泥灰結碎石,寬7.5~10米,厚16~33厘米,面層寬7~9米、厚3厘米。70年代,進行了南萬村改線、膠州至王戈庄段路基拓寬、瓦屋至朱家小庄段路基裁彎拓寬,扭杭至唐家莊段路基拓寬、乜家莊村裡改線和唐家莊至泊里段路基裁彎拓寬等改建工程,長度達51.1公里,拓寬后的路基一般為8~10米,膠州至王台段24.1公里為12米。
1980年,進行黃山南坡裁彎工程和小麻灣至李家河段7公里路基重新改線工程。1981~1985年進行元庄至桃源河段3段路基改線和路基拓寬、辛(庄)小(井)線路基拓寬、泊里西河至周家村段路基改線和馬家灘路基改線等工程22.1公里,拓寬后的路基達12~15米。在此期間,萊陽萊西交界起至城陽段按正規的操作程序,全部重新鋪築了瀝青路面,安裝了路沿石,一般路段寬度8米。所經萊西、即墨城區路段,重新進行拓寬改建,路基寬度達到24~30米,兩邊設隔離帶,快慢車分道行駛,達到一級公路標準,萊西城區長5公里,即墨城區長4.6公里。城陽至膠州段,路基改線改建完成後,分期分段重新鋪築了瀝青路面,寬13米,灰土底層或拳石灌沙底層厚30~35厘米。
1984年鋪築的小麻灣至李家河段7公里瀝青路南,寬為12米,其中厚度為29厘米灰土底層的4.5公里,厚度為20~30厘米的拳石灌沙底層的2.5公里。碎石穩定層厚8厘米,面層厚5厘米。通車后,由於底層不穩,瀝青路面鬆散龜裂,占鋪路面積的30~40%,出現了較嚴重的工程質量事故
1986年底,204國道青島境內段共有永久性橋樑76座,長度為3668.5米。其中:大橋5座928.6米,中橋34座2368.4米,小橋41座662米。各式涵洞352道6354.5米,漫水工程5處878.3米,防護工程75處5769.5米。

重大事故


2013年3月10日下午2點多,一輛從臨沭開往煙台的客車在204國道回里鎮善疃路段,與一輛福田小型貨車發生碰撞,已確認造成7人死亡,11人受傷。3月11日上午返回現場看到,在客車翻倒的地方,還能見到大量的血跡。從福山區人民醫院了解到,事發時車上的不少乘客沒有系好安全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