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齒獸
雕齒獸
雕齒獸(Glyptodon)是一種從化石中發現的犰狳狀食草哺乳動物,生活在上新世、更新世期間的南美洲包括從阿根廷的彭巴斯草原、烏拉圭到巴西一帶。存活直到更新世晚期(距今約30,000-8,500年前)。並在2千5百萬年前北美洲及南美洲因巴拿馬地峽的出現而連結時首次出現在美國西南部。它們在約於一萬年前滅絕。相信住在它們附近的原住人類獵殺它們及以它們的殼來作為遮蔽。屬於貧齒類動物,雕齒獸屬,除下部外整個軀體包在由骨片形成的甲殼內。這個目下包括有食蟻獸、樹懶、已滅絕的地懶及犰狳。
體長3~3.3m/體高1.3~1.5m/甲長1.2m更新世至完新世(200萬~6000年前)的美洲巨大的甲殼。被認為人們在爭鬥中用其做盾甲等。
雕齒獸
雕齒獸
雕齒獸
雕齒獸
雕齒獸
雕齒獸標本
哺乳動物能夠像運動員揮動網球拍和棒球棍一樣甩擺它的帶刺尾部。
甚至這些體積龐大的哺乳動物在其尾部還存在著“擊打重心”,它們會利用最大、最鋒利的刺狀結構擊打物體。研究小組成員認為,這種體型界乎於犰狳和大眾甲殼蟲汽車之間的遠古哺乳動物與恐龍具有類似的尾部特徵。雕齒獸和恐龍的尾部都擁有著“擊打重心”,從技術上它們都有著精確的擊打中心。
烏拉圭蒙維的亞科學院物理協會研究員歐內斯特-布蘭克(ErnestoBlanco)是該項研究的負責人,他說:“雕齒獸尾部擊打重心可以釋放出強大的衝擊力,這類似於棒球棍、網球拍、劍、斧或者任何手持工具,但是其反作用力卻接近於零。”
研究人員測量和計算髮現每隻雕齒獸的尾部擊打重心的位置與之前科學家所預測的相一致——位於尾部中心最大的刺狀結構。像活犀牛的角一樣,一旦雕齒獸死亡之後就非常難保存其最大的刺狀結構。
一種已絕種的大型‘犰狳(armadillo)。已在南美髮現其遺骸。具堅硬的骨甲(有別於現代犰狳有接縫的骨甲),有些種尾梢具狼牙棒狀尖骨刺。約於10萬年前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