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流鎮

合流鎮

合流鎮位於北緯30°09′24″~30°14′16″,東經106°49′22″~106°54′15″ ,距離縣城19公里,東臨梁板、九峰,西接四海,南連壇同,北界牟家。幅員面積42.29平方千米。合流鎮的區劃代碼是511623107

2019年12月1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廣安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19〕16號):撤銷四海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合流鎮管轄,合流鎮人民政府駐榮興路278號。

概況


政區沿革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設合流水場和干洞壩場。光緒三十三年(1907),改合流水場為合流鄉,干洞壩場為樂豐鄉。民國24年(1935)7月合併設合豐鄉。1953年4月合豐鄉析置豐樂鄉;同年9月合豐鄉又析置四海鄉。1956年1豐樂鄉併入合豐鄉。1968年12改合豐為合流。1994年1月撤區並鄉建鎮,成立合流鎮人民政府。

政區劃分

2011年末轄合流、玉河、紅廟、先鋒、中心、綠化、石廟、燈盞、后壩、高興十個村委會,大橋、雙拱橋居委會,共計107個村民小組,6個居民小組。

人口面積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22962人,以農村人口為主。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865人,另有流動人口189人。總人口中,男性11870人,佔比51.6%;女性11092人,佔比48.4%;絕大多數為漢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為7.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6‰。轄區總面積43平方千米。

自然條件


地形地貌

合流鎮屬丘陵地區,以中丘至深丘為主,台狀、錐狀、長垣狀的丘體星羅棋布,丘頂海拔350米左右,相對高度50~90米,丘體之間多為沖溝式梯田。大溝與御臨河交匯處,海拔246米,為全鎮最低點。東部綠化、石廟、燈盞村及中心、后壩屬銅鑼山背斜西翼,山嶺呈鋸齒狀、長崗狀,坡度25~35度。山脊線一般海拔700米,最高點海拔803米。

氣候水文

合流鎮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8~17.7℃,年平均降水量1000-1500毫米,全年無霜期310-324天,具有冬溫夏熱、冬春雨少、夏雨集中、秋雨連綿和風力小等特點。
境內有御臨河與清溪河。御臨河自中心村入境,經流玉河村、高興村、中心村、大橋社區、雙拱橋社區,境內長約5千米;清溪河自 先鋒村入境,經流玉河村,境內河道長約3千米。合流鎮地下水資源豐富,全鎮人民多年來一直飲用天然溶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