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渾布

托渾布

托渾布(1799——1843年),字安敦,號愛山,孛兒只斤氏,蒙古正藍旗人。祖輩為官進仕。精通漢文,立志篤行,成為清代蒙古族詩人,著有《瑞榴堂詩集》。

人名


托渾布

介紹


托渾布從小勤奮好學,但因家境貧窮,不得不每天步行六、七里路從師求學,且風雨無阻,這和他母親的教育是分不開的,托渾布的母親孛齊勒教育子女以忠孝為本,是一位勤儉慈睦的賢良女子。
托渾布二十歲時就得中進士,任湖南知縣,從此出仕清廷。之後又分別在湖南的安北、湘潭及永州的東安等縣任職。在此期間每年清理歸整棄置多年的文牘千餘份,他的勤勉謹厚和認真吃苦的精神受到道光帝的賞識,不久即被提升為知府,由於工作努力,辦事認真,深得清廷上下的好評。托渾布還因為鎮壓台灣張丙起義軍有功而被提升為閩浙兩省道員。之後又任廣西左江兵備道、福建督糧道、直隸按察使、直隸布政使等職。
1839年(道光十九年),托渾布接替前任經額布的職務,升任山東巡撫。當時正是禁煙運動達到高峰時期,托渾布一到任便積極投入到了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中,他親自巡查各地,並且因地制宜制定出一系列嚴格的禁煙措施,使文武百官能夠各負其責,各司其職,有力地配合了林則徐為首的禁煙派的禁煙活動,受到道光帝的讚許。
1840年6月(道光二十五年五月),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侵略者多處佔領我國沿海地區,在英寇“船堅炮利”的威逼之下,在清廷伊裡布琦善等投降派的煽動之下,道光帝的禁煙決心開始動搖了,不久即向英寇妥協,英軍得到滿意答覆后南返,在經過山東海域時,向山東巡撫托渾布索要淡水和食物,因為英寇事先遞交了夷書,托渾布便按照請廷的有關規定,滿足了他們的要求,這在當時被認為是獻媚之舉,然而道光帝卻對托渾布的做法極為讚賞。
“廣州談判”之後,中英戰事再起,一直沒有放鬆防範的托渾布更加緊了戒備和防禦。並在以後兩年的時間裡將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了整頓海防、籌措軍餉和訓練軍隊之中。托渾布知道“藩籬固而軍心自堅”的道理,因此他親自巡查防務,派人繪製關隘地圖,對山東各口岸、島嶼進行了全面的了解,並據此在登州的所有險要地帶設防。
另外,山東的大炮不僅數量少,且炮兵素質差,平常更缺乏訓練與指導,一旦敵人來犯,很難應付。托渾布根據這種情況,及時購買生鐵,請有經驗的工匠加緊製造重量級大炮和便於移動的炮車、戰艦,聘請專門教官訓練炮兵使用方法和發射技巧,大大提高了清兵的裝備和素質,他還制定了明確的獎賞原則,激勵了士兵殺敵的士氣。托渾布還廣招百姓,對他們進行軍事訓練,以充實兵力,軍民共同迎戰敵寇。
切斷敵人的糧食和淡水的供給是托渾布防禦工事中又一高明之舉。他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形成了自己的戰略戰術理論。1842年,托渾布因風濕病複發不得不請病假休養,三個月後雖勉強復任,卻不料在年底病情進一步惡化,被迫離職回籍休養。離任前,托渾布對國家的治防事務仍牽掛於心,於是同登州總兵玉明會奏《山東登州善後章程折》,折中羅列出了和平時期備戰工作的八項重要舉措。
1843年10月,托渾布病逝,年僅45歲。1845年3月,托渾布夫婦被移葬於北京廣梁門外。托渾布的一生沒有驚天動地的顯赫事迹,但他在山東防禦戰事方面做出的貢獻卻在鴉片戰爭抗擊外寇的過程中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