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友宏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

孫友宏,男,漢族,1965年7月出生,江蘇如皋人,中共黨員。長春科技大學工學博士,現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委副書記、校長。

研究領域:天然氣水合物鑽采技術;油頁岩地下原位開採技術;深部大陸科學鑽探裝備與材料;仿生鑽探機具;地質岩心鑽探;顛覆性鑽探技術。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時間院校專業學位
1983年9月至1987年9月長春地質學院鑽探工程專業學士
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長春地質學院鑽探工程專業碩士
1994年9月至1998年7月長春地質學院探礦工程專業博士

工作經歷

1990年7月至1995年4月,長春地質學院探礦工程系教師。
1995年4月至2000年8月,長春地質學院勘察工程系副主任。
2000年8月至2001年5月,吉林大學朝陽校區研究生辦公室主任。
2001年5月至2008年12月,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副院長。
2002年9月至2006年6月,吉林大學農業工程博士后。
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英國諾丁漢大學建築工程系訪問學者。
2008年12月至2015年9月,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院長。
2015年8月至2019年3月,吉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2011年9月至2019年3月,兼任吉林大學“國家潛在油氣資源(油頁岩勘探開發利用)”產學研用合作創新基地辦公室主任。
2019年3月至今,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委副書記、校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領域
天然氣水合物鑽采技術;油頁岩地下原位開採技術;深部大陸科學鑽探裝備與材料;仿生鑽探機具;地質岩心鑽探;顛覆性鑽探技術。
學術成就
長期致力於天然氣水合物鑽采、大陸科學鑽探裝備、仿生機具和油頁岩勘探開發等領域研究。先後主持國家“863”項目、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土資源部和財政部“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專項”課題、教育部和財政部“躍升計劃”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極地環境觀測/探測技術與裝備研發”課題,吉林省和中國地質調查局等各類科研項目40餘項。主持研發了中國“地殼一號”萬米大陸科學鑽探鑽機、高性能全液壓地質系列鑽機、陸地凍土帶天然氣水合物冷鑽熱采技術、高效耐磨仿生金剛石鑽頭、油頁岩地下原位裂解技術等。
以第一發明人獲得專利90餘項,其中,美國發明專利3項,中國發明專利40項,部分專利已得到應用。
出版專著和教材4本,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其中SCI檢索論文42篇,EI檢索論文29篇。

教學成就

主講課程
他主講《岩土鑽鑿工藝學》《超硬複合材料及機具》《碎岩工程學》等課程,在岩上鑽鑿工藝和材料方面造詣很深。

社會活動


吉林省探礦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吉林省建築業協會諮詢培訓專業委員會主任、國土資源部複雜條件鑽進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全稱具體獎項
1998年國土資源部“百名跨世紀科技人才”稱號
2000年6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1年吉林省傑出青年基金
2002年4月第三屆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
2004年4月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06年吉林省優秀教師稱號
2005年吉林省高級專家
2014年吉林省高級專家
2014年“吉林省長白山學者”榮譽稱號
2014年第七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2020年11月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國家發明技術獎二等獎1項(排名第一)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
吉林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排名第一)
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排名第一),二等獎1項
教育部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排名第一)
吉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 項
吉林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 1 項(排名第一)
2021年6月入選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進入第二輪評審候選人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