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安德烈·盧布廖夫的結果 展開
- 1966年安德烈·盧布廖夫執導電影
- 聖像畫家、修道士
安德烈·盧布廖夫
1966年安德烈·盧布廖夫執導電影
徠《安德烈·盧布廖夫》是由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執導,安納托里·索洛尼岑主演的傳記電影,於1966年12月上映。
該片分為兩部分,八個片段,大致以時間順序講述了畫師安德烈·盧布廖夫跌宕起伏,為信仰而追尋求索的一生。
安德烈·盧布廖夫[1966年安德烈·盧布廖夫執導電影]
不久,安德烈·盧布廖夫被迫再度回到莫斯科進行聖像創作,但這次他卻親臨了所有俄羅斯人的苦難。大公的弟弟勾結韃靼人篡位謀反,弗拉基米爾城的居民被無辜殘殺,教堂在戰火中摧毀,畫家的眼中全是地獄的景象。安德烈·盧布廖夫再次陷入藝術與現實反差的困境,他又回到安德洛尼科夫修道院,將自己完全封閉,拒絕繼續作畫。經過多年的反抗征戰,韃靼人的軍隊終於被趕出俄羅斯的大地。1423年,大公第三次邀請安德烈·盧布廖夫到莫斯科作畫,在一個鑄鐘少年的感染下,安德烈·盧布廖夫最終完成了《三位一體》的傳世名作。
角色 | 演員 |
安德烈·盧布廖夫 | 安納托里·索洛尼岑 |
Kirill | 伊萬·拉皮科夫 |
Danil Chorny | 尼古萊·格陵柯 |
Theophanes the Greek | 尼古拉·謝爾蓋耶夫 |
Idiot girl (Durochka) | 伊爾瑪·勞什 |
鮑里斯卡 | 尼古拉·布爾雅耶夫 |
The Grand Prince / The Lesser Prince | 尤里·納扎羅夫 |
Monk Patrikey | Yuri Nikulin |
The jester | Rolan Bykov |
Stepan | Nikolai Grabbe |
Foma | Mikhail Kononov |
Mary Magdalene | Irina Miroshnichenko |
Tatar Khan | Bolot Bejshenaliyev |
Christ | Igor Donskoy |
Efim | Nikolai Glazkov |
(as Vova Guskov) | Vladimir |
(as N. Kutuzov) | Nikolai Kutuzov |
Mother of Jesus | Tamara Ogorodnikova |
Old Stonemason | Dmitri Orlovsky |
(as M. Ryskulov) | Muratbek Ryskulov |
Marfa (as N. Snegina) | N. Snegina |
(asVolodya Titov) | Vladimir Titov |
(as Vasya Vasilyev) | Vasili Vasilyev |
Head Bell-founder | Stepan Krylov |
製作人 | Tamara Ogorodnikova |
導演 |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
副導演(助理) | Bagrat Oganesyan |
編劇 |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
攝影 | 維迪·尤索夫 |
配樂 | Vyacheslav Ovchinnikov |
剪輯 | Lyudmila Feiginova、Olga Shevkunenko 、Tatyana Yegorychyova |
藝術指導 | Yevgeni Chernyayev 、Ippolit Novoderyozhkin、Sergei Voronkov |
服裝設計 | Lidiya Novi、Maya Abar-Baranovskaya |
(以上資料來源)
安德烈·盧布廖夫[1966年安德烈·盧布廖夫執導電影] | 安德烈·盧布廖夫 演員 安納托里·索洛尼岑 15世紀初俄羅斯聖像畫家,冷靜、旁觀而且沉默,性格相當理智,他審視現實,承擔痛苦和磨難,他為了救一個女“聖愚”免遭韃靼兵蹂躪殺了人,也因此一直感到痛苦,但是藝術家和東正教僧侶的雙重身份使他還是拿起了畫筆,描繪出了他心目中的三位一體。 |
安德烈·盧布廖夫[1966年安德烈·盧布廖夫執導電影] | 鮑里斯卡 演員 尼古拉·布爾雅耶夫 一個年輕的、狂熱的鑄鐘工匠,他的性格自命不凡,具有邊緣人格所具有的一切陰暗和極端,對別人和自己都是一樣的殘酷,他的工作模式讓人想到極端主義。 |
(以上資料來源 備註:該片為畫師傳記電影,主要角色只有畫師安德烈·盧布廖夫)
• 在拍攝牲口被大火燒的場景時,母馬的身上蓋著石棉,這樣就可以保護它免於被燒傷。
• 拍攝過程中,馬兒從樓梯上摔下來的時候,它的頭部被擊中了。他們在電影里保留了這一段。
• 顯示錯誤:在Rublev說再也沒有別的東西比降落在寺廟裡的雪花更可怕之後,一些落在Durochka頭上的雪花很明顯是白色的羽毛。
時間 | 電影節 | 獎項 | 獲獎主體 | 備註 |
1969年 | 第22屆 戛納電影節 | 費比西獎 | 《安德烈·盧布廖夫》 | 獲獎 |
發行機構
公司名稱 | 發行地區 | 發行時間 |
哥倫比亞電影公司 | 美國 | 1973 |
標準收藏 | 美國 | 1994 |
Empresa Hispanoamericana de Video (EHV) | 阿根廷 | |
Sovexportfilm (Argentina) | 巴西 | |
Continental Home Vídeo | ||
Asociace Ceských Filmových Klubu (ACFK) | 捷克 | |
RUSCICO | 俄羅斯 | 2004 |
人造眼 | 英國 | 2002 |
Fox Lorber | 美國 | 1997 |
General Video | 義大利 | 2006 |
Moskwood Media | 荷蘭 | 2003 |
Sovxportfilm | 阿根廷 | |
Svensk Filmindustri (SF) AB | 瑞典 | 1973 |
Xenon Entertainment Group | 美國 | 1993 |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蘇聯 | 1971年12月24日 | 中國香港 | 2004年10月16日 |
蘇聯有限上映 | 1966年12月 | 法國戛納電影節 | 1969年5月 |
芬蘭 | 1972年12月15日 | 匈牙利 | 1973年4月5日 |
瑞典 | 1973年5月9日 | 西德電視播映 | 1973年8月13日 |
丹麥 | 1973年10月4日 | 東德 | 1973年10月12日 |
英國 | 1973年 | 美國 | 1973年 |
日本 | 1974年12月21日 | 西班牙 | 1978年6月7日 |
葡萄牙 | 1983年1月21日 | 荷蘭 | 1985年7月25日 |
蘇聯導演剪輯版 | 1988年 | 英國重新發布 | 1991年7月19日 |
英國重新發布 | 2004年7月2日 | 俄羅斯重新發布 | 2008年11月27日 |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電影節 | 2009年4月7日 | 希臘 | 2009年7月2日 |
(以上資料來源)
在某種程度上,《安德烈·盧布廖夫》可以看成是《第七封印》的對照。畫了三聖像的盧布廖夫,可以看成是《第七封印》中的騎士——他們都在孜孜不倦地探尋生命、死亡和藝術的意義。相比較伯格曼讓死神登場的直接而言,塔可夫斯基的《安德烈·盧布廖夫》既含蓄詩意,又壯觀堅實。影片中的盧布廖夫帶有強烈的理想主義色彩,也帶有塔可夫斯基本人的影子——他們都在真正思考上帝,這樣的人註定會和耶穌一樣受難。但是他們又是幸福的,因為沒有什麼藝術家能像這些人一樣創造出永恆而經典的作品(時光網評)。
《安德烈·盧布廖夫》是對整個俄羅斯民族走向的批判。塔可夫斯基透過影片中對俄羅斯歷史的闡述和對藝術的觀點,間接對當時的政治體制進行批判徠(新快報評)。
《安德烈·盧布廖夫》中,24年的光陰次第繽紛,片中兩段最重要的大場面,韃靼人入侵和聖鍾竣工,塔爾科夫斯基的調度則鬼斧神工,既有大潑大灑,又有工筆輕描。絕望和憂愁、責難和勝利等極其複雜並屢屢衝撞的情緒,被塔爾科夫斯基不可思議地,又非常和諧地融為一體(新京報評)。
《安德烈·盧布廖夫》是蘇聯導演塔可夫斯基最經典也最難懂的作品之一。影片以詩意的鏡頭和史詩般的氣質,再現了俄羅斯畫師安德烈·盧布廖夫的人生歷程。導演在片中提出了關乎人類生存的最重要的幾個基本命題,同時也將個人史與民族史相勾連,展現出極為壯闊的思想畫卷。電影借畫家的人生歲月,展開了紛繁複雜的歷史畫卷。塔可夫斯基在其中所展現的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傳記,而是以一個人的視角囊括整個時代的精神危機與信仰重建。片中畫面黑白分明冷峻,意味深長而又充滿隱喻的自然片段,讚歌或史詩般的配樂,甚至是語言韻律的頌詩般的對白,都讓人完全浸入形而上的精神世界之中。在一種碎片化的抽象鏡頭中,苦難、藝術與信仰交織在一起(光明日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