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陽關

錦陽關

錦陽關,春秋戰國齊長城重要關隘,位於山東省萊蕪市上游鎮。鎮陽關長城,今尚存0.6公里較為完整的石砌牆體,殘存城牆最高為7.5米,最厚為6米。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長勺之戰艾陵之戰、贏之戰均發生於錦陽關和青石關一帶。

地理位置


錦陽關位於文祖鎮三槐樹村與上游鎮娘娘廟村之間的章丘、萊蕪邊界上。從美麗的“小泉城”章丘乘車沿省道二四二線南下,穿越古“廣宗縣”(今文祖鎮)遺址,再向南十公里便是文祖鎮大寨村。此村文化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是齊國的兵營大寨,因而得“大寨”之村名。再往南一公里,便來到古代齊魯邊界。路邊有一巍然屹立、雄偉壯觀的古建築,下為通道、上有閣門,並設有瞭望台。這便是齊國要塞“錦陽關”。

簡介


錦陽關也叫通齊關,是齊長城上三大重要關隘之一。原為石發碹拱形門,高6米,門洞寬4米,進深8米。門上方在長2米、寬50厘米的青石上陽刻40厘米×35厘米的“錦陽關”三個大字。關上平台四周築有垛口,平台上有關帝廟,內彩塑數尊。兩扇關門為鐵箍木製,用直徑15厘米門杠橫鎖。
錦陽關既是交通要道,也是軍事要寨,故在周圍的險峻山峰或制高點上修築城堡、烽燧,居高臨下,扼其咽喉。其西南及西北方有三座古城堡,聳然壯美。自西而東,當跨越俏麗的四指山、胡多蘿寨,即可看到抬頭山城堡:築於勺形峰巔,寨牆沿崖而建,寬1米-2米,高2米-5米;辟東西寨門,均有雙重城牆加護;東門寬1.5米,牆厚1.3米,西南門在勺把把端;城內東西長70米,南北寬38米,較平坦的勺把長30米,內有多處房屋遺址。

歷史


“孟姜女哭長城”的悲泣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孟姜女本姓姜名女,丈夫名叫張范喜。張范喜被抓去修齊長城,幾年後竟查無音訊。姜女悲痛欲絕、跪在錦陽關前哭了三天三夜,悲泣聲聲感天動地。哭的蒼天落淚,下起了大雨。突然,落下一聲炸雷,將錦陽關撕開一道口子,露出了張范喜之屍身。“范喜郎,為妻隨你來也!”姜女呼叫著向丈夫撲去,頭撞巨石損命,血濺錦陽關。後來,此事被編成了大鼓書和故事廣為流傳,只是姜女變成孟姜女,其夫張范喜改成了范喜良。“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為錦陽關增加了幾分神化神秘。
(圖)錦陽關
(圖)錦陽關
站在錦陽關閣樓向東瞭望,長城已蕩然無存,只有從殘留的碎石上還可看出城牆遺跡;往西兆看,齊長城蜿蜒起伏、繞嶺盤山,隱蔽於狹澗,聳立在峻峰,向雲霧裡伸延。似銀蛇擺尾,又如巨龍騰空。齊長城始建於何年?歷史記載頗有分歧。具一九二八年濟陽縣出土的編鍾銘文,有周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四零四年)“晉人伐齊入長城”之記載。由此可見公元前四零四年便有了齊長城,而長城始建至少還要提前一百多年。因齊長城西起防門(平陰古城南三里)東至黃島(青島小珠山),蜿蜒千里有餘、又是緣山而築,而齊國作為一諸侯國不可能在幾十年完成一浩大的工程。齊長城西端起於防門,據記載春秋時期防門便有防禦工事,正因“防禦工事”而此地得名“防門”。史記,公元前五五五年,晉、魯、鄭、宋等十二諸侯國聯合伐齊,“齊國集兵平陰,塹防門而守之廣里”(“廣里”今在長青縣境內)得勝。經過此戰,齊國深知防禦工事之重要,便開始在交通要道、山窪之處築城牆防禦。到齊宣王時代,南方楚國先後消滅魯、莒等國,成為雄霸。齊為防楚國將斷續的長城連接修築,形成了蜿蜒千里有餘、令各諸侯國談而生畏的齊長城。《史記正義》引《齊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川,千餘里以備楚。”據以上所說,齊長城應為春秋時代始建,齊宣王時代完工。
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為抵禦“白宛寇”入侵,將錦陽關一帶齊長城重新加修,現在關西至大廠村北山一段有756米城牆較完整,高5米-6米,垛口、瞭望孔都較完整。關東2200米城牆保存也較好,殘高2.5米。
錦陽關於1938年日寇侵華時毀於戰火,關址現為萊蕪至章丘公路佔用,路邊有章丘縣立“齊長城”標誌碑。關之東700米處的山頭上有烽火台遺址,俗稱煙火台。山頭周圍有環牆遺址,東至魯地村北,有保存較好的錦陽關東便門,為齊魯百姓往來而設。門為石砌拱形,高2.8米,內寬2米,進深3.3米。便門兩側有城址,長1150米,西側高1.2米,寬2米-4米;東側高2.5米-4.2米,外牆寬0.8米,內設站台,總寬度為4.2米-6米。

參考資料


山東省情網 http://sd.infobase.gov.cn/bin/mse.exe?seachword=&K=fc&A=3&rec=81&run=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