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長城遺址

齊長城遺址

齊長城遺址橫亘於齊魯大地,始建於春秋時期,距今已2500餘年。西起黃河,東至黃海;東西蜿蜒千餘里,幾乎把整個山東南北分為兩半。經實地測量齊長城全長618.893公里,共翻越1518座山峰。主要有長清段、泰安段、萊蕪段、五蓮段等遺址,其中保存最好的齊國萊蕪段57.832公里。

齊長城遺址史稱千里齊長城,齊長城源於濟南市平陰縣,古濟水河東岸,從大峰山山頂通過,蜿蜒千里,直達青島市黃島區東於家河村北入海。此軍事巨防,蜿蜒起伏在1518座山峰上;它歷經平陰、長清、肥城泰山區、泰安郊區、歷城章丘、萊蕪、博山淄川沂源臨朐沂水、安丘、莒縣、五蓮、諸城、膠南、黃島共19個縣市區的94個鄉鎮、辦事處。2001年06月25日,齊長城遺址作為春秋戰國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歷史沿革


齊長城遺址
齊長城遺址
齊長城的修建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地理環境。據考證,它的修建,借鑒了城池防禦的手段,具有重要的軍事、建築、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價值,非常值得研究和探索。從歷史方面看,公元前771年,周平王東遷,王室逐漸衰落,而齊、魯、晉等國則日漸富強,特別是齊國正嶄露頭腳,漸漸崛起於東方。逐漸佔據了霸主地位的齊國雖發展迅速,但是,南部強大的晉國卻一直是當時齊國統治者心頭的一塊病,時時令其不安,而且當時其他諸子國也紛爭不斷,戰事頗繁,對齊國也是一種威脅,因此確實需要設防。
齊長城
齊長城
從地理方面看,齊國所受封地在泰沂山脈以北,背靠山面對海,海是不必防範的,西和北面有黃河作為天險屏障。可謂易守難攻,只有南面有出入泰山的陸地大道,直通在它南面的魯、楚等國,雖然泰沂山是約定俗成的邊界線,但因地勢開闊,易守難攻,正是中原諸國進攻齊國的咽喉之地,是齊國需要重點防範的要塞,必需設防。而且據史料記載,春秋至戰國初,各國主要是用戰車作戰,因此設防重點是修築關隘,用來阻擋戰車,而到了戰國時期,步兵以其機動靈活可以翻山越嶺等優勢,在軍事上的位置越來越重要,這就迫使齊國在修建關隘的同時,還要建好山嶺上的長城,以防步兵的入侵。
正是出於防禦目的,齊桓公開始在此修築長城。隨後,齊靈公齊威王又不斷將長城沿泰沂山脈向東增修,至齊宣王時已修至東海。需要說明的是,此時,魯弱楚強,擴修齊長城重點是防楚,史載"乃齊宣王所築,以御楚寇者"可以作為明證。明、清、民國等時代的統治者又對萊蕪境內的齊長城進行過維修,所以雖歷經2000多年的風風雨雨,但至今仍清晰可見這堪作歷史見證的遺跡,而且是全程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一段。

建築特點


齊長城城牆的構築特點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建築材料就地取材。平原和矮丘,以土板築成寬十二三米,高七八米的土城牆。如嶺子頭處搞"大寨田"挖掉南側一半,現遺址底寬仍達5.2米,高僅2.5米。穆陵關西大峴山上坍塌后的遺址底寬達15米,高5米。土築城牆就地取材,黃土、黃粘土、沙土、砂礫土都有。不論何種土質,都是加鹽水板築,至今鹽漬可見。板築時夯層10—25厘米不等,現裸露處夯層明顯。
齊長城遺址
齊長城遺址
山上以石壘砌。有的沿山脊砌成寬5—7米的雙面城牆。更多的城牆不在山脊,而選在山脊陽側陡坡上開挖少量土方,壘成寬1—2米的單面石牆,牆陰填土石,形成陽面高六七米,陰側高僅1—2米居高臨下的態勢,易守難攻。用料上有塊石、條石、片石、花崗岩、石灰岩、沉積岩等,就地取材。
濟南市長清區的陡嶺子山上發現50米長雙層城牆,即在城牆之陽坡又築外牆,兩牆相距2米—3米。三股峪北山還發現有鋸齒形城牆,即城牆外側呈三角形突出,這段城牆長300米。諸城馬山至北山一帶山坡上的城牆,都用石塊砌成間隔7—10米的格子狀,中間填土石,既省料又可防止泥土流失。
“因地形,用險制塞”,就是充分利用數十米高懸崖峭壁的山險牆,因無法攀登而不再在其上修築城牆。這種情況齊長城全線用得很多,短的數十米、幾百米、長的達千餘米。
像這樣以山險代替城牆的例子很多,其中以泰山長城和博山長城為代表。齊長城未經過泰山主峰,而是自泰山西北,經泰山之陰迤邐東去,但城牆只修築到泰山西北的釘頭崖,其以東的老鴰尖、摩天嶺、高山尖子、牛山口一帶的"泰山北崗",長達15公里沒有修築城牆,而是利用海拔八九百米的高山險峰代替長城牆,並以海拔1545米的泰山主峰為屏障,步兵車陣是無法進攻的。
齊長城遺址
齊長城遺址
齊長城遺址在城子村(古城)逾淄河,東到三泰山以東雖有黑虎、油簍、雁門等諸"寨"而無城牆,直到沂源縣大崮、小崮之東才見城牆遺址。在南自魯山,北至三泰山,東到大崮,南北18公里,東西14公里範圍內,有海拔800米以上山峰52座,車馬廝殺的戰場是難以在這"博山"之中擺開的,況且南有海拔1108米的魯山屏障。因此,用山險代替城牆不無道理。況且利用山險代替城牆還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減輕了許多勞役之苦。

主要景點


城堡、兵營

齊長城城堡遺址
齊長城城堡遺址
城堡、兵營是專門用以屯兵防守的建築。考察中發 現齊長城城堡和兵營遺址共50餘處,分佈在西起長山嶺東止鵓鴿山的長城全線上。多數建築在地處要衝的山峰上,少數築於重要關隘山口處,也有較大規模的兵營設在便於機動調配的重要之地。其規模大小不一,從30多平方米到30000多平方米。最典型的是杜庄城堡和牌孤城。

魯地便門

魯地便門
魯地便門
魯地便門距錦陽關東1.8公里處的魯地村北嶺口,至 今保存著完整的便門。由花崗岩塊石、條石砌築拱形門,門洞高2.5米,寬2米,進深3.3米。城牆從門上而過,這是齊長城保存最完整的兩個便門之一。

大峰山遺址

大峰山遺址
大峰山遺址
距今2500年的齊長城又名長城 嶺、大橫嶺,是齊國為防禦魯、楚及中原各國的軍事入侵而建,也是齊國和魯國的分界線,《管子》曰:“長城之陽,魯也;長城之陰,齊也”。齊長城自這裡開始,向東經雙泉、馬山、萬德、歷城、泰安、淄博,至青島市冀島區東於家河村東北海濱,橫貫18個縣、市(區),孟姜女哭長城是婦儒皆知的故事,這裡就是孟姜女哭長城之地,長清區萬德鎮長城村就是孟姜女的故里,且當地還有孟姜廟遺址。

齊長城關隘

穆陵關長城
穆陵關長城
齊長城關 隘,以穆陵關最為著名。位於縣東南與沂水交界的大峴山上,是齊國通往南方的門戶。遺址2600平方米,殘牆高3—5米。其南面下臨深谷,陡不可攀;北側較平緩,以平頂山為依託,進可攻、退可守,地勢極為險要。平頂山巔平如砥,面積5000000平方米。關與山之間,成一布袋狀狹口,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要地。關東、西200米處各有一 高台,北面與長城平齊,南面凸出約2米,為關隘的軍事附屬設施。關北還有雙重城牆並列。今台下有戰國時期碎瓦片,有明重修碑1塊。

各段遺址


長清段遺址

長清段齊長城遺址
長清段齊長城遺址
長清段位於長清縣境南部,現存東西 兩段遺址。最西段在廣里村東北0.5公里處,長200米,高2米,底寬8米,頂寬2米,夯土築成。東段在萬德鎮長城村南,長200米,高2米,底寬6—8米,夯土而成。村北首原有孟姜女廟,“文化大革命”中毀,遺址今存明、清重修碑。在界首鎮北麻套村北,沿北頂山脊也有一段長城遺址,長4公里,高4—5米,底寬8—10米,頂寬5—6米,石砌牆,拐彎處用草拌粘土砌石。長清、泰安交界的山口處兩側,至今城牆高大雄偉,有羊腸山道南北相通。

肥城段遺址

肥城段齊長城遺址
肥城段齊長城遺址
肥城段遺址在肥城縣境北。西起老城鎮北5公里處的項 峪北山,經於土村北、劉家山口、張庄北山、北李庄北、鐵擔嶺、站口子山口、雙山、五道嶺山口、蘆家溝、三山、羊角山口、上峪村北、羊角山、松樹山口、斜峪北嶺、槐樹口、夾子山,東 止於窗戶嶺,全長38公里。山區為石砌,凡經山口處為土基。山頂遺址一般高1.5 —2米,底寬5—6米,頂寬1.5米。有的高達4—6米,寬6—8米。最東段高10米,底寬15米。

泰安段遺址

泰安段齊長城遺址
泰安段齊長城遺址
泰安段遺址位於泰安市郊區、泰山區 境北泰山山區分水嶺上。西自窗戶嶺入郊區道朗鄉黃巢寨山,沿山脊折而東北,再入長清境。自界首北頂山又入泰安境,沿岱陰泰歷邊界線崇山峻岭,經摩天嶺、牛山口西北、馬跑泉村北、講書堂北、大葯鄉北、長城嶺、水泉子村、西門台、天馬頂、梯子山、南天門,至四界首與泰安、章丘分界線長城嶺相接,長82公里,殘垣斷壁處處可見。其中東段最清晰,自大津口經黃前鎮水泉子村西北的濟泰公路山口,至下港鄉谷山村一帶,遺址綿延不斷,長34公里,高2—4米,底寬6—10米,頂寬2—4米,石築,間以夯土。

萊蕪段遺址

萊蕪段齊長城遺址
萊蕪段齊長城遺址
萊蕪段遺址在萊蕪市境北泰山山區。西起芭麻峪,東至青石關,沿章萊、博萊邊界逶迤52公里,跨越大槐樹、鹿野、上游、茶葉口、和庄等鄉鎮,全部為石砌。峰巒陡險處牆高2—3米,平坦處高5—7米,底寬2.5—6米,尚存垛口。全段有3個門,史稱三關:西有天門關,東有青石關,中為錦陽關。錦陽關位於上游鄉娘娘廟村北,為齊魯要衝,已毀於抗日戰爭時期。關西一段城牆最完整,長0.8公里,高9—11米,底寬6—8米,依山而築,垛口完整,清同治年間為防捻軍而整修加固。青石關一帶,兩山對峙,形勢險要。蒲松齡有《青石關詩》:“身在瓮盅中,仰看 飛鳥渡。南山北山雲,千株萬株樹。但見山中人,不見山中路。樵者指以柯,捫羅自茲去。勾曲上層霄,馬蹄無穩步。忽然聞犬吠,煙火數家聚。挽轡眺來處,茫茫積早露。”

臨朐段遺址

臨朐段齊長城遺址
臨朐段齊長城遺址
臨朐段遺址位於境南部。西接淄博岳陽山鳳凰嶺,經 嵩山、九山、沂山、大弁山東去入安丘縣,長75公里。城依山而築,隨嶺阜溝壑起伏。梵谷崖陡壁處,僅用石塊砌成2米左右的矮石牆。每遇溝壑,則用巨石構築。一般地段為土石結構,其基礎由精加工的大石砌成,寬8—10米,高3米,上為夯土,層次分明,每層厚約20—30厘米,夯窩均勻,清晰可辨。有些地段為冬季施工,土裡摻有鹽水;有的尚存木樁痕迹,以加大拉力,保持平衡。大關鄉苗家旺村南至邵家峪一段最為清楚,長12公里,殘高1—4.5米,底寬6—8米,多以沙土夯實而成,間有石塊砌築。牆南面陡峭,北面坡緩,每隔5—10米置亂石一堆,大者若磨盤,小者似碌碡,為當年守城者禦敵所備擂石。大關鄉內殘存分岔段,為二道防線。從沂泉村南至大關水庫南,長4公里,高1米,寬2.5米,鹽土結構,間有木樁痕迹。

五蓮段遺址

五蓮段齊長城遺址
五蓮段齊長城遺址
五蓮段遺址位於境北,有長達50餘公里的城址。它橫跨濰、涓二水,歷經100多個山頭,為泰山山脈之東現存最完整的一段。尤以院西鄉西段最好:長1.5公里,底寬6.5米,頂寬3.5米,高2.5米,砂土夯築,至今十分堅固。遺址座落在馬耳、分流兩山之間,前後均有長城村,中有古道,東西兩側築烽火台,今台基仍存。

膠南段遺址

膠南段齊長城遺址
膠南段齊長城遺址
膠南段遺址位於境北,全長55公里,殘垣 依稀可見。最東端城址高3米,底寬6—7米,直入大海。古老拙樸的長城與瀚浩壯闊的大海相襯托,氣勢雄壯,動人心魄,今已 成為青島市著名勝景之一,被譽為“少海連牆”。

文物保護


齊長城遺址於2001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2月,“齊長城文化帶”被確定為山東省“十二五”期間主要目標和任務之一。齊長城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長城的擴展項目。在保護方面,先要制訂總體保護規劃,而後開始齊長城牆體保護工程。齊長城沿線兩側自然山谷以上的山坡區域自然環境恢復治理和相關的軍事設施、村鎮兵營的保護也要進行。沿線的黃石關、青石關、錦陽關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工程。

作用價值


歷史價值

山東齊長城遺址
山東齊長城遺址
齊長城遺址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 的考古和旅遊價值,它比歐洲人公元前459年修建的79公里長雅典壁壘早200餘年,比秦長城早400餘年,堪稱“中國長城之父”、“世界壁壘之最”。齊長城又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所築長城中現遺跡保護較多的一處,從齊長場面現存遺跡的考察中可見當時整個長城建築之一斑。
《戰國策·齊策·蘇秦》說:“齊南有泰山,東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謂四塞之國也。”春秋時期齊國的主要防禦對象在南界,從地理條件而論此有泰沂山脈已是齊國南界的天然屏障,又修築了長城,更格外堅固。

軍事價值

齊長城是中國古代早期的一項軍事防禦工程,春秋戰國時期為適 應諸侯國爭奪戰爭的需要而修築。關於設置長城的功能,張維華先生指出:“原夫長城之設,即可以為界,亦可以為防,對於當時各國疆域分合的形勢,甚有關係。”從齊長城的整體設計和分段施工情況分析,齊國之所以修建長城,主要是從軍事防禦需要考慮和組織實施的。齊國的疆域又不限此界,僅以此為守界;即戰時自防守於此,利時又可以以此界進攻盡取它國之地,即所謂能攻易守。這從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曾多次越過長城攻侵它國的實例得以證之。

旅遊價值

齊長城遺址是繼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之後的又一大旅遊勝景。齊長城作為春秋戰國史上的古戰場,東夷文化的發源地、齊魯文化交流的紐帶、齊魯大地的分水嶺,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是古老的人文景觀。
齊長城歷史上第一次把黃河泰山和東海在山東一省境內聯繫起,形成千里風景線。無論是沿齊長城走向考察或參觀長城遺址、目睹兩千年前的軍事防禦工程,還是遊覽長城沿線的古迹,名勝都會讓人感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奇妙結合,發思古之幽情的同時為中華文明而自豪。

傳說


明目偏方

相傳長城腳下住著一戶人家,聰明英俊的王小與老母相依為命,無奈家貧如洗,王小老大不小了也沒有娶上媳婦,老母盼媳心切,日久成疾,雙目失明,王小靠討飯奉養老母、並天天到山上打柴換藥為老母治病,歷盡生活艱辛。王小的孝心終於感動了神靈,託夢指點他道:北牆跟前一地花,九月滿目黃金甲;得此妙藥聖草日,定是慈母見天時。王小醒來,恍然大悟:這不就是天天打柴時見到的齊長城下的野菊花嘛!於是采來野菊,熬湯為老母洗眼,果然靈驗。這一偏方,至今在齊長城下流傳應用,造福一方百姓。

孟姜女哭長城

青石關南19公里處的望夫山,是因哭倒長城的孟姜女北眺夫婿而得名。傳說住在山下的孟姜女,結婚不到三天,丈夫就被齊國抓去修長城,一去幾年杳無音信。孟姜女盼夫心切,天天手提盛著饅頭的籃子和麵湯罐子,佇立山頭向北遙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望穿雙眼,盼白雙鬢,不見夫歸,久而久之,競立化為石,至今屹立山頂,見證著流逝的歲月,記載著滄海桑田的變遷,訴說著幾多悲歡離合的故事。此山因之得名“望夫山”,為萊蕪十大名山之一。

考察歷程


齊長城遺址
齊長城遺址
歷史上曾有很多有識之士對齊長城遺址進行過考察研究,但由於綿延千餘里、人跡罕至、山巔峽谷荊棘叢生,歷史文獻始終沒有對它進行過全程實地考察的記載。儘管《管子》《史記》《左傳》《戰國策》《括地誌》《水經注》《泰山郡記》《泰山道里記》等許多古籍對它都有過記載,卻都是寥寥數語、謬誤很多。為了弘揚民族文化,填補山東歷史研究的一項空白,使世人認識齊長城的本來面目,泰安市已經退休和退居二線的路宗元、孫立華、李繼生、張廣坪、和進海等五位同志自己提出課題,擬出考察 方案,自願組成了齊長城考察隊,自1996年10月19日從起點出發,於1997年10月21日到達終點,歷時367天,完成了全程實地徒步考察齊長城的任務。
他們弄清了齊長城的建築特點,解開了部分歷史疑案,矯正了古籍記載的謬誤。收集了大量有關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和風土民情,確定了孟姜女哭的是齊長城。在考察過程中還對長城沿線的文物古迹和風景名勝進行了調查。有長清的雙乳山濟北王墓、孝堂山漢石屋,沂源猿人遺址,沂山東鎮廟,安丘公冶長書院、董家莊漢畫像石墓,莒縣浮來山定林寺,五蓮山盤古城等。這些考察成果為研究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對中國長城研究工作做出了貢獻。
這項活動得到山東省委、省政府和省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關心支持。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王修智、原山東省委書記梁步庭帶領省委、省府有關部門的領導同志專程到泰安聽取考察隊關於考察成果的彙報,高度評價齊長城考察活動。山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在濟南舉行《齊長城考察新聞發布會》,對考察隊進行了表彰獎勵。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中國文物學會聯合舉辦了《中國齊長城文化學術研討會》,來自全國的60多位專家學者對五位老者徒步考察齊長城的壯舉以及所獲得的成果予以積極肯定和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