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城區

山東省濟南市下轄區

歷城區,隸屬山東省濟南市,位於濟南市區東、南部,南與泰安市泰山區、岱嶽區。北倚濟南市濟陽區,東接章丘區。西與長清區、市中區、歷下區、天橋區相鄰,區域總面積1298.5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1.76萬人(2019年)。截至2020年,歷城區下轄17個街道。

歷城區駐有山東大學、山東建築大學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等各類高校、科研院所20多家。是中國工業百強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2019年,歷城區地區生產總值921.3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8億元,比上年增長2.1%;第二產業增加值242.9億元,比上年增長7.2%;第三產業增加值658.6億元,比上年增長8.1%。三次產業結構徠比為2.1:26.4:71.5。

歷史沿革


歷城因地處歷山(千佛山)下而得名。從歷城發現的遠古時期文化遺址(1964年發現,位於歷城西郊田家莊村南,玉符河畔,屬北辛文化)表明:距今約6500年至7400年之間,這裡已有先民繁居。
歷城區
歷城區
西周時,屬譚國。春秋庄公十年屬齊國,稱濼邑。戰國時,稱歷下邑。秦統一中國后,屬濟北郡。西漢景帝四年(前153年)始設歷城縣,屬青州濟南郡。東漢初屬青州濟南郡,后屬濟南國。三國時,屬魏國青州安平郡,又屬青州濟南國。西晉時,屬青州濟南郡。永嘉之後,濟南郡治所從東平陵遷歷城。十六國後燕時,屬齊州濟南郡。劉宋時,屬青州濟南郡。北魏高齊時,屬齊州濟南郡。
隋代屬齊州、齊郡。開皇三年(583年)濟南罷郡為州,稱齊州。大業二年(606年)改稱齊郡。山茌縣(今豐齊一帶)併入歷城。唐代屬齊州。太宗時分中國為十道。歷城先後屬河南道臨淄郡、濟南郡、齊州。五代梁國時,因避朱溫之父的名諱,歷城曾一度改為歷山縣。至後唐復為歷城縣,屬濟南道齊州。晉、漢、周時,仍屬河南道齊州。
北宋時,屬京東東路齊州、濟南府。金代屬山東東路濟南府。元代屬中書省直轄的濟南路總管府。明朝屬山東省濟南府。洪武元年(1368年)設山東行中書省。九年,一度廢除中書省,改各行中書省為布政使司。
歷城從明朝開始成為山東省政治中心。清朝仍屬山東省濟南府。
民國初沿用清制。民國2年(1913年)歷城屬山東省岱北道。民國3年岱北道改濟南道。民國16年廢道制,歷城隸屬山東省。1929年7月1日成立濟南市。歷城治所於1937年11月遷至王舍人庄,歷城仍屬山東省。
民國27年(1938年)國民黨山東省政府划全省為17個行政督察區。歷城屬第十二行政督察區。民國34年,全省設6個政府辦事處。歷城屬魯中辦事處第十二行政督察區。民國35年,屬第十行政督察區。
1944年5月成立泰歷縣。1944年9月成立歷城縣。1945年8月成立章歷縣,均屬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山東戰時行政委員會魯中行政區泰山專署區。泰歷縣和章歷縣分別於1946年和1953年撤銷。
1948年9月22日曆城縣全境解放,屬泰安專區。1958年1月改屬濟南市。
1987年4月11日,撤銷濟南市郊區、歷城縣,設立濟南市歷城區,以原歷城縣的行政區域和原郊區的洪家樓鎮、華山鎮、王舍人鎮為歷城區的行政區域。將原郊區的北園鎮劃歸天橋區。

地理環境


位置

歷城區位於濟南市區東、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36度19分51秒~36度53分45秒,東經116度55分24秒~117度22分15秒。四周與泰安市岱嶽區、濟南市長清區、市中區、章丘區、歷下區、天橋區、濟陽縣相鄰。

地質

南部山區為泰山褶皺山地的北翼。南翼斷陷,北翼形成單斜構造,即由泰山向北的頂面,保持微向西北緩傾單斜面的原始形態。南部山丘多系太古代片麻岩構成。向北的山丘為寒武紀和奧陶紀石灰岩構成。山前平原廣泛覆蓋著第四紀沉積,其下為石灰紀灰岩,在灰岩地段內有大量火成岩侵入,形成岩體、岩床、岩牆等結構,奠定了歷城地質構造基礎。

地形

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與魯西平原交接地帶,地勢南高北低,海拔高度20~975米。最高點梯子山海拔975米,最低點唐王鎮韓官莊海拔20米。自南向北地貌類型主要為山地、丘陵、平原3種,南部山地丘陵帶面積1135平方公里,占歷城區總面積的67%;中部山前平原帶面積278平方公里,佔16.4%;北部臨黃平原帶面積281平方公里,佔16.6%。

水文

境內有黃河、小清河、海河流域徒駭河三大河系,共有大小河流、河溝32條,黃河南岸長31.77公里,北岸長16.49公里。小清河境內長35公里,流域面積825.16平方公里。從南山區發源向北流的有玉符河巨野河、土河、劉公河、趙王河等,均為季節性河流。玉符河境內長26公里,流域面積149.2平方公里。巨野河長48.5公里,流域面積235平方公里。此外由東向西流入卧虎山水庫錦繡川,長36公里,流域面積221.6平方公里。由南向北流入卧虎山水庫的錦陽川,長32公里,流域面積181.9平方公里。

氣候

屬暖溫帶半濕潤區的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乾燥少雨,多西南、偏南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秋溫高於春溫;冬季長而寒冷乾燥,多東北風。多年平均氣溫14.3℃,多年平均降水量665.7毫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10年,歷城區土地資源總面積1298.57平方公里,有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4個土類,10個亞類,16個土屬,51個土種。

礦產資源

截至2010年,歷城區主要有鐵、煤、花崗石等。其中,濟南青、柳埠紅花崗岩儲量為4億多立方米。

水資源

截至2010年,歷城區水資源為1.69億立方米,是濟南地下水的補給區,其中地表水可利用資源量5172萬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資源量7159萬立方米。

生物資源

截至2010年,歷城區主要樹種有14科,其中經濟林主要為果樹,有20個屬、461個種、500餘個栽培類型;草本經濟作物有1個屬、2個種、10個品種;草種有150餘種。藥用植物有60科、200多種。魚類有13個目、20個科、41個種,水生物400餘種。野生植物150餘種。野生動物主要有杜鵑、麻雀、啄木鳥、喜鵲、黃鼠狼、狐狸、獾和狼等。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9年,德州地區齊河縣桑梓店鎮、靳家鄉、大王鄉划入濟南市歷城區。
1999年,大橋鎮、桑梓店鎮、靳家鄉劃歸濟南市天橋區,黨家莊鎮、十六里河鎮劃歸濟南市市中區。
2016年,撤銷董家鎮、彩石鎮、仲宮鎮、柳埠鎮,設立董家街道、彩石街道仲宮街道、柳埠街道。
2019年,撤銷唐王鎮,設立唐王街道。撤銷西營鎮,設立西營街道。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歷城區下轄17個街道:山大路街道、洪家樓街道、東風街道、全福街道華山街道、荷花路街道、王舍人街道鮑山街道郭店街道、唐冶街道、港溝街道、董家街道、彩石街道、仲宮街道、柳埠街道、唐王街道、西營街道。區人民政府駐山大路街道山大北路47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名稱
370112001000山大路街道
370112002000洪家樓街道
370112003000東風街道
370112004000全福街道
370112007000華山街道
370112008000荷花路街道
370112009000王舍人街道
370112010000鮑山街道
370112011000郭店街道
370112012000唐冶街道
370112013000港溝街道
370112016000董家街道
370112017000彩石街道
370112018000仲宮街道
370112019000柳埠街道
370112020000唐王街道
370112021000西營街道

人口民族


四通八達
四通八達
截至2010年底,歷城區共28.8萬戶,人口91.27萬人,性別比例99.6:100,人口出生率11.37%,自然增長率3.94%。有漢、回、滿、朝鮮、壯、苗、蒙古、高山、藏、瑤、黎、仡佬、土、維吾爾、白、土家、錫伯、傈僳、仫佬、彝、侗、哈尼、納西、俄羅斯、布依等44個少數民族,人口6846人。
2021年6月16日,濟南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歷城區常住人口為1112022人。

政治


區長曹殿軍
區委書記呂濤
截至2020年11月

經濟


綜述

東部新區
東部新區
2019年,歷城區地區生產總值921.3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8億元,比上年增長2.1%;第二產業增加值242.9億元,比上年增長7.2%;第三產業增加值658.6億元,比上年增長8.1%。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1:26.4:71.5。
2019年,歷城區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8.96億元,比上年增長5.4%,其中稅收收入98.01億元,比上年增長4.5%。公共財政預算支出72.63億元, 比上年增長5.9%。其中教育支出15.53億元,比上年增長14.4%。區域總稅收171.96億元,比上年增長6.8%。
2019年,歷城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36元,比上年增長9.0%,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37元,比上年增長7.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66元,比上年增長9.5%。非私營城鎮單位在崗平均工資99766元,比上年增長1.0%。

第一產業

繁華的經十路
繁華的經十路
2019年,歷城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6.97億元,其中農業29.03億元、林業2.71億元,木業2.49億元,漁業0.42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2.32億元。
2019年,歷城區糧食總產量10.27萬噸,其中夏糧4.48萬噸,秋糧5.79萬噸。蔬菜產量15.15萬噸,水果產量,1.72萬噸,肉類產量0.17萬噸,蛋類產量0.34萬噸,奶類產量0.22萬噸。
2019年,歷城區打造美麗鄉村示範村52個,新增家庭農場87家、總數229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41家,“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42個。評選表彰十星級文明戶2122戶、“鄉村文明行動示範村”16個。

第二產業

2019年,歷城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8家,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1%;主營業務收入263.38億元,比上年增長7.0%;利稅34.39億元,比上年下降14.2%;利潤26.15億元,比上年下降9.2%;虧損企業虧損額1.93億元,比上年增長81.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51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上年增長6.7%,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63.9%,較上年提高16.9%。
2019年,歷城區有資質等級的建築業企業90家,平均從業人員3.93萬人,比上年增長19.5%。建築業總產值297.27億元,增長4.6%。建築業房屋施工面積1076.96萬平方米,竣工面積341.54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服務業
2019年,歷城區規上服務業企業142家,營業收入116.77億元,比上年增長8.6%;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企業55家,營業收入63.82億元,比上年增長10.4%;其他營利性服務業企業38家,營業收入29.28億元,比上年增長22.4%。
2019年,歷城區金融、房地產、營利性服務業、非營利性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增加值340.75億元,占服務業的比重51.7%,較上年提高0.4%。
固定資產投資
2019年,歷城區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8.9%。第二產業增長30.4%,其中工業投資增長30.4%;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8.6%,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308.37億元,比上年下降4.9%。四新投資佔比30.9%,較上年提高4.7%。
國內貿易
2019年,歷城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5.71億元,比上年增長9.0%。其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單位227家,實現零售額108.49億元,比上年增長15.3%;銷售額490.97億元,比上年增長29.1%。
對外經濟
2019年,歷城區貨物進出口總額70.16億元,比上年下降30.7%。其中,出口總額37.53億元,比上年下降51.8%;實際使用外資1875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2.2%。合同外資40637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7.5%。

文化


歷城核桃

歷城核桃,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歷城區產地屬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乾旱季風氣候,四季氣候變化明顯,年平均氣溫為13.4℃,年平均日照時數2640.2小時,多年平均降雨量為698.6毫米,適宜核桃生長。殼面光滑,潔凈、乾燥(核仁含水不得超過6.5%),果實整齊度好,出仁率≥40%以上,核桃仁營養成分(100克干核桃仁)。
2013年4月15日,原農業部批准對“歷城核桃”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唐王大白菜

唐王大白菜,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歷城區唐王鎮素有“大白菜之鄉”的美譽,境內地勢平坦,土質肥沃,地下水資源豐富,水質甘洌,空氣宜人,四季分明,出產的唐王大白菜比雜交白菜品種含水分少,干物質多,品質風味均屬上乘,特別是經過貯藏后的白萊,心葉黃白,脆嫩清甜,味美可口,涼拌、炒燉俱佳,憑其高產耐貯、味美質佳等特點被譽為“濟南四美蔬”之一。
2009年11月27日,原農業部批准對“歷城核桃”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交通


幹線有104、220、308、309等4條國道,001、002、012、106等4條省道。
港口:黃河流經境內,無碼頭,均為過往船隻。
鐵路:膠濟鐵路橫貫境內東部,津浦鐵路縱穿境內西部。
機場:濟南遙牆國際機場位於遙牆鎮,距濟南市中心30公里,佔地200公頃。可起降波音707、737、757、767、A-310、MD--82、圖154等大中型客機,可達國內各大城市及韓國、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社會


教育事業

歷城區駐有山東大學、山東建築大學、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等各類高校、科研院所20多家。
截至2019年,歷城區共有幼兒園 204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 93 所(其中普通小學 71 所,普通初中 22所),普通高中3 所,中等職業學校1 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園幼兒38909人,小學教育在校生57876人,初中教育在校生21405人,普通高中教育在校生 7502人,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2499人 ,特殊教育在校生122人。
2019年,歷城區新交付使用中小學、幼兒園23所。

科學技術

2019年,歷城區新增省市級院士工作站9家,總數16家;各類高層次人才總數1265人。新增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2家、眾創空間6家、省級以上研發機構5家、市級“瞪羚”企業2家;新增市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25家,總數60家。高新技術企業181家。

醫療衛生

截至2019年,歷城區共有衛生機構692所,其中一員34家,較上年增加12家。衛生技術人員7234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3614人,較上年增加338人。

文體事業

國家一級圖書館:山東省圖書館、歷城區圖書館。
2019年,歷城區免費開放文化站點354處,建設市級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示範點33個,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和群眾性體育活動200餘場。

社會保障

2019年,歷城區民生及社會事業支出占區級財政支出比重81.2%;城鎮登記失業率1.72%;城鄉低保、農村特困人員補助標準分別提高到每年8220元、5480元和7124元;居民醫保補助標準提高到每年520元,共發放各類救助金1386萬元。

旅遊


名勝古迹

齊長城,為戰國時齊國所建。境內柳埠、西營段長21公里,是齊魯國界,現為歷城泰安交界線。
錦繡川,源於長城嶺北的泉水,經過迴環曲折,在仲宮康王頂山下總匯玉符河。1966年在川中興建錦繡川水庫。
四門塔,位於柳埠東北琨瑞山麓。隋大業七年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古塔。為中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虎塔,位於四門塔北。塔呈方形,高10.8米。塔上所有雕刻皆為高浮雕,雕工精細,為唐代雕刻造型藝術的代表作品。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九頂塔,位於柳埠齊城峪靈鷲山九塔寺遺址內,始建於唐。塔身用水磨磚對縫建築,單層八角,頂有小塔9座,通高13.3米。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濟南千佛崖
濟南千佛崖
千佛崖造像,位於四門塔白虎山崖壁上。摩崖南北長62米,崖壁上有大小百餘個石窟,共雕佛像214尊,造像題記43條,造像大部成於唐初,多屬貴族或平民為先人“祈福”之作。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佛寺造像,位於歷城區西南青銅山南壁懸崖上。為山東省最大的石刻造像,佛像高達8米,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蟠龍洞,又名東龍洞,位於歷城區港溝鎮蟠龍山腰。

代表人物


終軍(前140~前112)字子云,仲宮人。少好學,18歲被選為博士弟子。曾出使南越(今兩廣一帶),說服越王臣服於漢。后南越相呂嘉謀反,終軍被殺。
秦瓊(?~638)字叔寶,歷城人。曾參加鎮壓隋末農民起義,后歸附李密領導的瓦崗軍,不久投唐,從李世民征戰有功,官至左武衛大將軍。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四風閘村人。南宋抗金英雄,著名愛國詞人。為豪放派的傑出代表。有《稼軒詞》傳世,今存600多篇。
殷士儋(?~1581)字正甫,歷城人。明嘉靖進士,歷任禮部右侍郎、吏部侍郎、禮部尚書等職。隆慶四年(1570年)入內閣,參與機務,為內閣首輔高拱所排擠,次年辭官歸故里。著有《金輿山房稿》《明農軒樂府》等。
李敬銓(1903~1931)又名李國棟,遙牆鎮鴨旺口村人。1928年秋以後任中央交通員、中共山東省委委員、濟南特支書記等職務。1931年1月由於叛徒出賣被捕,4月5日被國民黨當局殺害。
尹天佑(1913~1944)又名尹伊,孫村鎮武家莊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政治幹事、章歷齊工委委員、中共歷城縣委委員、濟王工委書記、特務大隊長等職。1944年2月2日被敵人殺害。
景曉村(1917~1994)彩石鄉宅村人。193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濟南鄉師黨支部書記、渤海區黨委書記兼八路軍渤海軍區政委、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政委等重要職務。
陳登漢(1922~1998)西營鎮人。歷城區彩石鄉原黨委副書記、鄉長。

獲得榮譽


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全國文化先進區2014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全國文化先進區全國“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區
第六屆山東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區全國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實驗縣第二批國家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工業百強區
2021年8月17日,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編製的《2021年中國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白皮書暨2021年賽迪百強區》正式發布,歷城區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