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
仡佬族
仡佬族,族源和古代僚(lǎo)人有關,民族語言為仡佬語,屬漢藏語系,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漢文。仡佬語崇拜祖先,奉祀竹王、蠻王老祖、山神。
仡佬族集中聚居在貴州省北部的務川和道真兩個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和石阡縣,其餘分別散居在安順、平壩、普定、關嶺、清鎮、正安、鳳崗、松桃、黔西、六枝、織金、大方等二十多個縣市。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仡佬族總人口數為550746人。
仡佬族原來分為許多不同的支系,每個支系的名稱各不相同。
新中國成立后,經各地仡佬族代表協商,報經國務院同意,1956年公布統一稱為仡佬族。
1983年,隨著民族識別、民族成分恢復工作的進行,根據國家的民族政策,經縣以上政府批准,又有25萬多人恢復了仡佬族民族成分。
學界一致認為仡佬族的族源和古代“僚”(讀音為老)人有關。在住房、服飾、飲食、喪葬和穿耳等風俗習慣上,也保留有大量與古代僚人相似的特徵。比如貴州普定縣窩子鄉和高陽鄉的仡佬族,到十九世紀末仍然還保留有“打牙”習俗。
古代僚人很早就在中國西南地區生存。在漢代建立牂牁郡以前,這裡已有若干個部落集團,而以夜郎最為強大。公元3至5世紀時,由牂牁遷入四川的僚人,編入了封建國家的戶籍,並且向封建王朝繳納賦稅。公元5世紀時,他們已能製造金屬的矛和盾、刺魚工具和銅爨等等,並用麻類纖維織成細布。7世紀以後,四川僚人的商品交換日益頻繁,僚布的質量很好,成為必須上繳給封建王朝的貢品。直到宋治平年間(11世紀中葉),有的僚人領主還霸佔大量土地,擁有數千戶依附農民,成為割據一方的封建勢力。
宋代,仡佬族各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居住在湖南辰、沅、靖州一帶山區的仡佬族還沿用刀耕火種的生計方式,生產粟米、豆類等,糧食不足則以獵獲物補充。而居住在平壩地區的仡佬族多種水稻,單位面積產量高,手工業生產也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掌握了開採硃砂的技術,生產出了各種特色產品,較有名的有精緻的銀質酒器“銀鵓鳩”,用桑樹皮織成的“圈布”以及編織有花紋的“不闌帶”,縫製“闌斑厚重”的仡佬裙等。這些,都說明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水平已有了一定的發展。
元、明時期,中央王朝對仡佬族地區大都通過土司進行治理,有的地區還同時保留了仡佬族獨有的社會政治制度——馬頭制。郎岱廳(今貴州省六枝特區)仡佬族稱本族土官為馬頭,馬頭有馬頭田為俸祿,出巡時乘轎,有儀仗隊吹長號在前開路,顯示威風。馬頭的後裔在仡佬族內仍然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至今在六枝地區有“馬頭仡佬”之稱。中央王朝還在仡佬族地區陸續建立了衛、所、屯、堡等軍事機構。明末開始的“改土歸流”,到清代雍正年間就在仡佬族地區基本完成。
為了反抗歷代封建王朝的殘酷統治,古代包括仡佬族先民在內的僚人,曾經多次起來進行武裝鬥爭。公元7世紀中葉,川西雅州、邛州、眉州一帶的僚人,就因反對繁重的勞役而爆發了規模很大的起義。9世紀中葉,四川戎州(今宜賓)、瀘州(今瀘州市)一帶的葛僚(仡佬)也因封建官吏的巧取豪奪,憤而進行反抗,一直打到四川三台一帶。到16世紀中葉,在抵抗倭寇入侵我東南海的鬥爭中,居住在湘西的仡佬族也曾經和土家族、苗族一起,應召赴江浙一帶作戰,在保衛祖國的戰鬥中作出了貢獻。19世紀中葉,貴州苗、漢各族人民掀起了反抗清王朝的“咸同起義”,起義軍於同治四年(1865年)春經過平壩縣仡佬族居住的大狗場時,仡佬族人民積極為起義軍送糧、挑水和做飯,支持這一正義鬥爭。安順黑寨一帶的仡佬族農民,還直接參加起義隊伍,沉重地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
1949年以前,仡佬族地區土地兼并很嚴重,大部分土地掌握在外族地主手中。如遵義縣平正鄉,占人口9%的外族地主、富農,佔有的土地就超過了一半。剝削形式主要是實物地租,分為定租、活租兩種,租額一般占收穫量的一半以上。租地時還要繳納“押金”,相當於租額的50%到200%不等。在黔西地區,佃種山地除了每年要交玉米、鴉片、黃豆、煙米(罌粟籽)、辣椒等物外,有的還要每年到地主土地上無償勞動50到80天。大定縣長石鄉農民,每年幾乎用1/4的生產時間為地主喂牲口、修房子、背糧、運煤、抬滑竿等等。遇到地主家有婚喪、做壽等事時,佃戶還要去幫工、送禮。有的地主還實行所謂的“人租”,即地主可以剝奪農民的人身自由,扣留農民子女為奴婢,當作地租的金額。各種名目繁多的沉重剝削,壓得仡佬族人民喘不過氣來。遵義縣田壩村32戶農民,有30戶經常只能採石蒜(當地的一種野生植物)充饑。大定縣長石鄉常年有人外出逃荒。1945年,仡佬寨的52戶仡佬族中就有11戶被迫逃荒。
國民黨政府還加強保甲制度,採用一家犯法,全保聯坐的“聯保聯坐”以加強統治。苛捐雜稅,十分繁重,有軍糧、日月捐、鞋襪勞軍、區鄉經費、自衛捐等等。據安順縣仡佬族農民統計,竟達50餘種之多。為了進行反人民的內戰,更是大肆拉丁抓夫,名義上規定“三丁一抽”、“五丁二抽”,實際上連獨子也不能倖免。為了便於統治,國民黨政府還故意挑撥離間,製造民族糾紛,推行強迫同化。仡佬族人民陷於苦難的深淵。
1935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長征經過貴州黔西、大定、遵義、仁懷等地,給那裡的仡佬族人民留下了革命的火種。在“地主五穀滿倉,窮人無米煮湯”的苦難歲月里,仡佬族人民深深認識到只有“擁護紅軍打勝仗,工農才能得解放”的道理。1943年10月貞豐縣布依族、仡佬族人民曾一起反抗國民黨統治,並一度攻佔了縣城。1948年遵義縣李村、田壩村的漢族、仡佬族農民一起,曾打進地主家裡,分走了糧食7、8萬斤。遵義縣平正村等地的仡佬族青壯年,還武裝起來反抗徵兵,迫使國民黨的爪牙、鄉保長不敢進寨強行抓壯丁。
1949年以前,仡佬族主要從事農業。作物以玉米為主,但畝產量較低,每畝產量才八、九十斤。此外還生產水稻、小麥、紅薯等。沒有水利工程,依靠雨水灌溉,水、旱、雹、蟲、獸等災害嚴重。採集桐子,編織竹器、草鞋等副業生產在仡佬族經濟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由於洋紗的傾銷,仡佬族原來紡織“鐵笛布”的家庭手工業也逐漸衰落了。
早在清代,仡佬族中就出現了一批專業的鐵匠,如記載中說,黃平州與黎平府仡佬族“多佣(做)鐵工”,平遠州和大定府部分仡佬族以“鑄犁為業”,湘西仡佬族匠人製作的鳥槍,射程可達二十多丈遠。因此史書中把有些地方的仡佬族稱為“打鐵仡佬”。這種打鐵技藝在部分仡佬族中還保留了下來,如貴州郎岱縣(今六枝地區)隴嘠寨二十六戶仡佬族中,打鐵的就有十多戶。仡佬族生產的鐵製品受到當地各族群眾的喜愛。但是,隨著市場上大量質優價廉的鐵制用品的出現,目前以打鐵為業者已經很稀少。仡佬族的石雕匠人,技藝精湛,所刻石雕大多用於石廓雕飾。
仡佬族的冶鍊業歷來就較為興盛。仡佬族聚居的務川盛產硃砂,務川境內現保存具有二千多年開採歷史的“大箐洞”,洞內留存有古代開採丹砂的搖船。史載,隋大業十年(公元614年),黔中太守田宗顯於務川岩風腳等處開採水銀、硃砂,向朝廷納課水銀190.5斤。《通典·食貨典》記唐制:“天廠諸郡每年常貢,黔中郡貢硃砂十斤。”仡佬族聚居的務川,還是神州大地最早鍊汞的區域之一。仡佬族的硃砂開採歷史悠久,自商周至今從未衰竭。仡佬族信奉的“寶王菩薩”,便是在其間形成的文化現象。1980年代以來,務川仡佬族人於礦山搭棚、採礦、鍊汞者達2000餘戶,一共采煉硃砂水銀685噸。
1949年新中國成立,掀開了仡佬族地區歷史發展新的一頁。自1956年在遵義縣平正鄉和仁懷縣安良鄉建立兩個仡佬族民族鄉開始,國務院於1986年先後在仡佬族聚居的務川、道真兩縣設立了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又在仡佬族聚居地區相繼建立了20多個民族鄉。
經歷次行政區劃調整,到1992年,共有18個仡佬族及仡佬族與其它民族合建的民族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政府機構,都有仡佬族人民代表和幹部參加,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在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歷屆人大主任、縣長均由仡佬族擔任,縣級、副縣級幹部中,仡佬族幹部占同級幹部數的50%以上;鄉級領導幹部中的仡佬族幹部也占同級幹部數的60%以上;技術幹部隊伍不斷成長壯大,正在仡佬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仡佬族總人口數為550746人。
仡佬族崇拜祖先,奉祀竹王、蠻王老祖、山神。有本民族專司祭祀、祈福求壽、退鬼、超度亡靈的巫師。
仡佬族人創業、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衣食住行與山林息息相關,產生了萬物有靈的觀念。有些人家對古樹巨石頂禮膜拜,正月十四和三月初三皆獻酒、肉、糍粑祭奠,祈保子孫安康。每逢旱、澇、病、蟲災,便掛善募捐,請道士設壇打醮作法事,祈禱諸神禳災保平安。
住處附近山林中最大最粗的那棵古樹常會被作為神樹來祭祀和崇拜。一旦選定后,則要對該地區實行封山,禁止任何不當的行為,包括禁止砍樹和放牧,這在客觀上保護了當地的植被資源,維持了生態環境。
學界的一種觀點認為,把仡佬語族看成漢藏語系中一個獨立的語族較合適,其名稱可以叫僚語族或仡佬語族。仡佬語分四個方言,習慣上稱為“稿方言”、“哈給方言”、“多羅方言”和“阿歐方言”。仡佬語的各方言之間差異較大,並呈現犬牙交錯的方言土語分佈。一個縣往往有幾種仡佬語方言並存。
據調查,當前完全或部分地以仡佬語作為母語的仡佬族最多不超過6000人,大約只佔仡佬族總人口的1.1%。絕大多數的仡佬族使用漢語作為主要的交際工具。也有少數成員會講當地的苗語、布依語等。
仡佬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普遍使用漢文。
仡佬族的居住依地形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大多同宗聚族居住,一個宗族的各個家戶毗鄰建房形成村寨。住房構造形式及建築材料,則視其經濟條件、人口多少,地理環境而有所不同。居住在丘陵河谷、平壩地區的仡佬族,多依山傍水建房,房屋一般較高;居住在高山的仡佬族群眾,通常選取向陽避風處建造,房屋大多比較低矮。往往注重房屋地址的選擇,有“山管人丁水管財”之說。
建築房屋時,房屋的高度喜歡選取尾數為八的尺寸,以中柱為例,取一丈六頂(尺)八,其餘依次類推,其實是選取諧音,表達對家庭的美好願望。房屋的式樣有獨間、二間、長三間、長五間、兩重堂、三重堂、三合院和四合院等。除獨間、二間外,其餘的房屋都是以位於正中間的一間作中堂,設家龕,專門用於祭祀、會客,一般不鋪設樓板。兩側的房屋稱為“小二間”,通常分隔為前後兩間,前面一間作廚房,後面一間作卧室,多有天、地樓板,地樓約高一米,搭梯而上。地樓底下可貯放雜物或者作雞鴨舍。中間堂屋比兩邊卧房和廚房要凹進,形成一個廳口。有依山建“吊腳樓”房者,設欄桿走廊,樓上住人,樓下作畜廄。過去多為土木竹結構的草房,新中國成立后,經過土地改革,社會經濟逐漸發展,農村住房日益改善。20世紀70年代石木結構的房屋盛行一時。20世紀80年代以後,由於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都修建磚石結構的瓦房和樓房,在交通方便的地方,鋼筋混凝土的多層樓房逐漸興起。
仡佬族的服裝文化因時損益,獨具特色。
仡佬族婦女
女衣短裝,抄襟,綴花邊。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十九世紀中葉,仡佬族婦女上衣短僅及腰,袖背上綉鱗狀花紋,下穿無褶長桶裙,整個裙子分為三段,中段用羊毛織成,染成紅色,上下兩段多用麻織,一般有青白色條紋,外罩青色無袖長袍,長袍前短後長,均綉有花紋,穿時從頭上套下,腳穿鉤尖鞋。
民國以後,各民族文化交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審美觀隨社會發展而逐漸改變,無論男女老少,服飾逐漸與當地的漢族一致。
如今,仡佬族的日常服飾日益多樣化,個性化,各種式樣紛繁。質地從單純的棉布、滌卡發展為毛料、麻紗、滌絲等,農村的仡佬族群眾也是一季多衣,只有在各種節日慶典中才會特意穿戴本民族服飾。
在飲食上,主食以玉米(山區)、稻米(平壩地區)為主,其次是各種豆類、麥子、蕎子及薯類,喜吃酸辣食物和糯米粑粑等。仡佬族副食中,以糯米糍粑為珍貴食品,年節打粑“祭祖”,喜慶待客,端陽送親家,重陽獻新送親友,這一習俗一直保存至今。
咂酒也是仡佬族的特色飲食。製作時以玉米、小麥、小米、高梁為原料,經過煮熟以後,發酵裝缸。裝缸時,先用兩根手指大、約一米長的水竹竿(其中一根用火燎抈彎),除頂端留一竹節外,其餘竹節打空,插入缸中后再密封。密封的時間越長,酒味越醇濃。飲用時,將頂端的竹節打空,直竿進空氣,彎竿作吸具。無論筵席或平時待客,都按照老幼尊卑依次吸吮。民國《正安縣誌》稿有“萬顆明珠一瓮收,王侯到此也低頭。五龍抱住擎天柱,吸盡黃河水倒流”的詩句記載。
油茶的製作也很特別,先用豬油於鍋內爆炒青茶,然後摻水熬煮,待水微干,用木瓢搡茶成糊狀,曰“茶羹”。飲時,視飲量及濃淡,將茶羹用豬油煎炒少許,摻水煮沸,再放豬油、油渣、食鹽、花椒、熟芝麻、黃豆、花生粉,即可飲用。其味濃烈噴香,別具風味。今天道真的油茶已形成系列,主要有油茶雞蛋、油茶湯圓、油茶稀飯、油茶麵條等。
凡婚喪喜慶,都要設宴酬賓。一般二三十桌,多則百餘桌。因為事先往往沒有準備,所以喪事席一般不大講究,弔客也不在意,有“不迎不送喪家禮,自去自來自送情”之俗。過去經濟窘迫,辦席不易,有“喪事場中現說起,招男嫁女講不起,生朝滿期鬼慫起”之說。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道真自治縣三橋一帶出現招待貴客的特殊禮儀“三幺台”。“幺台”是方言,意為結束,“三幺台”就是請貴客吃飯,一頓飯要吃三台(次)才算完結。第一台為“接風洗塵”。食品為九盤果品糕點。一般為:乳白酥食、天星米麻餅、百花脆皮、紅帽子粑、美人痣泡粑、核桃、花生、葵花、干柿餅九種,每人配一碗茶,主客在邊飲茶邊品小吃的閑暇中暢談。茶點后的第二台為“八仙醉酒”。食品一般為九盤供下酒的滷菜和冷盤,酒則是自釀的包穀小鍋酒,酒菜上桌后,先點香化紙敬祖之後,客主才就位入席。第一杯為敬客酒,第二杯為祝福酒,第三杯為孝敬酒,三杯過後,酒歌助興,依量暢飲,氣氛熱烈。第三台正席,名為“四方團圓”,九個大碗內裝以肉為主的大菜,直到客人酒足飯飽;主家才讓客人離席。仡佬族的“三幺台”筵席極其豐富的菜肴內容和頗為講究的用餐禮儀,充分反映了仡佬族飲食的獨特風味和文化內涵,體現著仡佬人的熱情與淳樸。
仡佬族的民間文學有傳說故事、詩歌和諺語等。
民間故事多是講述天地誕生,仡佬族源流以及英雄人物和勞動人民的聰明、善良和勤勞勇敢的,比如《製造天地》、《阿仰兄妹造人煙》、《竹王》、《勇敢的姑娘》、《聾兄瞎弟偷羊》等。
仡佬族的文體活動主要集中在春節期間開展,內容有打篾雞蛋、磨磨秋、抱龍蛋、打雞等。
打“篾雞蛋”是仡佬族一項古老而獨具特色的群眾性體育運動,已被民族部門列入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競賽項目。
高台舞獅是道真自治縣仡佬族民間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娛活動1956年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組隊參加貴州省民間文藝調演獲二等獎。2003年,在寧夏銀州市舉辦的第七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獲表演項目銀獎。
仡佬族人在生產勞動中,男女青年社交場合里,節日喜慶親朋宴請時,常以歌聲抒發情懷,有“打鬧歌”、“號子”、“山歌”、“盤歌”、“古歌”、“情歌”、“牧歌”、“閨怨歌”、“長工歌”、“哭嫁歌”、“戒煙(鴉片)歌”、“戒賭歌”等。詩歌體裁三言、五言、七言不拘,但多為七言,兼具賦比興、押韻,類似七言絕句詩體,也有用仡佬語歌唱的長短句形式。寓哲理於歌詞,顯情趣於歌聲,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比如“盤歌”,一問一答,多是即興而發、將生活中的事物用歌的形式表達,歌詞生動詼諧、靈活多樣,不僅富有趣味性和知識性,而且音韻優美,自成一格。
銅鼓、牛角、笛子、葫蘆笙是仡佬族歷史上常用樂器,泡木筒是仡佬族的獨特樂器,用長兩尺余的泡木捅去芯,做成筒,鑿兩孔,上端插竹嗩筒,吹奏時發出“嗚哇嗚哇”的聲音,仡佬族因此稱呼它為“嗚哇”。“嗚哇”只能在秋收畢至正月十五期間吹奏,其餘時間收藏不用。
《仡佬族 迎親》 陳玉先
“頂翁羅”是表達仡佬族青年男女在農曆正月社交期間,相互表達愛情,選擇終生伴侶的傳統習俗的舞蹈。
“酒舞和打親敬酒舞”是大方縣箐山拉魯村仡佬族的舞蹈,是從婚禮中的有關禮儀衍化而來。
“酒舞”是表現賓客們參加婚禮時飲咂酒的歡樂跳躍狀。
“打親敬酒舞”是表現新娘出嫁時用袖遮面的羞澀情態。
“淘盆打褂子舞”流行於務川自治縣,是仡佬族別具一格的藝術形式。
“踩堂舞”是喪葬儀式中所跳的一種舞蹈。
“祭山神舞”是六枝仡佬族每年三月三祭山神時跳的舞蹈。
“祭田娘舞”是水城、六枝等地每年“吃新節”期間由家人帶領婦女兒童在客家田地里摘新時跳的舞蹈。
仡佬族蔑雞蛋與打花龍
儺戲是一種驅鬼的儀式,從中原傳入,因其具有一定的戲劇情節而被稱為“儺戲”。當儺戲於中原消失之後,儺的活動卻尚保存於貴州民間。仡佬族的儺戲主要流行於黔北、黔東北。伴奏樂器有鑼、鼓、牛角等,表演者須戴面具。
地戲是由明代衛所屯軍中流行的“軍儺”演化而來。流行於黔中地區仡佬族民間,多取材於歷朝戰爭故事,表現尚武精神以自娛。表演場所不搭台,不在室內而在室外平地,故稱為“地戲”。
仡佬族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祭山節”、“端午節”、“吃新節”、“中秋節”、“重陽節”、“牛王節”、“敬雀節”、“捉蟲節”等,其中最隆重的莫過於過春節。春節期間,仡佬族同漢族一樣,也要祭祖,全家守歲,同時又有自身的特色。各地的仡佬族除夕須打糯米粑祭祖,各地所供粑的大小數量不一,有的用一個大的,有的在大的上再加三個或四個小的,有的是三疊,各有3、5、7個粑粑。以粑供祖的時間不同,有的供到初一,有的供到初二,有的供到十四。“敬雀節”也稱“愛鳥節”,石阡縣每年五、六月間都要舉辦。
吃新節,各地仡佬族均過,時間不一,內容大同小異,是仡佬族比較重視的節日。採摘新糧,以新糧祭獻祖先,舉行將動物放歸大自然的“放生”活動是這一節日的中心內容,而且必須要在過節之後,人們才能開始食用新糧。吃新節到來時,家家戶戶都要到田間地頭摘取新莊稼,摘取新谷穗煮新米飯,備酒敬祖,以感謝祖先拓荒種地、澤惠後人的恩德,然後大家吃新,歡慶一年的豐收。
各地仡佬族還在十月初一過“牛王節”,又稱“敬牛王菩薩”、“祭牛王”。每到這一天,仡佬族除了殺雞備酒敬供牛王外,同時要讓牛休息,用最好的飼料喂牛,還要用上等糯米打兩個糍粑掛在牛的角上,再把牛牽到水邊,如果附近沒有水塘、水井,水田,那也要打盆水放在家門口,讓牛“照鏡子”,之後取下糍粑喂牛,給牛“做壽”。有的地方還要給牛披紅挂彩,燃放鞭炮,表示祝賀。
新中國成立前,仡佬族各支系之間互不通婚,實行支系內婚制,但同宗不得開親,習慣姑表或姨表聯姻。青年男女一般在十四五歲時定婚,甚至有“背帶親”、“指腹婚”者。仡佬族婚禮儀程中,形式多種多樣,大部分地區保持有“男不親迎”和新娘步行,以及婚禮期間新婚夫婦不同房等傳統習俗。新中國成立后,隨著仡佬族與漢族、布依族、彝族、苗族等各民族長期錯雜而居,締結族際婚姻、經由自由戀愛而到政府相關機構登記結婚的年輕人日益增多。
仡佬族一直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比較平等,以前曾經實行過的對於婦女的一些歧視性的禁忌,比如不能上樓,不能跨大門等都已經廢除了。如父母去世而弟兄又較多者,尊大哥為家長,有“長兄當父,長嫂當母”之說。如果父母健在而弟兄分居,父母一般隨小兒子居住,財產由各弟兄平均分配;假如小兒子未婚,可適當多分,以補償結婚所需。
仡佬族葬式獨特、繁多,各地不一,岩穴墓、石棺、石板、豎埋、倒埋是仡佬族的傳統葬式,“擊鼓而歌,男女圍屍跳躍”是仡佬族的傳統喪儀。
比如貴州遵義、仁懷等地仡佬族的踩堂舞,最初是在墳前進行,後來逐漸改在靈堂。跳踩堂舞時,舞者三人一組,分別吹蘆笙,打錢桿,舞絲刀,邊跳邊唱在前引導,眾人手拉手在後面魚貫而行。舞時身體微曲,來回跳躍,舞步右腳落地稍重,成蹉步。舞蹈過程主要靠舞蹈者隊形的變化來完成。隊形名稱有“四瓣花”、“柳穿雨”、“梅花陣”等。眾人圍棺邊唱邊以足頓地,不時發出“呵夥”的喊叫聲,表示踩踏驅趕咬啄始祖屍體的螞蟻和烏鴉。大多數地區在安葬死者的前夕,要在靈前唱孝歌。親戚來祭奠,喪家須敬酒致謝。出喪時不丟買路錢。安葬時,除個別地區要請鬼師選日擇地,念經做“道場”和“交牲”(向死者交納牲口的儀式)外,一般不擇日選地。
仡佬族的喪俗還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傳統喪葬的特點。
各地的仡佬族禁忌不一,尤以正月忌諱最多。如過年時大年初一忌掃地、挑水、下生(煮生的食物)、騎馬、犁田、把污水倒在門外等等。有的還有在“牛日”、“馬日”逢打雷則忌動土、插秧。出嫁的女兒回家,忌上樓、忌掃地。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這些禁忌已經不被人們所嚴格遵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