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北郡
濟北郡
秦統一后所置36郡之一,在原齊國境內,之後歷代有興廢。郡治博陽(故城在今泰安市岱嶽區舊縣村) 。領博陽、嬴(今萊蕪)、盧(今長清縣南)、谷城(今東平縣舊縣)、漯陰(今臨邑縣南)、著(今臨邑縣東南)、平原(今平原縣西南)、鬲(今德州北)8縣。
秦三十六郡或後設的四十郡,並無濟北郡。
【集解】:三十六郡者,三川、河東、南陽、南郡、九江、鄣郡、會稽、潁川、碭郡、泗水、薛郡、東郡、琅邪、齊郡、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代郡、鉅鹿、邯鄲、上黨、太原、雲中、九原、雁門、上郡、隴西、北地、漢中、巴郡、蜀郡、黔中、長沙凡三十五,與內史為三十六郡。
於是罷侯置守,分天下為三十六郡。
內史今陝西西安府、鳳翔府。秦都咸陽,此其畿內也。
河東今山西平陽府。治安邑,故魏都也。
代郡今大同府北及蔚州之境皆是。
雲中今陝西榆林鎮東北四百餘里廢勝州一帶,是其地。
九原今榆林西北七百餘里廢豐州一帶,是其地。
上郡今延安府及榆林鎮。
隴西今臨洮府、鞏昌府。郡治狄道,今臨洮府附郭縣。
潁川今開封府之禹州、陳州及汝寧府,以至汝州之境。郡治陽翟,故韓都也。
南陽今南陽府及湖廣之襄陽府。郡治宛,即今南陽府治南陽縣。
碭郡今河南歸德府及山東濟寧、東平二州,又江南碭山縣至鳳陽府之亳州,皆是其境。郡治碭,即碭山縣。
邯鄲今北直廣平府及河南之彰德府。郡治邯鄲,故趙都也。
上谷今保定府、河間府及順天府之南境、西境,又延慶、保安二州至宣府鎮境內,皆是。
巨鹿今順德府及真定府。郡治巨鹿,今順德府平鄉縣也。
漁陽今順天府東至薊州一帶。
右北平今永平府至薊州,又北至廢大寧衛之西南境。
遼西今永平府以北至廢大寧衛,又東至遼東之廣寧等衛境。
遼東今遼東、定遼等衛境。
東郡今北直大名府及山東東昌府、濟南府之長清縣以西,是其境。郡治濮陽,故衛都也。
薛郡今兗州府東南至南直海州一帶,是其境。
漢中今陝西漢中府及湖廣鄖陽府。
九江今南直鳳陽、淮安、揚州、廬州、安慶等府及滁、和二州,江西境內州郡,皆是其地。郡治壽春,因楚都也。
鄣郡今江寧、太平、寧國、徽州、池州諸府及廣德州,又浙江之湖州、嚴州府境,皆是其地。郡治鄣,今湖州府長興縣西南有故鄣城。
會稽今蘇州、常州、鎮江、松江諸府,及浙江境內州郡,皆是。郡治吳,今蘇州府附郭吳縣是也。
南郡今湖廣荊州、安陸、漢陽、武昌、黃州、德安諸府及襄陽府之南境,又施州衛亦是其地。郡治郢,故楚都也。
黔中今辰州府、常德府至岳州府之澧州,又永順、保靖諸衛,皆是其地。杜佑曰:今黔中寧夷郡亦是其地。宋白曰:隋唐之黔州,非秦漢之黔中也。自後周保定四年,涪陵首領田思鶴歸化,以其地立奉州,尋改黔州。隋因之,亦曰黔安郡。唐亦曰黔中郡。說者遂以唐黔州及夷、費、思、播皆為古黔中地,不知涪陵之黔州與古黔中隔越峻岭,以山川言之,炳然自分。唐黔州治,今四川彭水縣。夷、費、思、播四州,俱見唐十道州郡。
又平百越,置四郡。
閩中今福建州郡。郡治候官,今福州府附郭縣。
桂林今廣西境內州郡。
象郡今廣東雷州、廉州、高州諸府及廣西梧州府之南境,以至安南州郡,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