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沂州的結果 展開

沂州

中國古州名

沂州,中國古州名。北周滅北齊,改北徐州為沂州,其因沂河而得名。北周改北徐州為沂州,將治所從即丘縣(蘭山區蘭山街道古城村)東移晉琅邪郡城開陽(隋改臨沂縣)。其範圍曾包含過今魯南的臨沂大部、棗莊東部,魯中的沂源、新泰,還有魯東南的日照大部以及蘇北一帶。

清朝升為沂州府,置附郭蘭山縣,降莒州為散州,屬沂州府。領蘭山、郯城、費縣、沂水、蒙陰、日照、莒州,共6縣1州。

地理範圍


沂州最大的範圍包括今臨沂市全部、日照、沂源、新泰、以及臨朐和安丘南部、蘇北等地。
沂州古城,位於今山東省臨沂市老城區。

建制由來


東漢建初五年(公元80年),琅邪孝王劉京上書,願徙封開陽,以屬琅邪國的華縣、蓋縣、南武陽縣、厚邱縣、贛榆縣,易東海郡開陽縣(治在今臨沂老城)和臨沂縣(治在今臨沂市蘭山區白沙埠鎮諸葛城村)。章帝許可,琅邪國遂遷都於開陽。東晉義熙五年(公元409年)五月,劉裕北伐南燕時,臨沂、開陽二城被毀頗重。南朝劉宋時,撤銷開陽、臨沂兩縣建制,兩縣原轄境併入即丘縣(治所在今臨沂城東16.5公里處的河東區湯河鎮故縣北)。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即丘縣治西移(遺址在今臨沂市蘭山區蘭山街道古城村),是年,於此置北徐州。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元),改北徐州為沂州,移治晉琅邪郡城開陽。“以州城東臨沂水,因此為名”,“沂州”自此出現。開皇十六年(596年),分即丘縣復設臨沂縣,治所在漢開陽故城(今臨沂老城)。大業初,並即丘縣入臨沂縣。

歷史沿革


北周建制

北周滅北齊,改北徐州為沂州,其因沂河而得複名,這是沂州第一次作為行政區登上歷史舞台。

大隋

隋朝時期,全國行政區劃實行州、縣二級制。607年,又改州為郡,實行郡、縣二級制。大業年間,絕大部分屬徐州刺史部。具體如下:
583年(隋開皇三年),廢琅琊郡,屬縣直屬沂州。大業三年,改沂州復為琅琊郡。治所在臨沂縣(今臨沂市臨沂城)。共轄7縣,即:
• 臨沂縣:596年(開皇十六年),分即丘縣設臨沂縣。治所在漢開陽城(今臨沂城)。大業初,廢即丘縣入臨沂。
• 費縣:496年(北魏太和二十年)移治今費縣費城,后遷陽口山。583年(隋開皇三年),回遷今費城。
• 顓臾:598年(隋開皇十八年),改南武陽縣為顓臾縣。治所舊址在今平邑縣仲村鎮南昌樂、北昌樂之間。
• 東安縣:漢置蓋縣。北齊省,其地併入新泰縣。596年(隋開皇十六年),改東安縣(治所舊址在今沂水縣沂水城)為沂水縣,另在蓋縣故城新置東安縣。治所舊址在今沂源縣蓋冶村。
• 沂水:隋開皇初廢東安郡,置東安縣(治所舊址在今沂水縣沂水城),為莒州治所。596年(隋開皇十六年),改為沂水縣。606年(大業二年)改屬琅琊郡。
• 莒縣:舊置東莞郡,后齊廢。後置義塘郡,開皇初廢。
• 新泰:治所舊址在今新泰城。今蒙陰地域部分在其縣域之內。
另外,蘇北有朐山縣部分屬之。

大唐五代

唐初,屬河南道安史之亂以後,在全國普遍設立方鎮。由於節度使一般兼採訪使,所以方鎮也稱道。節度使總攬軍、政、財和司法大權,實際成為州以上的一級政區。沂州屬 兗海節度使。
621年(武德四年)置沂州,治所在臨沂(今臨沂市臨沂城)。742年(天寶元年)改為琅琊郡。758年(乾元元年),復稱沂州。
轄5縣:
• 臨沂
• 費縣:貞觀初,顓臾縣省入費縣。
• 沂水
• 承縣:治所舊址在今棗莊市嶧城鎮。唐初,承縣屬沂州,蘭陵地入承縣。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復置繒州,治承縣(承,古作氶,《舊唐書》變作丞,《新唐書》又省作氶),轄承縣、蘭陵、繒城3縣。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廢繒州,省蘭陵、繒城二縣入承,復歸沂州。
• 新泰:今蒙陰縣地在其轄境內。
五代十國時期,今臨沂地區的地域,先後屬後梁、後唐、後漢、後周。由於各朝立國短暫,行政區劃基本沿用唐朝後期制度。

大宋

北宋時期,屬京東東路。宋朝在每州的州名之外,還附加了郡號。如《宋史·地理志》就有"沂州、上、琅琊郡"的記載。這裡"琅琊郡"只是沂州的一個字型大小,不是宋代仍存在郡級政區。
宋徽宗宣和年間,行政區劃如下:
沂州琅琊郡:治所在臨沂(今臨沂市臨沂城),轄5縣,即:
• 臨沂
• 沂水
• 費縣
• 新泰:今蒙陰縣域在其轄境內。
• 承縣:今蘭陵縣西部一部分在其境內。
另外,宋時今郯城縣南部屬下邳,北境屬沂州。
1129年(南宋建炎三年、金天會七年)三月,金人盡取京東地。
金的行政區劃仿宋,仍實行路、州、縣三級制。至1196年(金明昌末年),這個地區的行政區劃如下:
• 沂州:治所在今臨沂城。
• 轄臨沂、費縣。

元代

將以前的中央派出機構"行中書省"(或行尚書省)確定為最高一級政區。元代還在中書省、行中書省與路兩個政區層級之間,設宣慰司一級地方機構,執行下傳上達職責,猶如中書省、行中書省的派出機構。屬 山東東西道宣慰司。元末,划屬中書省益都路。
• 沂州:治所在臨沂(今臨沂城)。
• 轄臨沂、費縣2縣。

大明

明朝初期,沿襲元朝政區制度,設行中書省為最高政區,1376年(洪武九年),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終明之世屬山東布政使司。
• 沂州:1368年 (洪武元年) ,省附郭臨沂縣入沂州,屬濟寧府(不久改兗州府)。1372年 (洪武五年) 屬濟南府。1374年(洪武七年)十二月屬青州府。1385年(洪武十八年)屬兗州府。治所舊址在今山東臨沂城。
• 轄2縣,即:郯城(洪武元年,即1368年置)、費縣。

清朝升府

清初沿明制,為兗州府屬州,不設附郭縣。轄郯城、費縣2屬縣。
1724年(雍正二年),沂州升為山東省直隸州。
1734年(雍正十二年),升為沂州府,置附郭蘭山縣。同時,降莒州為散州,並以莒州及其原轄沂水、日照、蒙陰3縣來屬。共轄1州6縣1衛,即:
• 莒州:今莒南大部、五蓮大部屬莒縣。
• 蘭山:原為沂州直轄區域,1734年置縣,為沂州府郭縣。治所舊址在今臨沂城。今三區大部、臨沭大部、蘭陵縣大部以及棗莊底閣鎮等屬之。
• 郯城:今臨沭西南、蘭陵縣東南屬郯城。
• 費縣:今平邑屬費縣。
• 沂水:今沂南大部、沂源縣東屬沂水。
• 蒙陰:今沂南部分、沂源縣部分屬之。
• 日照:五蓮縣南部屬之。
• 安東衛:今日照市嵐山區部分,後來併入日照,但保留部分獨立職能機構。

民國改制

1913年,撤銷沂州府,改莒州為莒縣。
1914年,分山東省為4道,改蘭山縣為臨沂縣,臨沂地域分屬濟寧道和膠東道,1918年撤銷。
1925年10月22日,新建琅琊道,轄區即沂州府舊治全境,治所駐臨沂縣。
1928年,琅琊道撤銷。各縣直隸於省。
1936 年,劃為山東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0年7月初,偽山東省長唐仰杜成立偽 沂州道,轄臨沂、郯城、費縣、莒縣、沂水、蒙陰、日照7個縣。

沂州四大古寺


古稱琅琊四大古剎,現又稱臨沂四大名寺。
分別是:朗公寺、普照寺、寶泉寺、卧佛寺。這四座古建為晉代建築風格,其規模宏大,構造複雜,為著名景點。

沂州八景


又稱琅琊八景,指古代臨沂8處自然景觀,有的已隨風而逝,有的已舊貌換新顏。

沂水拖藍藍幾許

沂水拖藍,又稱沂河拖藍。《沂州志》載,臨沂城東,沂河與祊河涑河匯流后,形成清濁兩種水流,清流映藍天,像沂河中拖曳著一條藍色的彩帶,故稱沂水拖藍。古人極盡歌詠的沂水拖藍,今天的臨沂人知道的人不足三成,真正見過的更是少之又少,可謂“可遇而不可求”。在鳳凰廣場三河交匯處,出現了涇渭分明的“沂水拖藍”奇觀。
古詩中的沂水拖藍,在臨沂城東。隨著城市的發展,如今的沂河已處在臨沂城中。古書上說的沂水拖藍也許因為她的少見而成為沂河美景,而如今則是煙波浩淼的1.2萬畝水面和綿延18公里的濱河大道、濱河景觀。

泥沱雙月映古今

《沂州志》載:“(泥沱湖)在州南20里,中有圓洲,夏秋菱荷並茂,月夜泛舟,洲上香氣四來,花氣拂人,宛如仙境。”又《臨沂縣誌·湖泉》載:“泥沱湖,城西南18里,周10餘里,中有圓洲,水環如鏡,俗稱泥沱月色即此。”
月光蓮影里的泥沱湖雖然給了文人騷客詩情雅興,對世代生活在湖邊的百姓來說,夏秋之際的洪澇災害卻讓他們苦不堪言。村民改造讓泥沱雙月這一盛景消失於民國初年。
1992年,羅庄鎮黨委以泥沱湖原址為中心,開發了佔地1480畝的雙月湖景區,將“泥沱湖”更名為“雙月湖”,成為羅庄區的標誌性景點。

蒼山疊翠翠如何

民國5年(1916年)《沂州志·山川志》載,蒼山“在州東九十里,山上可瞰東海,前有竇王墳,後有秦王柱,中有石室,世傳安期生、徐則升仙處。”
2000年11月14日上午10時,真正的蒼山疊翠奇觀在細雨初停、霧雨掩映的天幕下出現,一前一後,一虛一實,前後兩峰重疊,蒼蒼茫茫,鬱鬱蔥蔥,極為雄偉壯觀,持續了半個小時之久。當時氣象專家解釋,蒼山疊翠與海市蜃樓當屬同一原理。
蒼馬山旅遊區奇石千姿百態,造景形象逼真,神龜回望、五罐鼻等惟妙惟肖。植被覆蓋良好,樹種豐富。由於本區距海較近,受海風惠澤,空氣濕潤,常有輕霧,是山東省降水量最多的地區之一。為開展道教文化觀光和生態休閑為特色的旅遊活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背景。
古琅琊八景中,存在最為完好的,也許只有這座蒼山,並且,蒼山疊翠的勝景,今天依然風姿儼然。

平野曉霽換新顏

《沂州志》記載:在州治后東北,上有平野亭……外瞰沂、祊、涑水,內覽寺觀樓閣,晨中初曉,曙光甫開,爽心悅目。平野台為全城最高處,登高望遠,觀望城外,原野稼穡,鬱鬱蔥蔥,沂、祊、涑水岸邊柳綠桃紅;內瞰城中,樓閣亭榭,風光旖旎。
后歷經滄桑,平野台早已坍塌。在臨沂新城建設過程中,近似平野台的位置,可能難以尋覓,但類似於平野曉霽的景色,卻不罕見。沂河、祊河綠地系統景觀規劃,將這二灘綠地規劃設計了“九大廣場、十八個特色園區”。其中,沂河與涑河交會處北側的廣場——鳳凰廣場,將成為新平野曉霽的觀光台。

野館湯泉話炎涼

湯頭溫泉是全國聞名的四大天然甲級溫泉之一,有2100多年的歷史,與“三孔”、泰山、半島海岸線並稱為全國四大“國家號”資源。《沂州府志》詩讚“野館空餘芳草地,春風依舊見遺蹤”,將“野館湯泉”列入“琅琊八景”之首。湯頭溫泉亦於1862年被載入英國《大不列顛百科全書》。

孝河凝冰說到今

孝河又稱孝感河,位於蘭山區白沙埠鎮境內。《臨沂縣誌》記載,其發源於茶山南麓之桃花嶺,東南經孝友村,至諸葛村入於沂。據《晉書》記載:祥性至孝。早喪親,繼母朱氏不慈,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父母有疾,衣不解帶,湯藥必親嘗。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這就是廣為流傳的王祥“卧冰求鯉”的故事。
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當地政府曾對王祥故里進行過初步開發。在原址上恢復了孝友祠,並對王氏宗祠進行了規劃,在河邊開闢了孝園,修建了孝河廣場。後來因為經濟方面的原因,開發停滯了下來。
《二十四孝》中有七孝出自臨沂。王祥的孝感故事的影響也最為深遠。王祥以孝事親的行為,規範了幾千年來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成為歷史上的一段佳話。

神峰積雪雪映天

關於“神峰積雪”,可見的記載有兩種:其一,《臨沂縣誌》載“山東面白石皚皚,望之如雪,故府志以神峰積雪為八景之一雲”;其二,《沂州志》載“山陰積雪,四時不消,八景積雪即此”。
這是“神峰積雪”的得名原因,也是文峰山所獨有的奇妙之處。
元代所立季文子墓碑,大宋咸平二年建造卻已毫無痕迹的龍王樓,泉水清冽、四時不幹的龍泉,革命事件蒼山暴動的紀念館,橫山慘案紀念碑,泰山行宮舊址,魯南區黨委書記趙鎛的墓葬,銀廠慘案紀念碑,還有文峰山主峰觀海峰。優美自然風景與這些人文風景的融合,使文峰山這座神峰讓人流連忘返。

普照夕陽幾度紅

《沂州志》載:“在州治西南王右軍故宅,無庸渡江,逐王從之,余宅為焚,宮殿即曬書台,殿西山牆,每當日夕迴光返照,紅映可觀,雖地之聳高,實靈氣所鍾雲。”由於“永嘉之變”的緣故,王氏南遷,其故宅改為佛寺,唐代稱為開元寺,北宋為“天寧萬壽禪寺”,南宋為“普照禪寺”。金皇統四年(公元1114年)普照寺擴建時刻有《沂州普照禪寺興造記》(即《集柳碑》),這就是對“普照夕陽”景觀的最好例證。
用科學的眼光來看,“普照夕陽”的奇觀是有效地利用了光學的折射原理,透過普照寺西牆天窗的光線,照射在佛像身上,然後通過折射發散至四面八方,使整個佛堂都被夕陽的餘輝照亮,為當時著名的景觀。
1989年,市政府開始修復王羲之故居;2002年4月,為紀念王羲之誕辰1700年,市委、市政府又決定籌資對王羲之故居進行整修擴建;2005年5月26日,普照寺正式開放。

文獻記載


元和郡縣圖志》:沂州,琅邪。中。開元戶二萬七千四百。鄉五十五。
禹貢》徐州之域。春秋時為齊地。秦並天下,置琅邪郡,因琅邪山以為名也。漢因之,高后立營陵侯劉澤為琅邪王,文帝元年徙澤為燕王,以琅邪為郡。
晉武帝咸寧二年,改封東海王睿為王,王即帝位於江東,是為東晉元帝。元帝於郡城置發千戍,以南軍鎮之。自永嘉之後,琅邪陷於胡寇,成帝於丹陽江乘縣界別立南琅邪城。至宋武帝得河南,尋又沒於後魏、庄帝置北徐州,琅邪郡屬焉。
周武帝改北徐州置沂州,以州城東臨沂水,因以名之。大業十三年亂離,郡為徐圓朗所破,武德四年討平圓朗,復置沂州。
州境:東西三百二十一里。南北四百二十九里。
八到:西至上都二千二百七十五里。西至東都一千四百一十五里。東南至海州二百三十里。西至兗州三百八十里。東南至泗州下邳縣二百七十七里。北至青州四百五十里。西南至徐州三百五十里。東北至密州三百七十里。西北至淄州五百三十里。
貢、賦:開元貢:紫石英,黃銀。賦:綿,絹。
管縣五:臨沂,沂水,費,承,新泰。
臨沂縣,上。郭下。本漢舊縣也,屬東海郡,東臨沂水,故名之。後漢改屬琅邪國,晉屬琅邪郡,高齊省。隋開皇末,復置,屬沂州。
羽山,在縣東南一百一十里。與海州朐山縣分界。
沂水,東去縣一里。
王僧辯城,在縣東北五十里。梁將王僧辯屯兵於此。
王導故宅,在縣東北三十八里。
沂水縣,上。南至州二百里。本漢東莞縣,即《春秋》莒、魯所爭之鄆邑也。
城陽姑幕縣南有員亭,即鄆也,俗變其字耳。後魏孝文帝於此置新泰縣,隋開皇四年改為東安縣,十六年又於古蓋城別置東安縣,而此改名沂水縣。
沂山,在縣北一百二十四里。《周禮》青州其鎮沂山。
穆陵山,在縣北一百九十里。管仲曰“賜我先君履,南至於穆陵”,是也。
大峴山,在縣北九十里。宋高祖北伐,慕容超大將公孫五樓說起曰:“吳兵輕銳,難與爭峰,宜斷大峴,使不得入,上策也。”超曰:“引使過峴,我以鐵騎?戚之,此成擒耳。”不從。宋高祖兵遂得入。初,是役也,或曰:“彼若嚴守大峴,軍無所資,何能自返?”高祖曰:“鮮卑性貪,且愛其?,必將引我兵,一入大峴,吾何患焉。”及師過大峴,高祖喜曰:“天贊我也!”遂大破之。伍緝之《從征記》曰:“大峴去半城八十里,直度山二十五里,崖坂峭曲,石徑幽危,四岳、三塗,不是過也。”
雹山,在縣西北二十八里。出紫石英,好者表裡映徹,形若雹狀,故名雹山,今猶入貢。
成平公營,在縣北一百五十六里。周武帝拔鄴城,齊王高緯,先送其母妻於青州。是日,緯率千騎走青州,周遣大將軍成平公尉遲勤率二千騎追之,擒緯於青州南之雙溝。周因授以青州總管,立碑紀功。
費縣,上。東南至州九十里。古費國也,隱公元年《傳》曰:“費伯帥師城郎。”後為魯季氏之邑。至漢為費縣,屬東海郡。自宋至隋,皆屬琅邪郡。大業末為賊潘當所破,武德四年重置,屬沂州。
蒙山,在縣西北八十里。楚老萊子所耕處。
東蒙山,在縣西北七十五里。《論語》曰:“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
南城縣城,在縣南九十里。《史記》“齊威王使檀子守南城,則楚人不敢為寇”,是也。
承縣,上。東北至州一百八十五里。本漢之承縣,春秋時曾阝國也,屬東海郡。隋開皇三年罷郡,承縣屬徐州。大業十三年,縣為山賊左君衡所破,武德四年又於此置曾阝州,又改蘭陵縣為承縣。貞觀八年廢曾阝州,縣屬沂州。縣西北有承水,因以名焉。
抱犢山,在縣北六十里。壁立千仞,頂寬而有水。此山去海三百餘里,天氣澄明,宛然在目。昔有遁隱者,抱一犢於其上墾種,故以為名山。高九里,周回四十五里。
蘭陵縣城,在縣東六十里。《史記》曰,荀卿以儒者?楚,楚春申君以為蘭陵令,因家焉。
縣界有陂十三所,並貞觀元年已來修立,以溉田焉。
新泰縣,上。東南至州二百六十三里。春秋時魯平陽邑也,宣公八年城平陽。
晉武帝泰始中,鎮南將軍羊祜,此縣人也,表改為新泰縣,屬泰山郡。隋開皇四年屬莒州,大業二年廢莒州,以縣屬沂州。
蒙山,在縣東南八十八里。《書》曰:“蒙、羽其藝。”
障山,在縣東八十里。出銷石、石腦、炬火等石,居人常採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