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公寺

齊魯四大名寺之一

朗公寺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大仲村鎮政府駐地東3.5公里處的大宗山,創建於東晉成帝咸康五年(339年),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重修,明弘治三年(1490年)擴建,清代多次增建重修。鼎盛時期僧侶愈千人。曾為古琅琊寺院之首,當時可於長清靈岩寺和杭州靈隱寺相齊名。朗公寺歷經滄桑,幾度興衰,綿延至今,成為深山古剎,97年得到部分修復。

歷史沿革


郎公寺(大宗山朗公寺景區)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城北15公里處,東與臨沂市區相鄰,主峰海拔257米。
朗公寺始建於東晉成帝咸康五年(公元339年),因朗姓高僧所創而得名,歷經南北朝,隋、唐、元為鼎盛時期,為古琅琊郡寺院之首,被稱為齊魯四大名寺之一,曾與萬德靈岩寺和杭州的靈隱寺相齊名。
郎公寺
郎公寺
始建於東晉咸康五年(公元339年),為古琅琊四大名寺之首,曾與萬德靈岩寺和杭州靈隱寺齊名。朗公寺歷經南北朝,興於唐代,盛至明清,毀於戰亂。1997年,大仲村鎮政府籌資修葺一新。

建設背景


相傳,郯國故地東海縣境內,有一富豪朗公,名卓大。卓氏五旬之餘,膝下九女,無子,求子甚切。是年春,卓大去泰山降香求子歸來,途經大宗山腳下的車庄,酣睡中仙人託夢:朗公、朗公,此山九頭,不出國公出王侯,你若募捐建寺,來年定生貴子。朗公卓大醒來,深信不疑。
回家后,攜帶銀兩至大宗山,建成該寺,並邀年少出家多載的胞弟朗公卓錫,攜數名弟子來此結廬供佛。
晉穆帝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暮春,王羲之來到大宗山,朗公寺主持朗公卓錫來到王羲之跟前,請求他題寫寺院楹額,王羲之欣然答應,揮手寫就“大宗山朗公寺”。

主要景觀


大宗山

大宗山系九頂蓮花山、萬仙山、轉經山統稱,又名朗公山、驢脖子山等。山名由來其說有二:一則登高鳥瞰,轉經山之峰恰“寶蓋”,而九頂蓮花山宛如“示”字,南北一脈,峰巒疊翠,逶迤迴環,酷似王羲之行書“宗”字,故曰:大宗山。二則“宗”字舊指宗廟或祖廟。按佛教論,有佛爺或高僧來此之意,故稱:大宗山。“飲數蘭陵酒,觀當宗山景。”這是唐代李白讚美大宗山的絕句。

碑林碑碣

大宗山無處不有碑。在碑林中,倖存下來較早的一幢石碑是開皇辛丑年(公元581年)隋文帝時重修朗公寺所立。碑碣中最有神話色彩的是觀音菩薩收降大青蠍時點石所成的“陰陽碑”,在同一平面內,從不同角度看此碑,其高度各異,給人以形象感。

杏抱槐

朗公寺以西三十步,有一奇觀——杏抱槐。杏樹有一摟粗,樹樁部有一小小空洞,洞中生長出一棵幼槐,有成人拳頭粗,高過一人,茁壯挺立。
傳說,這棵杏抱槐原為槐抱杏。唐代初期,槐樹摟半粗,高三丈,懷裡的杏樹三人多高,已開花結果。老槐樹除了撫養幼杏成長,還常為相愛男女牽線保媒。
天有不測風雲。一年夏天,一妖孽被火龍追趕,遁匿槐樹間。火龍口噴火焰,寺中僧人發現老槐樹榦已被燒煳,懷中杏樹枝葉燒禿,樹下怪物肉煳骨朽。隨後,火龍口噴清水,灑在槐抱杏根下,騰空而去。
槐抱杏大難不死,時過境遷,年幼杏樹鍛煉得干堅、枝挺、葉茂,長成一棵麥黃杏,繼承老槐樹天職,懷中又抱小槐樹,小槐樹乃老槐根生。
天王殿:四大天王虎目圓睜,腳踩八怪,十分威武。寺內東西配廊房、鐘鼓樓、碑亭等建築。
杏抱槐:朗公寺以西三十步,有一奇觀―――杏抱槐。宛如母子,相偎相依,扶老攜幼,親情綿綿,蔚為壯觀。
塔林:上寺西行50米,古柏中有塔林一處。塔林為寺中歷代僧人圓寂安葬之處。僧人圓寂后,屍首葬於塔林,靈魂經南邊的天橋赴西天極樂世界,當時有塔七十八座,塔高不一,高者十餘尺,低者亦有二人高,塔基石為鼓形,塔身為六面體巨柱,塔頂為圓錐體,掩映於松柏之中,巍偉壯觀。
聚仙閣:此閣端座於奇石峭壁擁抱的盆地之中,宋潢書齋以北。閣分兩層,石柱飛檐,流光溢彩,閣內香霧繚繞,仙氣盪魂。“胡三公”腳踩祥雲,手持寶傘,慈眉善目,奈人仰慕,仙閣前碑文記載:車庄卓姓先祖卓雲仙,救一狐狸於危難,狐狸變作一老者胡三公,與卓去仙結為兄弟,后卓姓族人人財兩旺,族人建一閣樓,取名聚仙閣,以示奉祀。
碧雲觀:位於玉澗以北,峭壁之陽。此觀早年飛檐重疊,琉璃瓦頂,前後兩進院落,前5間為送子娘娘殿,殿內送子娘娘妖嬈無比,光彩照人,懷抱赤身男童,左右兩側侍金童玉女;后9間是觀音殿,中間3間供觀世音菩薩,像高3米,立於蓮花之上,神態端莊、慈祥。右手拿楊柳樹枝,左手持凈水瓶。東配殿供文殊菩薩,西配殿供菩賢菩薩。如今,已失去了當年的宏偉,但跡形猶存,靈氣猶在,是善男信女求子求福的好地方。
佛爺洞:碧雲觀東,峭壁陡崖之上,天生一洞,洞府邃幽,名曰:“佛爺洞”。洞前玉澗流淌,四周古松蒼翠,綠樹掩映,遮天蔽日。傳說:佛祖為教化、超度一性情粗野的頑子,化為一老者,居於此洞,教頑子修鍊百日,終成正果,化為金翅大鵬,終生輔佛。佛祖居住的石洞被稱為“佛爺洞”。佛祖教化頑子的傳說,廣為流傳,方圓百里,不少鄉民拎著孩童到佛爺洞前撫摸一番,三磕九拜,燒香祈禱,期待頑童聰明伶俐,學業有成,至善至孝,終生無災無病。
紅孩兒橋:碧雲觀南,玉龍澗之上,有座石拱橋,叫紅孩兒橋。始建於隋代,重修於大明弘治年間。因橋北送子娘娘殿的娘娘常遺紅孩兒抱子經此橋,送給前來求子者,所以這座橋便稱為“紅孩兒橋”。民間有:“紅孩兒橋靈悠悠,小媳婦不育橋上走,送子娘娘點罷頭,來年准生胖娃妞”的順口溜。
萬年松:紅孩兒橋西行五步許,玉澗之陰,巨石中冒出一奇松,蟠曲虯節,古貌蒼然。傳說,松樹是善良小龍女的化身,是長生不老、永葆青春的象徵,被稱為萬年松。
神泉:位於轉經山之陰,山腰間。相傳,此地久旱無雨,河乾井枯,偶出一泉,泉水清澈見底,清涼甘甜,有一盲人攜子來朗公寺降香,口渴掬泉水飲之,洗面,目復明。四方鄉民聞之,皆來取水治病,果真靈驗,遂稱神泉。世人為感恩戴德,捐資建一神廟。上刻楹聯:“山中生泉滋萬物,地中有水潤眾生”。匾額:“澤及生民”。
九步天階:由神泉下百餘步,有一巨石,東低西高,天生九階,酷似階梯。相傳,西天佛祖降臨大唐傳經,駐足大宗山,見眾僧繞山誦經,便講經說法,普度眾生。后踏石階,乘神驥西歸。如今,蹄印清晰可辨。佛祖踏過的石階,被稱為“九步天階”。
觀日台:位於轉經山頂峰,建於唐代初期,久經蒼桑,歷遭戰火,只留殘跡。立觀日台,觀日出勝景與岱頂日峰無異,人稱魯南“小岱頂”。乾隆皇帝登觀日台曾賜楹聯“碧海金黃色波涵旭日,蒼穹清靜擁祥雲”。
龍泉井:朗公寺門前,九龍澗南,地勢平坦,綠草如茵,樹蔭下有一口石欄水井,曰“龍泉井”。此井水搬倒不溢,黃旱不枯,冬暖夏涼,井水澈洌。常飲此水,延年益壽,隨意飲用,絕不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