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氣象雜占
董珊編寫的圖書
《天文氣象雜占》是由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該書的作者是董珊。
中國古代繪有天文氣象圖像、用於占驗吉凶的帛書。1973年出土於中國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書名系整理此件小組所定。全件長150厘米,高48厘米,內有圖約250幅,包括雲、氣、暈、虹、蜃景和星等,其中以雲、氣最多,暈象尤為豐富,與後世流傳的中國古雲圖和暈象圖有明顯淵源關係,所列彗星等圖也很珍貴。據考證,此帛書可能出自戰國楚人之手,是研究氣象史和天文史的重要資料。
《天文氣象雜占》帛書中有彗星圖、雲圖,是迄今發現世界上最早的,反映了中國古代天文氣象科學的突出成就。1973年湖南省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
目錄
據此,寫在帛書《天文氣象雜占》篇末的這句話,意思是說:這書中不在其圖下的那些占文,各從它們的原簡。即:這四列占文都是原簡無圖,而並非對其圖像略而不錄。
從考古發現來看,竹、木質的載體上可以畫圖。木牘、版方有圖的例子當然不必說了,即便是狹窄的竹簡,也可以在編聯過的簡冊上畫圖,例如睡虎地秦簡所見的《艮山圖》、《人字圖》等。所以帛書《天文氣象雜占》第一部分所據簡本原來應該有圖,並不值得奇怪。
綜合上述,我們不難得出這樣一個認識:《天文氣象雜占》的編者綜合了簡本的底本和諸本的圖、文異同,既做了比較有條理的編次,也作出了較為細緻的校讎,最後才抄錄到帛上。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帛本,可視為一個經過整理的、在當時比較完善的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