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礦鄉

位於綏寧縣東北部

黃土礦鄉位於綏寧縣東北部,下轄同樂、唐家、桐溪、源頭、小安、半嶺、石溪、板嶺、大安源、中源、牛欄沖、大灣、自然、團豐14個行政村,毗鄰紅岩、唐家坊、瓦屋、金屋、梅坪、洞口等地,有森林面積5萬畝,人口1.8萬人,有36個大院落、房屋6500餘座、加油站2個、鞭炮廠1家、山塘水庫5座、河流20條、鄉村公路200餘公里。

於2015年12月2日撤鄉建鎮,設立黃土礦鎮,行政區域為原黃土礦鄉的行政區域。見湘民行發〔2015〕121號 《湖南省民政廳關於同意綏寧縣鄉鎮區劃調整方案的批複》

社會事業


為 加快新農村建設,2006年6月,該鄉納入全省安全生產示範鄉鎮,省林業廳負責指導該鄉的創建工作。近一年來,該鄉以爭創全省“安全生產示範鄉鎮”為契機,在省林業廳和市縣安監局的大力指導和支持下,嚴格按照“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原則開展工作,著力加強建章立制和基礎設施建設,強力推動安全教育和各項整治活動,民眾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明顯增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了切實保障。
各級領導重視。自去年省林業廳唐苗生副廳長一行人到該鄉檢查指導工作后,縣長伍備戰、分管安全生產的副縣長王明旭多次帶領縣安監局負責人到該鄉指導“安全生產示範鄉鎮”創建工作,並提出了許多指導性建議。二是進一步健全組織機構。成立了由書記任組長,鄉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成立了鄉安監站。同時在各村成立了安全生產聯組,由各村支書兼任安監聯絡員。三是落實了工作經費。鄉財政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擠出2.4萬元專款,用於安全生產,確保管理工作高效運行。四是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鄉黨委書記、鄉長、人大主席和政協聯工委主任每季組織並帶領全鄉幹部對全鄉各安全生產領域進行大檢查。同時召開安全生產例會,研究安全生產工作,對檢查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杜絕安全生產事故。五是下發安全督查通報。鄉安監站將每季檢查情況進行通報,對表現突出的幹部及村聯絡員進行獎勵,對安全工作不到位的村組和鄉村幹部進行處罰。
全面落實安全生產目標管理制度。全鄉建立了“監督檢查、教育培訓、應急救援、隱患排查”等七項安全生產制度;與各村委、鄉屬機關單位及幹部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制訂了嚴格的考核細則,做到平時督查指導,年終考核兌現。二是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每個月組織一次安全教育、培訓和業務學習,集中對各部門領導、各村幹部、管理人員、駕駛員業主及各類從業人員進行認真培訓,培訓率達100%。三是建立安全生產隱患台賬。將隱患點確定為食品、道路交通、易燃易爆、防汛、集市、農機、消防七大類,製作了安全隱患點分布圖,對每一個隱患點都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每星期對每一類隱患點進行檢查和登記,有效預防隱患點安全事故的發生。四是推行院落防火夜巡制度。每個院落安排了2至3人的安全員通宵巡邏,切實做好防火防盜防事故“三防”安全工作,為村民提供一個良好的安全環境。五是加強森林防火聯防。每村設立了森林防火看護員,成立了森林防火聯防隊,製作了聯防通訊卡並制定了防火應急預案。由於措施制度過硬,落實到位,自創建“安全生產示範鄉”以來,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率為零。
在省、市、縣的關心和支持下,黃土礦鄉安全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一是修建消防水池。目前全鄉36個大院落的消防水池都已建好,共投資36萬元。二是維修林道。石溪村至大安源村林道,全長5公里,目前正在硬化,已投資30萬元。三是修建防火林帶。修建源頭村森林防火林帶5000米,共投資20萬元。四是購買了一批防火設備。共投資11萬元購置了8台消防泵和一批打火鞭、鋤頭、刀斧、水壺等滅火工具。五是強化客運安全監管力度。對全鄉農巴車輛全部進行了取締,通過招商引資共引進5台新型公交車,既方便了廣大村民乘車,更確保了客運的安全。
一是黃土礦鄉道路狹窄彎曲,易引發交通事故,且林事活動、人員活動頻繁,易引發森林火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維修林道和加強森林防火預警系統設施建設。
二是森林防火林帶太少。黃土礦鄉森林面積較大,為確保森林生態安全,需注入大量資金營造防火林帶。
三是居民比較集中,且大部分仍是木質結構的房屋,各院落防火設施十分落後。為加強院落防火安全,每個院落至少需要配備一台消防泵。

災后重建


“陸九鴻(洪)水引門庭至福地,二七簡晏(宴)酬親朋念黨恩。”湖南省綏寧縣黃土礦鄉唐家村災民房屋集中聯建點,這樣的對聯在新修的磚式樓房門兩旁隨處可見。該村五組村民王懷仁靠近山邊的木屋在去年“6.9”特大山洪地質災害中受損嚴重,成為危房,無法居住。在各級黨委政府和親朋好友的幫助下,他選擇在安全、便利的集中聯建點建新屋。看著樓層在加高,他高興地說:“搭幫政府,今年我們全家將在新屋裡過春節。”
“6.9”洪災造成黃土礦鄉14個村受災,受災人口1.8萬元;房屋全倒57座,需搬遷危房231座;損壞糧田6158畝,其中2302畝無法恢復;沖毀道路70公里、橋樑56座、河堤48公里、河壩98座。在實現了受災村通電、通水、通路后,該鄉將災後房屋重建、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點,加快建設進度。在災后重建中,該鄉結合當前開展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堅持做到民主管理和民主決策的有機結合、災后重建與新農村建設的有機結合。鄉黨委書記向國勝告訴我們:“在工作中,我鄉做到災情核實好、政策宣傳好、建設規劃好、幹部服務好,不僅推進了災后重建進度,而且融洽了黨群幹群關係。”
該鄉科學規劃,切實推進災後房屋重建。去年12月中旬,國家民政部副部長羅平飛來到綏寧視察災后重建工作時,對該鄉房屋重建工作予以了肯定。該鄉堅持“統一規劃、統一報建、專人負責、全程服務”原則,抓實災後房屋重建。在規劃中,杜絕在河邊、山邊、低洼地帶等危險地方建房,對受災重建房實行集中、塊狀、連片規劃,做到安全性、規範性、節約性。為此,該鄉確立了唐家村、同樂村兩個災民房屋集中聯建點,可新建房屋200餘座。如今,該鄉有101戶受災戶重建新居,180戶災民新居正在建設,預計春節前可完工入住。唐家村組織召開了五次戶主大會,鄉村幹部挨家挨戶做群眾思想工作,確保了43戶受災搬遷戶集中在公路旁聯建點建房。當建房用磚緊缺時,縣人大代表、村黨支部書記唐美華帶領村幹部到洞口縣花園鄉聯繫紅磚,確保災民建房不停工。同時,該鄉嚴格審核重災房屋重建戶,嚴防出現亂占、浪費土地資源現象。唐家村通過將受災搬遷戶原有宅基地實行退田還耕,不僅沒有因聯建點減少田地,反而增加耕地50多畝。
該鄉因地制宜,及時恢復水利基礎設施。按照先易后難、先急后緩、先點後面的原則,對水利基礎設施的修復工程進行分類實施。對工程量小的,村級可以修復的工程,採取發動群眾投工投勞的形式進行生產自救;對工程量較大的,由政府統籌,水利部門負責,抓緊購置材料,調配好人力物力,以最快速度啟動修復工程;對於修復難度大的,村級無力解決的,積極爭取縣有關部門的支持,制訂好修復計劃。通過積極謀划,迅速啟動,分類實施,該鄉架設水管38100米,維修水渠15820米,疏通水渠47525米,新修河壩52座,維修河堤11350米,群眾以工代勞約13000個,保障了近5000畝糧田的灌溉。同樂村在短短兩個月時間裡就組織村民自力更生,恢復河堤33米、河壩40米、水圳1900米,使受災群眾的農田灌溉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唐家村村民唐則平沿河2畝多水田被沖毀無法恢復。他請來挖土機一邊清理河道和水田,一邊為村民建房提供河沙。他還計劃在無法恢復的水田裡栽種楊樹,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