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爾摩市政廳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
建於1911年,歷時12年才完成,是瑞典建築中最重要的作品。建築兩邊臨水,一座巍然矗立著的塔樓,與沿水面展開的裙房形成強烈的對比,加之裝飾性很強的縱向長條窗,整個建築猶如一艘航行中的大船,宏偉壯麗。
開放時間:必須在講解員帶領下參觀 淡季:10, 11, 12, 13, 14, 15點每個整點 旺季:9:30-16:00 每半小時一次
門票:十一月-三月 成人:60克朗 學生老人:50克朗 12-17歲:20克朗 12歲以下:免費 四月-十月 成人:90克朗 學生老人:70克朗 12-17歲:40克朗 12歲以下:免費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位於瑞典首都市中心的梅拉倫湖畔,是斯德哥爾摩的形象和代表,也是該市市政委員會的辦公場所。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是一座宏偉壯觀,設計新穎的紅磚砌築的建築物,8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
市政廳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
市政廳旁的雕像
市政廳外樓梯
市政廳牆壁裝飾
市政廳門洞
市政廳由被稱為“怪才”的瑞典民族浪漫運動的啟蒙大師、著名建築師拉格納爾·奧斯特伯格設計,它建於1911年,兩年後落成啟用。市政廳周圍廣場寬闊、綠樹繁花、噴泉雕塑點綴其間,加上波光粼粼湖水的襯映,景色典雅、秀美。
宴會廳
壁畫
市政廳內的康有為——曾在瑞典買了個島
市政廳內有巨大的宴會廳。宴會廳也有“藍廳”的譽稱。每年的12月10日是諾貝爾逝世日。這一天,諾貝爾獎金頒發后,瑞典國王和王后都要在宴會廳,為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舉行隆重盛大的宴會,表示熱烈的祝賀。如今,這裡已經成為世界上眾多物理、化學、醫學、經濟學、文學領域專家的畢生追求和奮鬥目標。市政廳內還有一個被稱作“金廳”的大廳。大廳縱深約25米,四壁用1800萬塊約一厘米見方的金子鑲貼成,在明亮的燈光映射下,無數光環籠罩,金碧輝煌。其間,還鑲嵌有用各種彩色小塊玻璃組合成的一幅幅壁畫。正中牆上大幅壁畫上方,是端坐著一位神采飛揚的梅拉倫湖女神。女神腳下尚有兩組人物,分別從左右兩邊走近她,右邊一組是歐洲人,而左邊一組則是亞州人。同行中有人眼尖,很快從中發現有一穿著清代服飾的中國人,吸引了大家爭相上前觀看,原來是康有為。這幅鑲嵌壁畫象徵著梅倫湖與波羅的海結合而誕生的斯德哥爾摩,是人類嚮往的美好之地,不僅是一幅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傑作,也是市政廳的“鎮廳之寶”。
此外,這裡還有比“金廳”、“藍廳”更為神聖的地方,那就是結婚登記廳,斯德哥爾摩的市民從這裡領走的不僅是結婚證書,而是對這個美麗城市的深情與祝福。
市政廳的未知之美
瑞典人把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當作是自己的驕傲,因為它不僅是這個國家乃至整個北歐的標誌性建築,還是每年舉行諾貝爾晚宴的地方。但奇怪的是,瑞典人卻從未出版過一本專門介紹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的攝影集。問起原因,瑞典人回答說,他們對市政廳太熟悉了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
攝影集作者
攝影集的作者李亞男是一位年輕的中國人,當初他的理想,是追隨大師英格曼·伯格曼的足跡在瑞典探索影像世界的奧秘,可將近10年的時間過去了,李亞男卻發現,無論對這個北歐國家怎樣熟悉,他對鏡頭下的瑞典景物的解讀方式卻依然是中國味的。
遠景
從梅拉倫湖的對岸遠望斯德哥爾摩市政廳,這座建築給人最強烈的視覺衝擊便是那耀眼的紅磚牆,以及陽光下熠熠閃亮的金頂,這使得市政廳無論是在白雪覆蓋的冬季,還是在碧波蕩漾的夏天,都顯得分外奪目。但在《未知之美》中,作者卻選擇了一個大霧天去遠景拍攝整棟建築,於是,紅牆的色彩暗淡了,金頂的光芒更消失得無影無蹤,市政廳若隱若現,似乎與濃霧、湖面融合為一體,看起來,極像中國畫中的潑墨山水。
市政廳內外,有大大小小數百個人物雕塑,從藝術角度來講,這些雕塑算不上
精品,往往被人們忽略。但在《未知之美》中,雕塑卻變得靈動起來:冬末春初的梅拉倫湖上,巨大的冰塊在水面上漂浮,那分明是流淌著的舞台,而湖邊的女性雕像便是跳躍著的舞者;夏季的早晨,蜘蛛在雕像的手與身體間結成了網,露珠凝結於網間,給石雕賦予了盎然生機。而這些,都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動靜結合之美、人與萬物的和諧之趣。
一層的藍廳
由於是舉行諾貝爾晚宴的所在地而成為市政廳里最著名的房間,每年12月10日晚宴舉行時,都會有上百部相機拍下人們的一舉一動,毫不誇張地說,藍廳的每一個角落都曾被攝影膠片記錄過。於是,《未知之美》使用了一種別緻的手法:人物因流動而顯得有些模糊,但室內的建築卻依舊沉穩、清晰。如果用“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來解讀這幅照片,則最恰當不過了。的確,有著100多年歷史的諾貝爾獎,光榮與遺憾共存,讚譽與輕視同在,許多獲獎者的名字因為時間久遠幾乎被人們淡忘了,但諾貝爾獎本身及見證其歷史的市政廳卻至今備受矚目。
二層的斯德哥爾摩市議會大廳
最具特色且最漂亮的是大廳內船形的屋頂。據說當初設計師並未想把屋頂建成現在的樣子,但在即將完工時卻發現,還沒來得及鋪設頂棚的屋頂很像一艘倒扣著的船,這倒很符合北歐維京時代的建築風格,於是,設計師改變主意,又在屋頂上畫出日月星辰,以表示議會所探討的話題,沒有見不得光的內容。在多數人的眼中,這座大廳屋頂的美麗在於立體的船形,可在《未知之美》中,呈現給人們的卻是一幅平面,雖然縱深感消失了,但擠壓在一起的日月星辰卻體現了另外一種美,這與敦煌壁畫頗有些神似,感覺色彩充盈的咫尺之間,畫外的天地卻是廣闊無限。
有關評價
那些對斯德哥爾摩市政廳頗為熟悉的瑞典人看了攝影集后,常常會發出這樣的疑問,這還是他們所熟悉的市政廳嗎?按圖索驥,他們終於找到了攝影師拍攝的角度,於是發現,所謂《未知之美》其實不是拍攝那些不為人知的角落,而恰恰是對人們最熟悉的地方,以另外一種文化給予了嶄新的詮釋和解讀,“未知”,更準確地說是人們因為一種習慣性的思維,而沒有發現在另外一個角度所能看見的美。
不同的文化給予了世界不同的解讀,但美麗是永恆的。或許,這就是《未知之美》的意義所在吧。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斯德哥爾摩市政廳(Stockholm Stadshuset)位於國王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
南面牆上的窗戶看起來就像是綉上去一般,東面則安放著比爾格·雅爾(Birger Jarl)的鍍金像,雕像平放在一個石棺上。雅爾是斯德哥爾摩的創建人,建城的目的是抵擋外國的海軍的侵犯。市政廳必須在解說員帶領下才能入內參觀,一共有三種語言。瑞典文和英文的參觀時間是10點,12點和14點,而中文解說的參觀時間是10點半,12點半和14點半。我們自然是選擇了中文,參觀的人並不多,我們這個所謂的團也就是大概7個人。解說員是一個很溫柔的女孩子,她告訴我們通常一個團最多是四十個人,中文團還從來沒有滿員過,倒是經常一個人也沒有。首先參觀的是藍廳,也是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獎頒獎結束后舉行晚宴的地方。這是一個內庭院式的大廳,與整組建築的外庭院相呼應。設計師原先計劃在紅磚外鋪上藍色的馬賽克,也是瑞典的國旗顏色。結果在看到美麗的瑞典傳統手工製作紅磚后,就放棄了原先的想法,因此藍廳不藍也就成了一個繼承瑞典傳統文化的故事。
接著通過台階到了議會廳,這裡是斯德哥爾摩議員們開會的地方。每一個座位上都有議員的名字,也就是說議員的座位是固定的。邊上還有旁聽席,所有人都可以來旁聽議員們開會。現在每次開會都有電視直播,因此幾乎無人來旁聽了。議會廳的設計也有一個與藍廳類似的故事。天花板原先是要封頂的,設計師看到豎起的支架后,覺得很像以前維京人的船架,而維京人據說是斯德哥爾摩最早的居民。因此又修改了設計。俺不僅暗暗嘀咕,這個設計師怎麼一會一個主意呀。
議會廳出來就是百拱廳,是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的榮譽入口處,國王和貴賓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
結束了金廳的參觀也就結束了整個市政廳的參觀,值得一提的是市政廳的門票是不幹膠的貼紙,參觀時就貼在衣服上,離開是就貼在出口處的一塊木板上。很是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