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布羅·拉雷恩

智利導演、編劇、製片人

徠帕布羅·拉雷恩,1976年8月19日出生於智利,智利導演、編劇、製片人。

2006年,拍攝了首部電影《楓雅》。2008年,編導了劇情片《殺手夜狂熱》,影片獲得了第26屆義大利都靈電影國際節最佳影片、最佳電影評論獎。2010年,編導了劇情片《後事》,影片獲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提名,帕布羅·拉雷恩憑藉該片獲得了第32屆拉美新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2012年,執導的劇情片《智利說不》獲得了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帕布羅·拉雷恩則獲得了第6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金馬車獎。2015年,拍攝了劇情片《神父俱樂部》,影片獲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提名,並最終獲得了評審團大獎。2016年5月13日,拍攝的劇情片《追捕聶魯達》上映,影片獲第74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9月7日,執導的傳記電影《第一夫人的秘密》上映,影片獲得第7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提名。2017年,出任劇情片《普通女人》的製片人。

人物經歷


演藝經歷

帕布羅·拉雷恩參加電影節
帕布羅·拉雷恩參加電影節
2006年,帕布羅·拉雷恩拍攝了由本傑明·維庫納領銜主演的劇情片《楓雅》,這是他拍攝的首部電影。2008年,編導了由阿爾佛萊德·卡斯特羅、寶拉·拉圖斯、安帕羅·羅蓋拉共同主演的劇情片《殺手夜狂熱》,影片獲得了第26屆義大利都靈電影國際節最佳影片、最佳電影評論獎。
2009年,出任喜劇電影《歌德3》的製片人。2010年,編導了由阿爾佛萊德·卡斯特羅、安東尼婭·澤格斯領銜主演的劇情片《後事》,影片獲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提名,帕布羅·拉雷恩也憑藉該片獲得了第32屆拉美新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2011年,帕布羅·拉雷恩在由阿貝爾·費拉拉編導的科幻電影《地球最末日》中擔任製片人。2012年,執導了由蓋爾·加西亞·貝納爾理查德·德萊弗斯簡·方達徠等主演的劇情片《智利說不》,影片獲得了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這是該獎項設立以來智利電影第一次入圍,帕布羅·拉雷恩則獲得了第6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金馬車獎。
2013年,在塞巴斯蒂安·席爾瓦執導的獨立影片《水晶仙子》中出任製片人。2015年,拍攝了由安東尼婭·澤格斯、阿爾佛萊德·卡斯特羅等主演的劇情片《神父俱樂部》,影片獲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提名,並最終獲得了評審團大獎。
2016年5月13日,拍攝的劇情片《追捕聶魯達》上映,影片由路易斯·格內科、蓋爾·加西亞·貝納爾、梅賽黛斯·莫朗等主演,獲第74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9月7日,執導的傳記電影《第一夫人的秘密》上映,該片娜塔麗·波特曼、彼得·薩斯加德、格蕾塔·葛韋格等主演。影片獲得第7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提名。2017年,出任劇情片《普通女人》的製片人。
2021年6月4日,執導的電視劇《莉西的故事》在美國首播。11月5日,執導的電影《斯賓塞》在美國上映。

個人生活


帕布羅·拉雷恩的父親是智利右派政治家,他的母親則是智利的前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長。

個人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片名主演
2006年《賦格曲》本傑明·維庫納
2008年《殺手夜狂熱》阿爾佛萊德·卡斯特羅、寶拉·拉圖斯
2010年《後事》阿爾佛萊德·卡斯特羅、安帕羅·羅蓋拉
2012年《智利說不》蓋爾·加西亞·貝納爾、阿爾佛萊德·卡斯特羅
2013年《威尼斯70周年:重啟未來》-
2015年《神父俱樂部》安東尼婭·澤格斯、阿爾弗萊德·卡斯特羅
2016年《追捕聶魯達》路易斯·格內科、蓋爾·加西亞·貝納爾
《第一夫人的秘密》娜塔莉·波特曼、彼得·薩斯加德
2020年《斯賓塞》斯蒂文·奈特
2021年《莉西的故事》朱麗安·摩爾
(以上參考資料)

製片作品

時間片名
2006年《歌德3》
2011年《El año del tigre》、《地球最末日》
2012年《年少不羈》、《葛洛莉亞》、《智利說不》
2013年《大學城》、《水晶仙子》
2015年《醜惡寶貝》、 《神父俱樂部》
2017年《普通女人》
2020年《一群》
2020年《沒人知道我在這》
(以上參考資料)

編劇作品

時間片名
2006楓雅
2008殺手夜狂熱
2010後事
2015神父俱樂部
2020《居家自製 第一季》
2020《主席》
(以上參考資料)

獲得榮譽


奧斯卡金像獎
▪ 2013 第85屆最佳外語片 《智利說不》(提名)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2021 第78屆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地平線單元 《斯賓塞》(入選)
▪ 2019 第76屆 主競賽單元 《厄瑪》(提名)
▪ 2016 第73屆 主競賽單元 《第一夫人》(提名)
▪ 2010 第67屆 金獅獎 《後事》(提名)
戛納國際電影節
▪ 2012 第65屆 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金馬車獎 《智利說不》(獲獎)
▪ 2011 第64屆 戛納國際電影節國際藝術院線協會獎 《智利說不》(獲獎)
獨立精神獎
▪ 2017 第32屆 最佳導演獎 《第一夫人》(提名)
▪ 2013 第29屆 獨立精神獎約翰·卡薩維茨獎 《水晶仙女》 (提名)
拉美新電影節
▪ 2010 第32屆 拉美新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後事》(獲獎)
華沙電影節
▪ 2008 第22屆 評審團特別獎-自由精神競賽單元 《殺手夜狂熱》(獲獎)
▪ 2008 第22屆 自由精神獎 《殺手夜狂熱》(提名)
(以上參考資料)

人物評價


騰訊娛樂:帕布羅·拉雷恩的電影致力於反思智利政治和宗教問題。
北青網-北京青年報:熱衷於歷史人物和事件。他拍攝的電影《第一夫人的秘密》,從遇刺到葬禮的短短四天,並不按照時間順序呈現,而是通過事後採訪來撿起回憶,剪輯上更自由,隨時可以跳躍到襲擊前的電視錄製,襲擊批捕殺手的直播之中。等到影片臨近尾聲時,他才把肯尼迪“遇刺的瞬間”徹徹底底展現在觀眾眼前,一槍打中頸部,一槍打中後腦,頭骨擊碎,眼見鮮血混著腦漿飛出,一旁的傑奎琳驚恐萬分,本能地用手去捂住丈夫。視覺上的衝擊感立刻把情緒推上了高潮,填補了關鍵細節的缺失。這種先鋪墊事後處理,漸入平淡時,再回溯前緣的敘事結構,尤其適合此類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比平鋪直敘更富懸念和層次感。
《好萊塢報道者》:在“皮諾切特三部曲”中,帕布羅·拉雷恩將鏡頭對準了智利獨裁者皮諾切特統治下的家鄉,表現為《殺手夜狂熱》的詭吊、《後事》的悲涼,及《智利說不》的滿滿正能量,而每一部作品中都突顯出強烈的個人風格。而在《神父俱樂部》中,拉雷恩將目光投向了天主教——或者應該說,是天主教在智利的殘骸。與《智利說不》相比,《神父俱樂部》再次回歸了導演遠離主流的風格。影片中,四位被流放至信仰邊陲的神父過著離經叛道的生活,這幅宗教褻瀆的寫照,荒謬、陰鬱,引人深思。拉雷恩的才華和探索,都值得肯定。
網易娛樂:帕布羅·拉雷恩的首部英語片《第一夫人的秘密》大膽又多角度地還原了歷史事件,影片迴避傳記片的模式化,通過色彩運用、情緒渲染和歷史資料的整合展現了一個不一樣的第一夫人,同時也表現了導演對電影高超的把握能力。配合波特曼精湛的演技,最後的情緒爆發顯得十分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