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安黴素

博安黴素

博安黴素,中國首創開發的抗腫瘤抗生素新葯,屬於平陽黴素和博萊黴素的更新換代產品,對肝癌、胃癌、肺癌、結腸癌有很高的抑制能力。

簡介


● 通用名:博安黴素
● 別名:爭光黴素A6、博萊黴素A6
● 商品名:艾普康、業立寧
● 英文名稱:Boanmycin

博安黴素是什麼葯


● 博安黴素是我國首創開發的抗腫瘤抗生素,屬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作用於增殖細胞周期的S期,與鐵的複合物嵌入DNA,引起DNA單鏈和雙鏈斷裂使之破壞分解,產生抗腫瘤效應。

博安黴素有哪些用途


● 博安黴素用於頭頸部腫瘤。

博安黴素有哪些製劑和規格


● 博安黴素一般製成注射劑。不同廠家的製劑因製作工藝不同,其藥物效果和不良反應可能也不一樣。具體如何選擇請諮詢醫生。
● 博安黴素注射劑:10毫克。

用藥前須知


什麼情況下禁止使用博安黴素

●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哪些情況下謹慎或者避免使用博安黴素

● 有肺、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肺放射治療患者慎用。
● 妊娠期婦女應權衡利弊,在利大於弊的情況下使用。
● 哺乳期婦女應權衡本品對其的重要性,選擇停葯或停止哺乳。
● 兒童用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未確定,慎用。
● 博安黴素與一些藥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藥物,使用博安黴素前請務必告知醫生,並諮詢醫生是否能用藥,如何用藥。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應而拒絕用藥。你可以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或者諮詢醫生,了解博安黴素的藥物不良反應,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

我該如何用藥


● 博安黴素為處方葯,必須由醫生根據病情開處方拿葯,並遵醫囑用藥,包括用法、用量、用藥時間等。不得擅自按照藥物說明書自行用藥。
● 單葯治療:博安黴素每平方米體表面積5~6毫克,用0.9%氯化鈉注射液2~4毫升溶解,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每周3次,連用4周。
● 聯合化療:博安黴素與其他化療藥物聯合應用,劑量應減少,本品每平方米體表面積5~6毫克,用0.9%氯化鈉注射液2~4毫升溶解,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每周2次,連用2周,休息1~2周,為一療程。

用藥期間注意事項


● 用藥期間應注意隨訪檢查:肺部有無啰音、胸部X線檢查、肺功能檢查、血常規、血小板、血膽紅素、丙氨酸氨基轉移酶、血尿素氮、血尿酸、肌酐清除率。
● 給葯后如患者出現發熱現象,可給予解熱葯。對出現高熱的患者,在以後的治療中應減少劑量,縮短給葯時間,並在給葯前後給予解熱葯或抗過敏葯。
● 患者出現皮疹等過敏癥狀時應停止給葯,停葯后癥狀可自然消失。
● 患者如出現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肺炎樣癥狀,同時胸部X光片出現異常,應停止給葯,並給予甾體激素和適當的抗生素。

發生了藥物不良反應怎麼辦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如果不良反應較大,需要就醫。醫生會根據不良反應的輕重以決定是否繼續用藥,還是換用其他藥物。如果不良反應癥狀不嚴重,適當對症處理,可以堅持用藥。

什麼情況下需要急救

● 偶爾出現休克樣癥狀(血壓下降、發冷、發熱、喘鳴、意識模糊等),應立即停止給葯,並對症處理。

什麼情況下需要立即就醫

● 肺功能異常。
● 嚴重發熱。

博安黴素應該如何保存

● 博安黴素藥品應該密閉,在涼暗乾燥處保存。
● 不要將該藥物分享給與你有相同癥狀的人使用。
● 藥物要遠離小孩。

博安黴素可能有哪些不良反應


● 博安黴素不良反應主要包括
● 肺毒性:呼吸困難、咳嗽、胸痛、肺部啰音等。
● 輕至中度發熱。
● 輕度消化道反應。
● 注射局部硬結。
● 肌肉關節疼痛、輕度氣短、皮疹、乏力、脫髮,停葯后可自行緩解。
● 其他不良反應請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哪些藥物會與博安黴素相互作用


● 有些藥物可能與博安黴素相互作用,包括處方葯、非處方葯、疫苗、維生素、草藥等。這些藥物與博安黴素一起使用前請諮詢醫生。

妊娠期和哺乳期能否用博安黴素


● 妊娠期婦女應權衡利弊,在利大於弊的情況下使用;哺乳期婦女應權衡本品對其的重要性,選擇停葯或停止哺乳。

如何合理使用博安黴素


● 藥物必須合理使用,避免濫用。處方葯應該由醫生開置,非處方葯應該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
● 博安黴素是處方葯,必須由醫生根據你的病情開處方使用。自行用藥可能會增加你不合理使用藥物風險:浪費藥物資源,貽誤病情,產生耐葯,嚴重藥物不良反應。
● 博安黴素需要遵照醫生處方足量、足療程應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癥狀可能會有所減輕,但不要輕易減量、停葯。

參考文獻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化學葯和生物製品.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余傳隆,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化學葯。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3]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4]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第1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
● [5] https://www.dru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