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何益民的結果 展開
- 國家一級演奏員
- 汝城縣國家稅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何益民
國家一級演奏員
1965年2月出生,漢族,籍貫湖南長沙,中共黨員,國家一級演奏員,本科學歷,碩士學位,教授。
何益民
2002.10— 2010.07湖南藝術職業學院先後任教務處處長、音樂系黨支部書記兼常務副主任。(其中2003.03—2006.01在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學習音樂學科教學,研究生畢業,獲教育碩士學位)。
現擔任湖南藝術職業學院音樂系主任(兼音樂理論教學,音樂表演學科帶頭人),新世紀“121人才”工程庫成員、湖南省職業院校教育教學評估與諮詢專家、湖南省藝術系列文藝專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評審專家、湖南省公派美國訪問交流學者、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全國藝術水平考級國家級評委,教師系列職稱評委,全國高校基本樂科教學委員會委員、湖南省音協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湖南省音協戲曲音樂學會副秘書長、湖南省藝術類高考評委,湖南省優質課競賽評委、湖南省職業技能競賽專家評委。
何益民同志主編並出版了國家級、省級藝術類高職教材《合唱與指揮》《簡譜視唱教程》等四部和近30部校本教材及《歌劇合奏系列總譜》,獲得文化部“優秀音樂設計獎”和“音樂設計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校園戲劇節“優秀劇目獎”,湖南省藝術節“優秀音樂設計獎”,“田漢音樂獎”、“田漢劇目金獎”。主持《湖南花鼓戲聲腔與中國民族唱法之比較研究》等國家級、省級、院級科研課題6項,在國家級學術研討會及省級刊物上發表了《論高職藝術教育中視唱練耳教學方法的改革》等7篇專業研究論文。
何益民同志從事教學、創作和藝術表演工作近30年,成果顯著,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音樂表演與創作人才,有的已成為了國家級、省級等專業藝術院團的精英,如雷佳、王麗達、劉岳、李雄輝、何怡等;特別在音樂理論教學方面形成的系統、規範、獨特的教學方法,深受學生喜愛,效果突出,為大批藝術人才的升造與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多次應邀在各大院校以及專業培訓機構作專題講座,獲得業界好評。主持了音樂表演、計算機音樂製作專業開設論證以及教學計劃、大綱的制定;編寫了音樂表演專業剖析報告人才培養方案,獲得教育部評估專家的高度評價。
何益民常年活躍於舞台,在新年音樂、高雅藝術進校園等大型演出活動中擔任京胡獨奏、合唱合奏指揮、戲曲伴奏、晚會策劃和藝術指導等;2004年赴美國進行文化藝術交流,在密西根、芝加哥等地舉辦了17場學術講座和民族器樂演出,受到國際同仁熱烈歡迎,為中國民族音樂走向世界作出了較大貢獻。何益民同志多次應邀參加國際國內重大演出、重大藝術賽事、專業研討會,電視、廣播、報刊等新聞媒體曾作多次專題報道,在同行業內享有較高聲望;個人多次榮獲國家級、省部級多個獎項,如“作曲金獎”、“田漢音樂獎”、“優秀劇目獎”、“優秀指導獎”、文化部“育花獎”、“優秀演出獎”、“創作獎”、“藝術實踐成果突出獎”、“最佳指揮獎”等,並授予湖南省文化系統“優秀黨員”、“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所轄部門多次獲“先進系部”、“先進黨支部”、“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等光榮稱號。
青年指揮家:何益民教授
國家一級演奏員:何益民教授
1、《簡譜視唱教程》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
2、《歌劇合奏總譜》系列教材(四本)
3、歌劇《黨的女兒》配器總譜教材
4、歌劇《洪湖赤衛隊》配器總譜教材
5、《歌劇經典唱段》配器總譜教材
6、湘劇彈腔《白蛇傳》曲譜
7、湖南花鼓戲《村官是個堂客們》曲譜(為婁底花鼓戲劇團而作,獲第八屆中國映山紅戲劇節劇目金獎、音樂設計一等獎)
8、實驗風趣花鼓戲《玩不啰》曲譜(為湖南民眾花鼓戲劇團而作,獲第七屆中國映山紅戲劇節劇目金獎、音樂設計一等獎)
9、湘劇《秦王遣將》曲譜(獲湖南省首屆藝術節劇目金獎、音樂設計一等獎)
10、戲曲電視片《但願人長久》曲譜(為湖南省紀委、湖南省監察廳、瀟湘電影集團而作,此電視劇已在全國播映)
11、湖南湘劇彈腔《乾隆皇帝下江南》曲譜(為湖南省湘劇院而作,此劇為該院演出保留劇目)
12、湖南湘劇院彈腔《七品芝麻官後傳》曲譜(為湖南省湘劇院而作,此劇為該院演出保留曲目)
13、音樂劇《情深似海》系列曲譜(為益陽人民醫院百年慶典而作)
14、現代花鼓戲《七十二家別墅》曲譜(為湖南星河演出公司而作,參加2009年湖南省藝術節匯演)
15、國家藝術科研重點項目《中國戲曲音樂集成·湖南卷》曲譜
《樂理》、《視唱練耳》、《器樂合奏》、《歌劇排練》、《和聲》、《京胡演奏》等多門專業主幹課的教學方面,特別在音樂理論和器樂合奏教學方面造詣頗深。音樂理論教學生動形象,強調實用性和實踐性,改編教材,調整方法,將理論知識廣泛滲透到聲、器樂領域,總結出了一套快速簡便的快樂教學法,教學效果顯著,為文化部教育司領導和全國藝術教學研討會代表作了示範課展示,深受好評。
器樂合奏課為省級精品課程,作為主講老師帶領團隊教師一起,努力探索合奏教學的最佳模式,打破年級界限、以樂隊編製為主,組建了七個不同形式的樂隊,讓所有學生都得到了實習實訓的機會,適應了社會需求的多樣性。
何益民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