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堂

萊州市24孝賢之一

張玉堂,萊州市金城鎮鳳毛寨村村民,萊州市24孝賢之一。

人物簡介


張玉堂:男,44歲,萊州市金城鎮鳳毛寨村村民,多年來,他除了致力於水產養殖,解決勞動就業,增收致富,還積極帶頭侍候患腦血栓卧床不起的母親和老年痴獃的父親,在精神和生活上給予老人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讓老人衣食充足精神愉悅,為兄弟姐妹當好表率,受到鄉親們的交口稱讚。

人物故事


張玉堂上有兩個哥哥和兩個姐姐,在家排行老五,2003年春天,77歲的母親原美芬在家突然暈倒,不省人事,父親張希林趕緊電話通知兒子和女兒,當時張玉堂正在打算外出保苗,當他得知母親病危,急忙開車趕回,及時把母親送進人民醫院,經檢查確診為腦血栓,醫生說老人栓塞比較嚴重,怕是活不了幾天了,拉回家趕緊準備後事吧,張玉堂當時就流淚了,他說母親年輕時吃苦受累,拉扯大5個兒女不容易,人老了該享享福了,哪能讓母親說走就走呢?就是有一線希望,我也要把母親救活。他找來哥哥姐姐商量,大家輪流在醫院伺候,張玉堂跑前跑后忙著托關係找熟人,請來青島,北京最好的腦血管專家會診,用最好的藥物治療,當時海上正在保苗,哥哥姐姐一直勸張玉堂說:“海上現在這麼忙,你還是回去吧,放棄這次保苗,少說也得少掙20萬元,母親由我們照顧就行了。張玉堂說什麼也不同意,他說我寧可少掙20萬元,也絕不放棄母親。他堅持陪母親說話,刺激母親的大腦神經反應儘快恢復,給母親捶腿按摩,端屎端尿,把衛生處理得乾乾淨淨,同病房的人都羨慕地說:原美芬老人真是好福氣,兒女們個個都孝順。本來醫藥費是要兒女均攤的,可是張玉堂都搶先墊付,他讓哥哥姐姐只承擔了一小部分,就這樣母親住院兩個月頭腦漸漸清醒了,卻留下了不能動彈不會說話的後遺症,飲食起居完全離不開人照顧,即使這個結果張玉堂也是很高興,因為他又可以繼續為母親盡孝了。
母親出院后,張玉堂弟兄五個都積極盡孝,搶著伺候老人,本來商量好了,5天一輪流,可張玉堂還是放心不下二老,處理好公司業務,他都會抽空趕回家給母親洗尿布洗床單,換衣服、擦身體、捶腿按摩,多年來老人從沒生過一次褥瘡。母親由於長期卧床,經常會大便乾燥,張玉堂就戴上橡膠手套親自往外摳,不怕臟不嫌臭,為此,他買來蜂蜜,香蕉等食物調理老人的腸胃,海邊捕了活魚、鮮蝦,螃蟹不管價錢多貴,張玉堂總是讓父母最先吃到,母親愛吃豬肉丸子,但又不能由著老人多吃,因為吃多了不利於母親的病情恢復,他就割來上好的豬肉加上豆腐,香菜,木耳等作料,親自下廚調理得既營養又可口。一年四季無論公司業務多忙,他堅持親自為母親做飯,為了不讓老人鬧肚子,不管寒冬臘月還是夏日炎炎,他總能讓父母吃上新鮮的熱飯熱菜,並親自吹涼,一口一口地喂到母親嘴裡,等母親吃飽,他再湊合著吃點剩飯剩菜。總之他千方百計調理好伙食,讓老人吃得科學營養,一日三餐變著花樣調劑伙食,讓老人吃好。另外張玉黨還經常求醫問葯,買來醫學書籍,查找腦血栓病人和老年痴獃病的護理方法和飲食療法,功夫不負有心人,經他查找諮詢的幾個偏方還真管用,母親竟然能說簡單的字了,頭腦也清醒明白了許多,鄰居們都說這簡直是個奇迹,在孝順老人上就是女人也比不上張玉堂照顧得細心周到。
就在母親的病漸漸有了好轉,85歲的父親張希林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整天瘋瘋顛顛,滿街亂跑,不讓他出門就亂摔亂砸,好在老人從不出村遠跑,有時晚上老人要往外跑,張玉堂不得不在後面跟著,等他跑累了再領回家,並且父親出了門還有愛拿人家東西的毛病,別人家的杴、掃帚、棍棒之類的東西經常被他拿到自家藏起來,時間長了只要人家丟了東西,街坊鄰居們到張玉堂父親家裡總能找到,有些東西損壞了,張玉堂還要經常替父親賠償並一再道歉。村裡開了許多商店,父親經常去商店買東西,且從不給錢,往往是想要什麼,人家就得趕緊給,不給就罵、就打。張玉堂總是提前和店主們一一打好招呼,只要老人高興就由著他吧。父親在外面瘋跑瞎折騰,回到家裡也不閑著,有時兒女不在跟前,他就划火柴玩,被子、衣服被燒焦了,東西被摔得東倒西歪,剛洗過的床單隨口吐上痰。雖說人老了,但是父親的飯量卻有增無減,喜歡吃八寶粥,喝牛奶,張玉堂整箱往家搬,家裡的空盒堆得象小山,想吃大蝦、西瓜、張玉堂趕快買回來,對老人是百依百順,吃喝多、拉尿自然頻繁,更讓人難以忍受的是父親隨地大小便,走到哪拉到哪,三間屋子地上隨處可見大小便,做兒女的只有跟著不停地收拾。有時老人來不及脫褲子,弄得滿身屎尿,張玉堂給父親準備了好幾套衣褲及時換洗,生怕父親受罪,做兒女的已經很不容易了,可是痴獃的父親毫不領情,糊塗起來甚至連兒女老伴也不認識,依然我行我素,白天黑夜瞎折騰,不能說話的母親看在眼裡,疼在心上,經常感動地淚流滿面,緊緊握著兒子的手久久不願鬆開。父親清醒時,常對人念叨:這五個孩子個個孝順,特別是玉堂最不容易,忙完海上還要照顧父母,不管是在花錢上還是生活照顧上都是他扛大樑,我們老兩口知足啊!
張玉堂不僅自己帶頭為老人盡孝,而且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孝敬老人,女兒上高中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爺爺奶奶。把省下來的錢買些好吃的帶給老人,還幫著洗衣服做飯。上小學的兒子放學回來經常領著爺爺上街散步,曬太陽,不讓爺爺亂走。張玉堂對兄弟姐妹也是百般牽掛,大姐家的女兒沒有工作,他想方設法托關係找熟人,為外甥女在煙台找到了稱心的工作,並在當地找了婆家安了家。大哥的女兒去濟南上大學,張玉堂親自開車送到學校,二哥的兒子考上航空學院,成為一名飛行員,張玉堂不忘勉勵侄子好好學習,努力工作。兄弟姐妹、侄子外甥在張玉堂的感召下,不管在單位、在學校還是在家庭個個都是先進,人人都是敬老楷模。
張玉堂還是個熱心人,他致富不忘從鄉親一聽說誰家有災有難,他都會帶上錢物上門探望,街坊另據誰家有事需用車,他就把轎車借出去給大家行個方便,人們都說:“張玉堂的私家車,就是咱大家的車。”張玉堂不僅對自己的親生父母長期盡孝,而且他還經常接濟村裡貧困家庭,孤寡老人,這幾年他經營養殖公司,賺了錢,每年都為幼兒園,弱勢群體捐物,累計達3萬餘元,受到鄉親們的交口稱讚,被大家公認為“孝順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