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行宮

中國豫劇劇目

豫劇《風雨行宮》是河南小皇后豫劇團建團時的開場戲,該劇是王紅麗及其團隊傾心打造的原創大型歷史題材豫劇,從1993年至今,已經演出了近二千場。該劇不僅在舞台上大放異彩,更是在十幾年前被投拍成豫劇電視連續劇進行播放。該劇已被多個豫劇院團及其他姊妹劇種移植,已成為小皇后豫劇團的看家戲之一。豫劇表演藝術家、二度梅獲得者王紅麗更是憑藉這齣戲獲得了自己戲曲藝術的第一次“戲劇梅花獎”。

同名晉劇《風雨行宮》是呂梁市晉劇院精心打造的一部舞台綜合藝術戲,其音樂、舞美、燈光都體現了時代特徵,極富現代審美情趣。主演金桂的李登蓮,今年40歲,工青衣、小旦,是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栗桂蓮的弟子。

豫劇


豫劇《風雨行宮》是河南小皇后豫劇團建團時的開場戲,該劇是王紅麗及其團隊傾心打造的原創大型歷史題材豫劇,從1993年至今,已經演出了近二千場。該劇不僅在舞台上大放異彩,更是在十幾年前被投拍成豫劇電視連續劇進行播放。該劇已被多個豫劇院團及其他姊妹劇種移植,已成為小皇后豫劇團的看家戲之一。豫劇表演藝術家、二度梅獲得者王紅麗更是憑藉這齣戲獲得了自己戲曲藝術的第一次“戲劇梅花獎”。
該劇在宏觀背景下講述了一個女人凄苦的身世,放在今日仍舊是具有強烈鬥爭意識和無限悲劇色彩的佳作。故事發生在皇家背景,不僅勾勒出人性對權利和慾望的畸形追求,更鞭笞了慾望驅使下的對人情的璀璨。通過一個漢族女人的可憐身世,透露出人在時代面前的無力,人在慾望面前的猙獰以及人在歷史中的渺小,雖然離該劇的創作已過去二十餘年,時至今日來看,仍是一部蕩氣迴腸的優秀作品。
劇中的主人公金桂,這個在封建皇權的壓抑下苦苦掙扎的女性形象,走進了觀眾的心裡。在金桂身上,既有封建制度重壓下的奴性,又有她頑強的生命意志和人生追求,她的單純、質樸的性格中又蘊含著深沉與複雜,這一角色與王紅麗以往飾演的剛烈義女、端莊小姐和柔情少婦反差很大,她憑著對藝術的真誠與執著,憑著對人物的鐘愛與痴情,尋找人物獨特的人生境遇和人生況味,一絲一縷地把自己的體味與情感植入到金桂身上,和人物進行心靈的溝通和情感的交流。

晉劇


《風雨行宮》劇照
《風雨行宮》劇照
2008年1月10日上午,由呂梁市晉劇院參演的晉劇大型新編歷史劇《風雨行宮》,以高超的演技和特有的舞台綜合藝術效果,獲得專家評委和全場觀眾的一致好評。
李登蓮主演金桂,其唱腔高亢,吐字清晰,表演細膩,聲情並茂,刻畫人物惟妙惟肖。她在《風雨行宮》中的表演,聲情兼備,極富感染力。李登蓮曾獲1997年山西省現代戲調演青年獎,2004年山西電視台走進大戲台》年終決賽三等獎,2007年第三屆“中國戲曲紅梅薈萃”紅梅獎。

作品內容


清朝康熙年間,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禎為爭奪皇位繼承權,展開了貌合神離、驚心動魄的明爭暗鬥。在避暑山莊的皇家獵場,二人射鹿賽劍以示高低,爭執中,看守菜園的漢家女金桂遞箭,胤禎“反敗為勝”……哈珠因見證了胤禎與金桂的一時私情而被推下山崖……金桂生得一子被胤祉知悉,趁胤禎探望之際強逼金桂指認子父,而滿漢禁律一旦打破,兄弟之爭的勝負便不言自明。金桂不吐實言,悲劇在所難免:嬰兒先被折指,后被冷雨澆身……嬰兒死了,胤祉走了,金桂瘋了,胤禎抱起兒子——居然活了……按大清祖制,沒有愛新覺羅的純正血統,是不能繼承皇位的。鈕鈷祿氏時為胤禎生一女,移花接木便成必然,胤祉成為階下囚也就命中注定……十六年後,不死的哈珠將隱情告知長大了的嬰兒——寶親王弘曆,弘曆尋母認母,皇家難容……鈕鈷祿氏對金桂曉以厲害,為了自身之外的所有一切,金桂欲生無望,求死不成,唯瘋是從……
為救嬌兒求阿哥,四阿哥,你原諒奴婢無奈何。
兒是小小花骨朵,兒是嫩嫩苗一棵。
未睜眼的小乳鴿,剛出殼的絨毛鵝。
毛腥未褪的血果果,乳臭未乾的肉砣砣。
撣一指,皮要破,掐兩爪,骨要脫。
他要人護,要人呵,要人撫,要人摸,怎能夠經受著猛雨抽打惡風搓?
你是兒的長命鎖,你是兒的護身佛。
兒有你護禍可躲,兒有你護命可活。
四阿哥,四阿哥,你聽一聽,兒在喊,兒在說,親爹救我快救我,親爹救我快救我——
你,你怎忍心哪,心讓人剜,肉讓人割?
十六年聽兒將娘一聲喚,一聲喚,虧娘等兒十六年。
十六年親情總被霧遮斷,十六年母愛終讓夢驚殘。
十六年未曾見過嬌兒面,十六年無知無覺人世間。
十六年秋雨摧花花失艷,十六年青絲染霜兩鬢斑。
十六年淚水藏心心泉滿,十六年身陷苦海海無邊。
花失艷,兩鬢斑,心泉滿,海無邊,
我好難等,好難盼,凄凄慘慘,哀哀怨怨,好難過的,好難過的十六年哪!
菩薩有靈天開眼,落難母子終團圓。
額娘此生唯一願,年年歲歲平平安安,子陪母伴長盡歡。
聞瘋喪膽心猶寒,豈堪回首十六年。
說是死人會眨眼,說是活人鬼一般。
形如木雕不知饑寒和飽暖,身似泥塑不知廉恥和羞慚。
無愛無恨無恩怨,不喜不怒不悲歡。
孤孤單單影做伴,凄凄慘慘月下眠。
我願死,寧願死千遍,我怕瘋,哪怕瘋半天。
……
瘋了好,生死禍福無須曉,瘋了好,功名利祿全丟拋。
瘋了好,榮辱尊鄙何足道,瘋了好,骨肉親情皆可拋。
瘋了好,皇兒權位能得到,瘋了好,大清江山不動搖。
瘋了好,瘋了好,瘋了好,我瘋了,我瘋了,我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