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巨齒鯊的結果 展開
- 鼠鯊目鼠鯊科動物
- 巨牙鯊
- 2016年喬·德特杜巴執導電影
巨齒鯊
鼠鯊目鼠鯊科動物
巨齒鯊(Megalodon),在希臘語中的意思是“大牙齒”。這種鯊魚平均14米長、40噸重。已發現的巨齒鯊的部分椎骨化石與大白鯊相比大很多,推測它的最大身長範圍是21~22米,體重50~70噸,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掠食者之一,同時也是最大的魚類,但至今沒有發現完整的脊椎骨骼化石證明其推測。
巨齒鯊也許是地球歷史上已發現的咬合力最強的生物,最大咬合力推測為20噸左右,其口腔撕咬力量超過了霸王龍,可以很輕鬆咬碎鯨魚的肋骨。生活在2800萬年前的晚漸新世到150萬年前的早更新世,是其生存年代的海洋頂級掠食者。它們被很多古生物學家譽為地球史上最強悍的生物。
骨骼特點
巨齒鯊
體型推測
推測巨齒鯊最大體型是一件極為棘手的事。巨齒鯊頜骨的第一次重建是由Bashford Dean教授於1909年完成的,基於那個頜骨的尺寸,巨齒鯊的大小推測為13米,但是由於越來越多化石的發現以及科學認識的進步,當年的這個頜骨重建被認為是不正確的,畢竟,在Bashford Dean所處的年代,人們對巨齒鯊的齒列所知甚少,錯誤也就在所難免了。1973年,魚類學家John E.Randall 提出用一個計算大白鯊大小的方法去估算巨齒鯊的體長。這個方法是這樣的,巨齒鯊的體長(米)=[(0.096)×(牙齒琺琅質高度mm)]。然而,1991年,兩位鯊魚專家,Richard Ellis,John E.McCroker,指出了這種方法的缺陷。因為牙齒琺琅質高度並不會隨鯊魚體長成比例增加。
1996年,Michael D.Gottfried,Leonard J.V.Compagno,S.Curtis Bowman,三位科學家,參考對大白鯊的研究,針對巨齒鯊體型提出了一個保守但更準確的估算方法,巨齒鯊體長(米)= –(0.22) + (0.096) ×[(牙齒斜高(毫米))]。根據這個方法,由一個斜高168毫米的牙齒,可以得到1近6米的身長。由巨齒鯊目前發現的最大牙齒化石(斜高194毫米),可算出這顆牙齒屬於一條近14米的巨齒鯊。在發布這個公式的同時,Gottfried等專家建議最大的巨齒鯊可能達18米的體長。然而後來,鯊魚專家Gordon Hubbell指出Gottfried的公式可能有誤,2002年,Clifford Jeremiah提出了一個新的計算公式,Total Length in feet = [(Root width of an upper anterior tooth in cm)x(4.5)]即齒冠寬度(cm)乘以4.5得到身長(英尺)[Gordon Hubbell支持此種方法]。用這個公式計算,化石收藏家Vito Bertucci手裡的那顆斜高184mm (7.25 in)齒冠寬度140mm的大牙屬於一條超過17.4米的巨齒鯊。而最大牙齒化石(斜高194mm),依此方法很可能會超過20米。
巨齒鯊
另一些說法:
在1994年,海洋生物學家Patrick J.Schembri在自己的著作里聲稱巨齒鯊可達16米。部分海洋生物學家截止2013年還在用1英寸=10英尺體長的演演算法,如此一來7.625英寸的牙齒來自76.25英尺的鯊魚。當然這兩種說法缺乏系統的研究做支持。
攻擊方式
化石研究已經發現巨齒鯊和現存大白鯊的攻擊方式是不同的,並且其攻擊更加有效,鬚鯨類的化石顯示巨齒鯊是針對鯨魚身上較堅固的地方進行攻擊,包括肩骨,肋骨,上脊椎部,這些地方往往是大白鯊避開下口的地方。
Bretton Kent博士的觀點認為巨齒鯊攻擊時試圖粉碎獵物的骨骼進而破壞被肋骨保護的心,肺等重要器官,對這些重要部位的攻擊能夠確保固定住獵物並讓其在短時間死亡。
有研究表明,與現代鯊魚一樣巨齒鯊擁有非常好的“第六感”,即水壓力、流速、生物電,的探測能力。一般情況下,巨齒鯊會攻擊這些獵物的“腮”或“頸”部,因為這裡正是大動脈的位處地,一旦被它咬住,就會造成大量出血導致獵物迅速死亡。
咬合力
巨齒鯊
最大的雷爾泰鄧氏魚體重估測咬力可達4083公斤平方厘米,最大咬力末端20720N,是咬力最大的硬骨魚。和咬力最大的軟骨魚巨齒鯊最大個體相比差距還是有10倍左右,比霸王龍咬力(125000N)的五分之一回。
3張
巨齒鯊
巨齒鯊是一種生活在大概2650萬-150萬年前的一種巨型鯊魚。因為鯊魚是軟骨魚類,一般骨骼部位很難留下化石,所以截止2013年只找到它的一些像手掌一樣大的三角形牙齒化石和幾塊脊椎的化石,一般大約25-32厘米長,最長超過半米,甚至接近一米,是大白鯊牙齒的好幾倍。而且早期的牙齒側面沒有小牙尖,年代離現代越近,牙齒的構造和現代大白鯊越相近,開始有了鋒利的邊緣鋸齒,樣子就像大白鯊牙齒的粗壯放大版。雖然還沒有找到其完整上下頜骨化石,但科學家根據其牙齒的大小同比例放大推算出此種鯊魚大約有16米,體重大約有47噸,張開大口的嘴直徑可達2.2-2.7米。
巨齒鯊身體強壯,呈流線型,可以獵食海中的任何生物,最喜歡捕食鯨類。其他海洋哺乳動物也是它的盤中餐。巨齒鯊會攻擊在海面換氣的動物。巨齒鯊可在短距離內快速遊動,從獵物下方攻擊。當獵食大型獵物時,巨齒鯊可能會先攻擊其尾部或鰭,使其喪失游泳能力,再將其撕開並吃掉。
巨齒鯊生活在廣袤的遠古海洋里,是其生存年代的海洋頂級掠食者。
巨齒鯊的嘴直徑可達兩米,身體強壯,呈流線型。巨齒鯊可以獵食海中的任何生物,但最喜歡捕食須鯨類。其他海洋哺乳動物也是它的盤中餐。成年巨齒鯊在開闊的大洋中獵食,幼年的則生活在離岸較近的海域中。
2張
巨齒鯊
3張
巨齒鯊
生活在大概2800萬-150萬年前的一種巨型鯊魚,根據各地所發現鯨魚化石上有巨齒鯊攻擊所造成的傷痕來看,此鯊魚曾經分佈很廣。目前已滅絕,巨齒鯊滅絕仍是未解之謎。
巨齒鯊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鯊魚,是史前海洋中一種兇猛的掠食者,其咬合力為大白鯊的5倍。但最新研究顯示,它還是睿智的母親。對在多個大陸發現的巨齒鯊牙齒的分析表明,這些龐大的生物通常會用育兒所提高幼鯊的生存機會,就像一些現代鯊魚所做的那樣。
美國伊利諾伊州德保羅大學古生物學家、並未參與這項研究的KenshuShimada說,這提供了一種非常“令人興奮”的可能性。不過,他說,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這些發現。
許多現代海洋動物——從蝦到鯊魚——都依賴育兒所。紅樹林和海草等較淺的區域富含營養物,有助於幼仔成長,直到獨自生存。
2010年,英國威爾士斯旺西大學古生物學家CatalinaPimiento帶領研究人員發現了巴拿馬海岸附近存在巨齒鯊育嬰地的潛在證據。在1000萬年前的遺址上,巨齒鯊留下了一些幼魚的牙齒,這是鯊魚唯一能夠留下的化石記錄,因為它們的骨骼是由軟骨形成的,這表明幼年巨齒鯊可能曾在那裡生活過。但目前還不清楚這一發現是一次性的還是廣泛存在。
在新研究中,一個獨立團隊開始分析之前未被檢查過的25顆看起來很小的巨齒鯊牙齒,它們都是過去20年裡在西班牙東北部發現的。作者計算出,這些牙齒可追溯至1500萬年前小至2.6米的鯊魚。這還不到成年巨齒鯊體長的1/4——成年巨齒鯊可以長到15米,大約是座頭鯨的長度。該研究負責人、西班牙巴倫西亞大學古生物學家CarlosMartínez-Pérez指出,發現這些標本的地質學和其他化石證據表明,這裡曾經是較淺的沿海地區,進一步證明了這裡可能是年幼巨齒鯊的育嬰地。
研究人員隨後收集了來自太平洋、加勒比海和大西洋的另外8個地點的485顆巨齒鯊牙齒的數據。他們估量了鯊魚的大小以及該地區已知的地理歷史和古生態環境。研究小組11月25日在《生物學快報》上報告說,1600萬至360萬年前,另外4個地方被證明也是潛在的育兒所。Pimiento說:“它把一切都放到了全球語境中。”
Martínez-Pérez說,巨齒鯊對育兒所的明顯依賴,讓人們對300萬年前巨齒鯊滅絕的原因產生了新的看法。他推測,在那段時間裡,海岸線的消失可能減少了小巨齒鯊賴以生存的淺水的可獲得性,這可能把這個物種推向滅絕的邊緣。
2張
巨齒鯊
有觀點認為,全球氣候從大約1500萬年前開始逐漸變冷,尤其是近200萬年來多次進入冰川期。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洋流改變等因素,全球海洋中的鯨類可能也遭遇了重大打擊,數量一度跌到低谷。倖存的大型鬚鯨也紛紛轉向富饒的極地海域生活,游泳能力也越來越強。雖然巨齒鯊可能有一定體溫調節能力,但接近冰點的極地海水對它們仍是“生命禁區”,留在溫暖海域又缺少獵物,只有一步步滑向衰敗的深淵。
此外,鯨類在演化當中,也產生了各種迅猛的大型肉食種類,與巨齒鯊展開正面競爭。尤其是智力出色、擅長團隊合作的虎鯨類在200多萬年出現,可能給巨齒鯊帶來了極大生存壓力。
也有一些研究者猜想,巨齒鯊並未徹底滅絕,而是至今仍有少數後裔在某片海域遊盪。對於這種“思路廣”的想法目前還很難證實或否定,畢竟對於海面之下的神秘世界,人類的知識還是太貧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