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

清末官吏

楊晨(1845—1922),字定孚,黃岩路橋河西(今屬路橋區)人,清末官員。

人物簡介


楊晨(1845—1922),字定孚,黃岩路橋河西(今屬路橋區)人。16歲有神童之稱。清同治四年(1865)舉人,光緒三年(1877)進士,殿試二甲第8名,為本科浙江首位,授翰林院庶吉士,國史館協修。

個人經歷


十年,升任御史,同年開始編《三國會要》,立凡例。次年,與王棻購《遜志齋集》,續刻《台州全書》。后歷任順天鄉試同考官,山東道監察御史,工部給事中,刑部掌印執事中等職。十五年,浙江遭大水,省籍京官聯名上疏請賑濟,清廷撥國庫10萬,救濟杭嘉湖。晨再上書台州災情,得萬金濟災。二十三年,母卒,辭官歸鄉。次年三月,創辦越東公司,集資購永寧輪。八月首航台甬線,后兼航台溫線,開創台州航運事業。光緒二十七年,在上海斜橋建台州公所,方便行旅。三十年,添置永江輪。永江輪被福建船撞壞,用賠款再購永利輪,航行台滬線。海門輪埠200餘畝被天主教堂侵佔已久,教徒時生事端。1914年,晨與葭芷黃楚卿等發起贖回,開闢成振市街。每遇飢荒,施粥施錢。資助銀洋2000多元修復路橋街道。晚年築鑒洋湖寄傲軒別墅,優遊唱吟。

主要貢獻


宣統三年(1911),編刻《台州叢書後集》16種,收集《三國會要》、《台州藝文略》、《台州金石略》、《赤城別集》等。1915年,刊印《台州叢書已集》,收集《湖山集》等4種。1913年,編《路橋志略》2卷,1915年石印出版,記載清代路橋資本主義萌芽情況、鴉片戰爭后洋貨傾銷、反教會鬥爭及辛亥革命在當地的經過,都為台州府縣誌所不載。著有《三國會要》22卷、《三國志札記》1卷、《定興縣誌》26卷。1925年,其孫楊紹翰續編《增訂路橋志略》6卷2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