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松線
寇松線
寇松線(Curzon Line)英國外交大臣G.N.寇松向蘇俄和波蘭建議的停戰分界線。波蘇戰爭期間(1919~1920),1919年12月8日,協約國最高委員會在巴黎和會上決定重建波蘭國家。以民族邊界線作為波蘭東部邊界,這條線沿布格河劃分波蘇邊界,在北部把比亞韋斯托克地區劃入波蘭版圖。
寇松線
1945年8月16日,波蘇兩國簽訂邊界條約,規定兩國邊界以寇松線為基礎劃定。
沙皇俄國的版圖變化
1815年起,“華沙公國”以“波蘭王國”的名稱併入俄羅斯帝國,由沙皇兼波蘭國王。經過在俄國百餘年的民族繁衍和發展,白俄羅斯民族逐漸形成了西起布列斯特,東至戈梅利的定居區。而烏克蘭民族則形成了西至利沃夫,東到切爾尼戈夫的定居區。這成為日後烏克蘭地區和白俄羅斯地區的民族成分邊界,也是寇松線的基礎。
十月革命勝利后,蘇維埃俄國為了自己的生存決定先和德奧進行和平談判。蘇維埃俄國提出對戰時被佔領的領土不得強行合併,恢復戰時喪失政治獨立的人民的政治獨立。德奧則要求蘇維埃俄國放棄15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把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一部分土地讓給德國。
為此,德奧還以全線進攻的武力相威脅。蘇維埃政府最後不得不簽訂割地的《布列斯特和約》(1918年2月)。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西部地區為德國所控制。於是,在蘇德、蘇波關係中從此出現了“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問題”。但這只是列寧的戰略讓步,蘇聯是遲早要收回這一地區的。
1918年8月,蘇維埃政府頒布法令,宣布廢除瓜分波蘭的條約。11月,畢蘇茨基出任波蘭共和國國家元首兼軍隊總司令,並著手復國。他不僅要恢復歷史上的波蘭領土,不僅要把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地區,而且要把烏克蘭、白俄羅斯更多的地區以及立陶宛包括進未來的波蘭。
1920年4月25日,波蘭趁白衛軍內亂進攻烏克蘭,蘇波戰爭爆發,5月攻陷基輔。6月,在南方發動攻勢,使得南烏克蘭、頓河、頓巴斯、庫班河岌岌可危。波軍入侵后,紅軍組織反擊並解放基輔,趁機一直打到波烏邊界的布格河,蘇俄高層開始商討是否要跨過波烏邊界繼續追擊。7月底,紅軍進入波蘭境內,8月中旬,紅軍兵臨華沙城下,波軍被迫在華沙—盧布林一線組織全部力量準備決戰。8月16日,波軍反擊,戰局逆轉,紅軍被迫後撤400多公里。雙方的疲憊和西方國家的介入,遂於10月12日在里加簽署停戰和預備合約。
1921年3月18日又簽署和平條約,條約規定,蘇俄同意烏克蘭獨立,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西部地區劃歸波蘭,波蘭同從俄國獨立出來的國家談判,蘇俄不能干涉。
這場戰爭的原因,就波蘭而言是波蘭復國后的擴張和消滅未來可能的威脅保衛國家的必然延伸;而就蘇維埃俄國而言,可以藉此收回因簽署《布列斯特和約》而喪失的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同時還可以乘勢將無產階級革命推進至整個歐洲,至少也可以為蘇維埃俄國在西部建立一道防禦的屏障。
蘇波戰爭中的蘇俄戰俘
蘇波戰爭的結果是,蘇維埃俄國被迫簽署了《里加和約》,同意按“寇松線”來劃分蘇波邊界,並且將“寇松線”以東13.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即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割讓給波蘭。
西烏克蘭與西白俄羅斯併入波蘭之後,波蘭政府在這些地區大力扶持反蘇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分裂勢力武裝,同時允許“烏克蘭流亡政府”和“白俄羅斯流亡政府”在華沙設立辦事處。隨後波蘭以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為基地,大力援助蘇聯西部的兩個加盟共和國內的分裂勢力武裝,並多次收容被蘇軍擊潰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民族主義游擊隊,同時不時的對蘇聯西部進行武裝滲透。
這些危害蘇聯國家安全的行動引發蘇聯政府的強烈不滿。托洛茨基多次表示,敵視無產階級革命的波蘭政權的存在是世界革命的首要威脅。同時諷刺的是,一直宣稱支持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獨立的波蘭政府在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持續的進行民族同化政策。包括強迫波蘭境內的烏克蘭人說波蘭語等,但是糟糕與蠻橫的同化政策除了激起一次又一次的反抗以外沒有什麼更多的效果。
20世紀30年代,蘇聯與同盟國聯合扼制納粹德國的集體安全政策在慕尼黑會議之後破產,蘇聯於是轉而寄希望於與納粹德國保持一段時間的和平,以防止蘇聯首先被德國進攻並建立東方戰線拓展防禦態勢,同時收復《里加條約》中蘇聯喪失主權的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地區。
1939年8月,蘇聯政府與德國政府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和附加議定書。議定書寫明:“德國與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時,下列簽約全權代表以極其保密的方式,討論了劃分雙方在東歐的勢力範圍問題。”9月,蘇德又簽訂友好邊界條約及附加議定書,極為詳細地劃分了“在原波蘭國家領土上,兩國利益之間的邊界線走向”,雙方可在各自的前波蘭領土上進行“必要的國家重建”。這表明“寇松線”成了蘇德的實際上的邊界線。也就是說,波蘭在蘇德之間再次被瓜分。
1939年9月1日二戰爆發,德軍進入波蘭。
9月17日午夜2時,蘇聯紅軍宣布“保護那裡的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居民”,進入該地區。10月1日,聯共(布)中央成立專門委員會,負責處理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加入蘇聯的問題。10月26日和28日,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人民議會分別宣布建立蘇維埃政權,並要求加入蘇聯。隨後,蘇聯最高蘇維埃決定將上述兩地區分別併入烏克蘭加盟共和國和白俄羅斯加盟共和國,並寫入了1939年的蘇聯憲法。
第二次世界大戰臨近結束,波蘭重新復國已是歷史趨勢。於是,重新劃分蘇波邊界也就成了蘇、美、英三國領導人結束戰爭和安排戰後世界事務的德黑蘭會議上的重要議題。
雅爾塔會議
1945年2月,在雅爾塔會議上,蘇聯提出了劃分蘇波邊界,也就是解決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問題的建議:“寇松線”應成為波蘭東部的邊界線,並在某些地區作出有利於波蘭的5公里~8公里的外移。最後,雅爾塔會議的公報明確規定:“三國政府首腦認為,波蘭東部邊界應當沿‘寇松線’劃分,不過由於波蘭流亡政府的堅持,在某些地段作出有利於波蘭的5公里~8公裡外移。承認波蘭北部和西部的領土應有實際的增加。他們認為,所增領土的範圍,將在必要時徵詢新的波蘭臨時民族統一政府的意見,然後,波蘭西部邊界的最終確定將留待和會解決。”
二戰結束后,蘇聯收復了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的領土,從此,在蘇聯版圖上,西烏克蘭地區包括:利沃夫州的北部、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州、沃倫州和羅夫諾州,西白俄羅斯地區包括:北布列斯特州、格羅德諾州、維捷布斯克州的西部和明斯克州。
這種領土狀況一直持續到蘇聯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