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頸雪雀

文鳥科雪雀屬動物

棕頸雪雀(拉丁學名:Pyrgilauda ruficollis):體重15-34克,體長125-161毫米。是一種中等體型的褐色雪雀。體形稍小於白雪雀,眼先黑色,臉側近白。雄雌同色。成鳥頭部圖紋特別,髭紋黑,頦及喉白,頸背及頸側較所有其他雪雀的栗色均重,覆羽羽端白色。幼鳥色較黯淡,但較淡栗色的耳羽已可見。青海亞種較色淡,上體近灰而略沾皮黃色。虹膜褐色,嘴黑色或偏粉色,腳黑色。

多見於海拔約2500-4000米的高山、草原、荒漠和裸岩帶以及多營巢於牆洞、土岩或鼠兔廢棄的洞內。留鳥。繁殖季節多成對活動,其他季節常集小群活動,且隨季節的彎化,亦可作不大的垂直遷徙。在地上活動,也出入於鼠兔洞穴中,善奔跑跳躍,行動敏捷。主要蝗蟲甲蟲象鼻蟲偽步行蟲步行蟲等昆蟲為食,也吃草子、果實、種子、葉芽等植物食物。分佈於印度和尼泊爾及中國的青海、新疆、四川、西藏等地。

形態特徵


棕頸雪雀
棕頸雪雀
棕頸雪雀雌雄羽色相似。成鳥眼先黑色,具明顯的貫眼黑紋;耳羽棕黑色;額灰白色,中央較深;頭頂暗灰褐色,枕部及後頸棕褐色,頸側棕色延至前胸兩側;背部暗褐,具較明顯的黑褐色羽干紋;尾上覆羽褐色,除中央一對尾羽黑褐色外,其餘尾羽黑褐色並具灰白色的次端斑;小覆羽和初級覆羽黑褐具白灰色羽緣;中覆羽和大覆褐色,羽緣沾棕;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黑褐色,各羽外具白色羽緣並沾棕,內具不同大波折次端白斑;腋羽白色,頰、喉亦白,後者具2條分開的黑褐色縱紋;胸和腹部灰白色,兩脅沾棕;尾下覆,羽端沾棕。
幼鳥眉紋黃褐色,上體和翼黃褐色,羽干紋不明顯,翼上初級和次級飛羽外邊緣淡褐;頰、喉部及腰部白色沾黃,下嘴及跗蹠色較淡。
虹膜黑褐或橙紅色,嘴夏季黑色。冬季暗角藍色。腳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15-32克,♀15-34克;體長♂130-161毫米,♀125-153毫米;嘴峰♂10-12毫米,♀10-13毫米;翅♂81-93毫米,♀83-93毫米;尾♂50-65毫米,♀50-64毫米;跗蹠♂20-22毫米,♀20-23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於海拔2500-4000米的高山裸岩、草地、草原和高原,也見於荒漠和半荒漠地區,夏季甚至上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也見於農田地區和房舍附近。

生活習性


留鳥。繁殖季節多成對活動,其他季節常集小群活動,且隨季節的彎化,亦可作不大的垂直遷徙。在地上活動,也出入於鼠兔洞穴中,善奔跑跳躍,行動敏捷,飛行快而有力,但每次飛行距離不遠,約20米左右,很少超過50米。飛行高度離地面約5-20米,喜站在較高的突出的石頭和岩石上鳴叫,尤其是繁殖期間,鳴聲似不斷的重複的“duuid”或“dooid”聲,見人時則發出“Jie Jie Jie”的警戒聲。夏季棲息環境較為穩定,活動範圍也相對較小,秋冬季活動範圍較大,亦作小的垂直遷徙。
主要蝗蟲、甲蟲、象鼻蟲、偽步行蟲、步行蟲等昆蟲為食,也吃草子、果實、種子、葉芽等植物食物,也吃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夏季主要以昆蟲為主,秋、冬季則以草子和種子等植物性食物為主。

分佈範圍


原產地:印度、尼泊爾、中國。
在中國境內二個亞種均有分佈:青海亞種分佈於中國青海祁連山西段黨河南山指名亞種分佈於新疆、四川、西藏、青海;包括祁連山東部,青海湖以南山脈,柴達木盆地南緣都蘭,以至青海南部雜多玉樹等地。

繁殖方式


繁殖期5-8月,5月初開始營巢,巢多築在牆洞、土岩、或鼠兔廢棄的洞內,雌雄鳥都擔任營巢工作。巢外層為乾草,裡層有羊毛、羽毛。卵純白色,無斑,大小為21毫米×16毫米,卵重2.5克。雛鳥晚成性。

亞種分化


棕頸雪雀(2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棕頸雪雀青海亞種Montifringilla ruficollis isabellinaStegmann, 1932
2棕頸雪雀指名亞種Montifringilla ruficollis ruficollisBlanford, 1871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