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葉金粟蘭

寬葉金粟蘭

徠寬葉金粟蘭屬木蘭亞綱。分佈湖北,湖南、四川、浙江。生於中山區林下陰濕處。

正文


學名:Chloranthus henryi Hemsl

植物形態


金粟蘭科,多年生草本,高可達50厘米。主根粗短,鬚根發達,多而粗,長10~14厘米,直徑約3毫米,近先端分枝。莖直立,光滑無毛,具4~5個節。單葉輪生於莖端,通常4枚,葉片倒廣卵形或長卵圓形,長10~17厘米,寬約8厘米,先端漸尖,鈍頭,邊緣具圓齒,齒端芒尖,基部漸狹,呈闊楔形,兩面光滑,背面葉脈被有白色柔毛;無柄或近於無柄。穗狀花序通常2枝,直出枝頂,長12厘米,花兩性及單性,小形,白色,花徑約2~3毫米;雄花無花被,雄蕊3,倒卵圓形,合生成1片狀體,3裂。核果,卵球形或球形,先端具尖狀突起,外果皮肉質,果長約3.5毫米,寬約2毫米。花期4月。生於中山區林下陰濕處。分佈湖北,湖南、四川、浙江。
寬葉金粟蘭(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大葉及已(通稱),四塊瓦(廣西),四對葉,四大金剛。
寬葉金粟蘭
寬葉金粟蘭
多年生草本,高40-65厘米;根狀莖粗壯,黑褐色,具多數細長的棕色鬚根;莖直立,單生或數個叢生,有6-7個明顯的節,節間長0.5-3厘米,下部節上生一對鱗狀葉。葉對生,通常4片生於莖上部,紙質,寬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形,長9-18厘米,寬5-9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至寬楔形,邊緣具鋸齒,尺端有一腺體,背面中脈,側脈有鱗屑狀毛;葉脈6-8對;葉柄長0.5-1.2厘米;鱗狀葉卵狀三角形,膜質。托葉小,鑽形。穗狀花序頂生,通常兩歧或總狀分枝,連總花梗長10-16厘米,總花梗長5-8厘米;苞片通常寬卵狀三角形或近半圓形;花白色;雄蕊3枚,基部幾分離,僅內側稍相連,中央葯隔長3毫米,有1個2室的花藥,兩側葯隔稍短,各有1個1室的花藥,葯室在葯隔的基部;子房卵形,無花柱,柱頭近頭狀。核果球形,長約3毫米,具短柄。花期4-6月,果期7-8月。

植物產地


徠產於陝西、甘肅、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生於山坡林下蔭濕地或路邊灌叢中,海拔750-1900米。模式標本采自湖北宜昌。

藥理作用


根,根狀莖或全草供藥用,能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殺蟲。主治跌打損傷,痛經。外敷治癩痢頭、疔瘡、毒蛇咬傷。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