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郵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創辦報刊
《集郵》雜誌創刊於1955年1月28日,為月刊,每月1號出版。
《集郵》是中國第一份國家級集郵雜誌,它報道新中國郵票的發行信息和歷史背景,涉及中國各歷史時期的郵票介紹和研究,也介紹外國發行的郵票。雜誌創刊后深受國內外廣大集郵者和海外華人以及研究中國郵票的外國集郵者的歡迎。《集郵》創刊號的發行量為50000本,其後發行量一直昂居全世界集郵報刊之首。它為中國乃至世界世界集郵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集郵》雜誌的發展道路是曲折的。《集郵》曾停刊兩次,第一次1960年第7期發行后停刊,後於1961年第1期復刊。文革期間曾經停刊(1966年第6期發行后停刊),後於1980年第1期復刊。從2008年開始改刊為全彩大16K版。
1955年1月,《集郵》雜誌由人民郵電出版社主辦並負責出版。
1960年第7期,雜誌停刊,但對停刊一事未作任何宣布。
1961年7月,雜誌復刊,復刊后的雜誌篇幅從原來的16頁壓縮到了12頁。
1966年第6期,因全力參加文化大革命運動,經上級批准,《集郵》月刊從第7期起暫時停刊。
1980年1月,《集郵》再次復刊。上半年《集郵》為雙月刊,至下半年方始出版月刊,故1980年《集郵》共出了9期而非12期。
1982年1月,《集郵》成為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會刊。
● 欄目設置
《集郵》雜誌開設了“新郵報道”、 “設計訪談”、 “票品研究”、“幣藏乾坤”、“封片簡戳”、“專題集郵”、“郵展指南”、 “拍賣大觀”、“郵市瞭望”等20餘個欄目。
● 刊登內容
《集郵》報道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的發行信息和歷史背景,涉及中國各歷史時期的郵票介紹和研究,也介紹外國發行的郵票。
編輯部
主編:劉勁
《集郵》歷任主編:王庸聲、姚振亞、李東初、蔣禮
編輯:郝憲明 叢志軍 馬臻傑 何一枝
美術編輯:趙彬
根據2020年12月23日維普網顯示,《集郵》發文量為28篇。
1998年被新聞出版署評為“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2001年被新聞出版總署列入中國期刊方陣,評為“雙百期刊”。2003年1月被新聞出版總署評為“第二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2005年1月又被新聞出版總署評為“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自1996年起先後多次在國際郵展中取得文獻類高獎。2015年9月《集郵》雜誌獲得了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組織評選的“2015年百強社科期刊”榮譽。
郵電部部長朱學范曾為雜誌題寫刊名,1961年起使用由郭沫若同志題寫刊名並沿用。
《集郵》1986年6月刊
博覽會門票每張售價20元,憑每張門票將可購買一份中國集郵總公司為博覽會發行的紀念卡書;中國金幣總公司將通過對門票尾號搖號,產生10%的幸運者(可購買奧運紀念銀幣)。
為保證廣大讀者尤其是預訂全年《集郵》雜誌的讀者順利、有序地購買到博覽會門票登記姓名、身份證號和預訂2006年或2007年全年《集郵》雜誌的訂單號。登記后預訂門票者將獲得一個登記號。我們將嚴格按照登記順序售票,每人限購每展覽日門票1張,額滿即止。
《集郵》1961年2月刊 封面
聯合征訂代號:LD111641單期定價:15元(2012年起)
全年定價:180元
社址:北京市東城區夕照寺街14號A座
郵碼:100061
編輯部
主編:劉勁
《集郵》歷任主編:王庸聲、姚振亞、李東初、蔣禮
編輯:郝憲明 叢志軍 馬臻傑 何一枝
美術編輯:趙彬
《集郵》2009年2月刊 封面
廣告經理:楊丹
市場經理:張岩 黃會君
發行部
總經理:張金普
經理:王穎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