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恩祺

金恩祺

金恩祺(1894-1948)字哲忱,遼寧撫順人,五中畢業生,民國商界領袖,奉天商會會長,商會主席。 1922年與著名愛國民族實業家張志良一道創建了著名的八王寺汽水廠,後任八王寺啤酒徠汽水公司董事長。曾參加奉天反抗日本臨江設領外交後援會,發動瀋陽數萬市民舉行示威遊行,併發起成立遼寧國民外交協會,參與組建東北民眾抗日救國團,積極開展抗日救國活動。

創立八王寺汽水


八王寺飲料有限公司前身為1920年民國初期由東北官銀號總稽張惠霖、奉天工商會長金恩祺等民族資本家創辦的“奉天八王寺啤酒汽水醬油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初期的1920年,東北官銀號總稽張惠霜、奉天工商會長金哲忱等民族資本家創辦“奉天八王寺啤酒汽水醬油股份有限公司”。當時,正值軍閥混戰洋貨大肆傾銷中國市場之際,在實業救國思想的影響下,民族工業剛剛興起。京城雙合盛啤酒廠朱壽臣先生來沈,在八王寺井西租了三畝香火地,創建了奉天八王寺汽水廠。當初的汽水廠就是位於八王寺門前一家只有11名員工的手工作坊,年產汽水3萬瓶。
金恩祺
金恩祺
公元1922年(民國11年),時任東北三省官銀號總稽查、奉天儲蓄會會長的張惠霖、奉天商工會長金哲忱等人聯合數十人聚資66萬奉洋在八王寺門前租用30畝地擴建了奉天八王寺汽水廠,並增建啤酒生產樓,購進德式啤酒機,聘用德國啤酒技師,建立了奉天八王寺啤酒、汽水、醬油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作為民族飲料工業的代表,在洋貨傾銷中國市場之際,恰逢其時地推出了物美價廉的八王寺“金鐸”牌汽水,倍受國人與市民青睞,為抵制洋貨,倡導國貨做出了卓越貢獻。政府當局在“抵制洋貨,倡導國貨”的風潮中,做出了“准許汽水公司三年不繳納稅金”的決定。公司抓住契機薄利多銷,擴大生產。1928年啤酒年產10萬箱(18瓶裝),汽水6萬大箱(48瓶裝),產品遠銷至天津、上海等地,創造了建廠初期的傳奇。

參與奉海鐵路的建設


1928年鐵路建成通車后,奉天省長劉尚清聘請奉天商務會長、企業家張志良為公司總理。於2月召開股東大會,成立公司董事會。董事會由張志良、關定保、陳樹棠、金恩祺等11人組成。3月20日,省政府聘請交通部代理總長、京奉鐵路局長常蔭槐為奉海鐵路督辦。常蔭槐把奉海鐵路公司改稱工程局,“節減開支,力求整頓”,還以交通部名義把洮昂鐵路局閑置的新機車3輛和貨車30輛調到奉海鐵路使用,增加運輸力和營業收入。
金恩祺
金恩祺
奉海鐵路更重要的意義,還在於打破了外國對東北鐵路的壟斷,填補了東北無國有鐵路的空白。鐵別是奉海鐵路與京奉鐵路接軌以後,東北的土特產、山貨毛皮從瀋陽裝車入關,關內的鋼鐵、五金機械等物資也運入東北,加強了東北與關內的聯繫。

瀋陽商會主席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后,當時瀋陽的商會主席金恩祺、工會聯合會主席盧廣績代表工商界到日本駐瀋陽總領事館抗議日本侵略行徑,因形勢緊張不得不潛行入關,會同東北抗日誌士共同組織“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而在日本人侵略的瀋陽城,人心惶惶,各商店閉門停業,瀋陽一時處於無政府狀態。
據《瀋陽商會志》記載,當時的市商會首先與日方洽商恢復官銀號及邊業銀行,以維持貨幣流通,然後他們又以地方秩序尚未恢復,舊時的警察業已解散,時有不法分子乘機搶劫為理由,商會發起廠店自衛,籌集糧餉,請領槍械、抽集商號壯丁400人組織商團,分駐城內以及北市、北關、東關等工商業較多的地方維持治安。
截至1931年末,事變前夕的1.5萬餘工商業戶僅有7000餘戶開業,且每日晚開店早閉店,完全處於“半荒鋪”狀態。不久,瀋陽市商會奉令改稱“奉天市商會”,組織機構也相應改組。

抗日救國英雄


金恩祺還曾參加奉天反抗日本臨江設領外交後援會,發動瀋陽數萬市民舉行示威遊行,併發起成立遼寧國民外交協會,參與組建東北民眾抗日救國團,積極開展抗日救國活動。

擔任“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總務組正組長


1931年9月26日,從東北到北平的流亡同胞越來越多,住在舊刑部街奉天會館的就有四五百人。大家對政府“不抵抗”的消極態度議論紛紛,都覺得我們東北人不應沉默,應該成立一個統一的抗日救國組織。車向忱與先後到來的同鄉好友高崇民、閻寶航、盧廣績、陳先舟等,共同商議,決定在“東北同學抗日救國會”、“東北同鄉反日救國會”、“抗日救國會”的基礎上,擴大組織,成立一個東北民眾抗日團體,定名為“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簡稱“救國會”)。該會以“抵抗日人侵略,共謀收復失地,保護主權”為宗旨,並決定於9月27日召開成立大會。當年,曾被推舉擔任成立大會主席的盧廣績,在回憶中寫道,“救國會由大會選出執行委員會委員31人,由執委會選出常務委員會(常務委員9人)。常務委員會下設3個組:總務組由金恩祺、盧廣績任正副組長,以後由高崇民任副組長;政治宣傳組由閻寶航、車向忱、李夢興任正副組長,以後有杜重遠、霍維周擔任;軍事組由王化一熊飛、彭振國任正副組長。在會內工作的有許多是東北大學和中學的學生,最多時有數十人”。11月初,受“救國會”派遣,車向忱率領楊毓秀、莽大林、任子平等7名青年,去南京“如‘哭秦延’一般”,費盡周折見到蔣介石。當時,提出了“出兵抵抗日寇侵略,收復東北失地”、“援助東北抗日義勇軍”、“團結愛國力量,一致抗日”、“中蘇復交”等7項要求。可是,蔣介石對此不予理睬,竟說“我很忙啊!沒有時間答覆”,揮手而去。但此事卻深深教育了東北流亡同胞,必須拋棄“想中央,盼中央”的幻想,激發了大家“自己去干”的決心和鬥志。

瀋陽五中優秀畢業生


金恩祺與車向忱、金毓黻閻述詩、馬二琴、童伯潛等一批傑出的教育家、學者共同為瀋陽五中的優秀畢業生。

參與東北民眾反日鬥爭


張學良的東北“易幟”,惹惱了一心想吞併東北的日本帝國主義,不久,他們競蠻橫無理地拆毀中國鐵路,激起中國人民的無比憤怒。為此,閻寶航、車向忱、杜重遠、高崇民徠、金哲忱,盧廣績等呼籲東北當局向日方抗議,並號召各界反對日本的霸道侵略行徑,隨即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反日行動。在東北民眾反日鬥爭的強烈抗議下,日方被迫賠禮道歉,修復了被毀鐵路,這是東北民眾抗日鬥爭的一次重大勝利。高崇民、杜重遠和盧廣績等人考慮鑒於日本帝國主義覬覦東北,此類事件將不斷發生,便於7月成立了“遼寧國民外交協會”,盧廣績為七名常委之一任總務部長,針鋒相對地同帝國主義展開鬥爭。

擔任國統區遼寧省商會聯合會理事長


1946年9月29日 國統區遼寧省商會聯合會在瀋陽成立,金恩祺為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