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漢山的結果 展開

漢山

自然風景區

漢山,位於南鄭縣周家坪南側,是米倉山在漢中境內的主峰。雖然海拔不足一千五百米,可它卻是一座了不起的神山。早在公元前7—8世紀西周王朝統治時期,漢山作為西周王室的祭祀場所就已經非常出名,有《詩經·大雅·旱麓》為證,名句“鳶飛戾天,魚躍於淵”即出於此篇。原來,漢山最早的名諱是“旱山”。後來隨著“沔水”改稱“漢水”,“旱山”也就理所當然地改稱“漢山”。

概述


如果說漢水是漢中人的母親河,那麼漢山就是漢中人的父親山。

簡介

漢山
漢山
遠望漢山,只見它突兀、雄渾﹑硬朗﹑壯闊。它高高地矗立在漢水之南,作為闊街高樓的背景和城市朝夕相伴——漢山是漢中亘古不易的地理坐標。漢山之巔名為“大頂寨”,卻並不似其他名山一樣遍布廟宇道觀,它是一座只屬於世俗凡界的名山。百姓靠它看天氣:漢山戴帽,大雨快到;政府靠它轉播電視,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在山頂上建起了電視轉播塔。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唯有漢山之巔燈光閃爍,方圓數十里可見。歷史悠久的漢山,一不留神就成為先民心中的某種仰承,直到如今,它的燈光還讓漢中人感覺無比踏實和溫暖。
漢山[陝西省漢中南鄭縣漢山]
漢山[陝西省漢中南鄭縣漢山]
近幾年,隨著漢中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轉變,以及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徒步登臨漢山已成為新的時尚。它集運動休閑於一身,既可以鍛煉身體,緩解工作壓力,又可以怡情涵養,放鬆身心。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漢山,親近漢山,漢山儼然成了一座不用花錢的療養院。每到雙休日或節假日,徒步攀登漢山的人成群結夥,不絕於途。有單位職工,有公司老總,有親昵的少年情侶,有牽手的中年夫妻,也有鶴髮童顏的老年人。最是熱鬧重陽日,漢山滿坡都是人。

美景

漢山似乎知曉漢中人這份攀登的熱情,有意回饋以一年四季的好風景。
春天的漢山嫵媚多情:山坳中,梯田裡,黃燦燦的油菜花與山間青黑的矮松、白亮亮的冬水田一起,組合成一幅明媚艷麗的水粉畫。夏天的漢山壯美遼闊:山腳下綠稻千重,山腰間青松翠柏、綠枝拂面,山頂上白雲悠悠,藍天高遠。秋天的漢山飽滿成熟:漢山紅遍,層林盡染,農家籬笆外飄來果香,屋頂上裊起淡藍色的炊煙,野菊花肆意地開放,“救兵糧”綴滿枝頭、紅得耀眼。冬天的漢山純凈質樸:山澗里溪水清冽,山路上黃葉滿徑,山尖尖薄雪覆頂,倦鳥歸巢,萬籟俱寂,冬天的漢山純凈得讓人無限憐愛。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攀登者有誰會忽略登頂的那份快感呢?那是穿雲破霧的大氣勢,那是戰勝自我的成就感。在大頂寨登高遠眺,讓人視界開闊、心曠神怡。北望秦嶺巍峨,南看巴山綿延,東有漢水蜿蜒而去,西有南湖如明珠般閃耀,中有西漢高速公路車流如織。腳下漢山層巒迭幛,山腳梯田層壘,竹樹叢生,風光秀麗,景色如畫。麗日晴空,極目四望,南鄭縣城盡收眼底,漢中市區隱約可辨,一種“登漢山而小漢中”的感覺便油然而生。
如果說登高遠望可以娛目,那麼能聽聽當地人唱漢山樵歌還可以悅耳哩。舊時代被譽為“漢中八景”之一的“漢山樵歌”,是由漢山附近的農民勞作時“對山歌”而即興創作的。它旋律明快,高亢有力,鄉土風味濃厚,所反映的內容大多為百姓的生活感受,也有讚美漢山秀麗的自然風光的。樵夫歌聲嘹亮,悠揚動聽,飄逸不絕,讓聽者流連忘返。漢山北麓建有許多農家樂,下山的時候可以在這裡小憩,吃農家飯、喝農家水,隨便聽幾句地道的漢山樵歌,不失為一種絕妙的享受。返回的路上,可以順便買點當地農民剛從地里採摘回來的新鮮蔬菜。一邊手裡提著蔬菜,一邊嘴裡唱著剛剛學來的幾句山歌,心情好極了!
巍巍漢山,雄踞漢水之南,父親一樣博大雄渾、深邃遼遠。憑藉漢山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如果能進行整體開發,這塊寶地定會再現遠古的輝煌燦爛。

歷史文獻


大雅旱麓

瞻彼旱麓,榛楛濟濟。豈弟君子,干祿豈弟。瑟彼玉瓚,黃流在中。豈弟君子,福祿攸降。鳶飛戾天,魚躍於淵。豈弟君子,遐不作人?清酒既載,騂牡既備。以享以祀,以介景福。瑟彼柞棫,民所燎矣。豈弟君子,神所勞矣。莫莫葛藟,施於條枚。豈弟君子,求福不回。

註釋譯文

⑴旱麓:旱山山腳。旱山,山名,據考證在今陝西省南鄭縣周家坪,今作漢山。⑵榛(zhēn)楛(hù):兩種灌木名。濟(jǐ)濟:眾多的樣子。⑶豈(kǎi)弟(tì):即“愷悌”,和樂平易。君子:指周文王。⑷干(gān):求。⑸瑟:光色鮮明的樣子。玉瓚(zàn):圭瓚,天子祭祀時用的酒器。玉圭做柄,柄的一端是勺,用以舀秬鬯。⑹黃流:黃,用黃金製成或鑲金的酒勺;流。用黑黍和鬱金草釀造配製的酒,用於祭祀,即秬(jù)鬯(chàng)。⑺攸:所。⑻鳶(yuān):鷙(zhì)鳥名。即老鷹。戾(lì):到,至。⑼遐:通“胡”,何。作:作成,作養。⑽騂(xīn)牡:紅色的公牛。⑾介:求。景:大。⑿瑟:眾多的樣子,與第二章的“瑟”字不同義。柞(zuò)棫(yù):櫟(lì)樹與白桵(ruí)樹。鄭玄箋:“柞,櫟也;棫,白桵也。”⒀燎(liǎo):焚燒,此指燔柴祭天。⒁勞:慰勞。或釋為保佑。⒂莫莫:同“漠漠”,眾多而沒有邊際的樣子。葛藟(léi):葛藤。⒃施(yì):伸展綿延。條枚:樹枝和樹榦。⒄回:奸回,邪僻。

白話譯文

瞻望那邊旱山山底,榛樹楛樹多麼茂密。和樂平易好個君子,求福就憑和樂平易。圭瓚酒器鮮明細膩,金勺之中鬯酒滿溢。和樂平易好個君子,天降福祿令人歡喜。老鷹展翅飛上藍天,魚兒搖尾躍在深淵。和樂平易好個君子,怎會不去培養青年。清醇甜酒已經滿斟,紅色公牛備作犧牲。用它上供用它祭祀,用它求取大的福分。柞樹棫樹那麼茂盛,百姓砍來焚燒祭神。和樂平易好個君子,神靈要來把你慰問。葛藤一片到處長滿,蔓延纏繞樹枝樹榦。和樂平易好個君子,求福有道不邪不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