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圭

古玉器名

玉圭,古玉器名。古代帝王、諸侯朝聘、祭祀、喪葬時所用的玉制禮器。為瑞信之物。長條形,上尖下方,也作“珪”。形制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異。《周禮·春官典瑞》有大圭、鎮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四圭、裸圭之別。周代墓中常有發現。

外觀造型


玉圭
玉圭
《說文》中稱的“剡上為圭”指的是上部尖銳下端平直的片狀玉器。圭來源於新石器時代的工具石鏟和石斧,因此今天古學界將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的許多玉鏟及方首長條形玉器都定名為圭。真正標準的尖首形圭始見於商代而盛行於春秋戰國。玉圭是上古重要的禮器,被廣泛用作“朝覲禮見”標明等級身份的瑞玉及祭祀盟誓的祭器。《周禮》記載圭有多種形制、多種用途,現在考古實證材料還不能予以證實,不少問題有待研究。戰國以後圭在社會上就不再流行,各代帝王在遵循古制、點綴朝廷的威儀時曾製造過,但絕大多數沒有流傳下來。今日所見玉圭基本上是商周至戰國的作品。清代偽古玉中有少量圭形作品。
圭的形制特點因時代不同、種類相異而存在較大的差別,新石器時代的“玉圭”從嚴格意義上講並不是真正的圭。這種長條形、平首帶穿的玉器多見於龍山文化,以素麵為多,少數在下端飾有陰線弦紋,精美者刻有獸面紋。紋飾系用利石刻成,有明顯的刻劃痕迹。
玉圭
玉圭
真正的玉圭見於商代,有兩種形式,一種平首,圭身飾雙鉤弦紋,另一種尖首平端,近似後代的圭。周代玉圭,以尖首長條形為多,圭身素麵,尺寸一般長15至20厘米。戰國時期出土的圭數量較多,其中不少是石制的。圭身寬窄大小不一,現今所見的均為光素。山西侯馬盟誓遺址所出的盟書均書寫於不規則的石圭上。漢代玉圭己從社會日常生活中消失,只有王公貴族為了顯示其地位,才特別雕造了少量的玉圭。宋以後,歷代都有不少仿製品。明代玉圭呈尖首平底狀,有的器表滿布浮雕的谷紋或蒲紋,有的陰刻出四山紋,寓安定四方。

物件用法


玉圭
玉圭
周天子為便於統治,命令諸侯定期朝覲,以便稟承周王室的旨意。為表示他們身份等級的高低,周天子賜給每人一件玉器,在朝覲時持於手中,作為他們身份地位的象徵。比如,通過不同尺寸的圭,顯示了上至天子、下到侯位的不同等級;同時不同尺寸的圭加以不同的名稱(如鎮圭、桓圭、信圭、躬圭)等,也顯示了周室安邦理國的信念。
不同名稱的圭是賦予持有不同權力的依據,如:
● 珍圭——召守臣回朝,派出傳達這個使命的人必須手持珍圭作為憑證;遇自然災害,周天子派去撫恤百姓的大臣所持的信物,也為珍圭;
● 穀圭——持有者行使和解或婚娶的職能;
● 琬圭——持有者行使嘉獎的職能;琰圭——持有者行使處罰的職能。

歷史演變


從出土西周玉器來看,西周300餘年的玉器是新的風格逐漸取代商玉風格,從商玉立體的、平面的、繁複的、簡單的多種類型的玉器,逐步轉化為薄片狀、平面陰線刻為主的玉器,較多地沿襲了商玉線條簡練的做工,後期又出現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陰線細密紋飾玉器。
而玉圭最早見於新石器早期,它是由當時的石斧演變而來的。石斧是在狩獵、勞作和部落戰爭中所使用的工具,逐漸演化為了圭。進入西周,玉圭成為朝廷祭祀的一種禮器,後來又成為一種權利的象徵。朝廷在分封諸侯時,常常賜以玉圭,作為統治地方的權杖。獲得玉圭的諸侯在封地內掌握有生殺大權。

現存


宋后,茅山道觀屢遭戰亂破壞,徽宗所賜8件珍寶,其中4件不知在何年代失落,另4件尚存,這就是現在看到的:玉印、玉圭、玉符、呵硯。
玉圭,又叫燒香筒,形狀上尖下方,色澤瑩潤。此玉圭有一奇,其顏色能隨季節更替而變化,春秋二季,玉圭表面還會“出汗”。玉圭本是古代帝王舉行禮儀活動時用的禮器,徽宗把它特賜予茅山,以示尊重。因此,歷來茅山道觀在舉行重大道場禮儀活動時,都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