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衙

縣衙

縣衙指縣府衙門,縣首先是指"縣治"、"縣衙",如三國魏·邯鄲淳《笑林》:"遂縛詣縣"。這裡就是說把人綁了送到縣衙里去。我們現在的口語里通常說"縣裡派來的"、"縣裡來的通知"等等,無疑都是指縣一級的行政單位,是從"縣衙"派生出來的。縣其次是指"縣城",即縣治所在的城鎮。我們通常說"到到縣裡去",就是到縣城裡去。縣最後才是指"縣域",即一縣級行政區內之所有範圍,這是我們現在通常所用的意思。

內鄉縣衙


內鄉簡介

內鄉縣衙,國家4A級文化旅遊景區,位於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城東大街。據《內鄉縣誌》記載,縣衙始建於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歷經明、清多次維修和擴建,逐漸形成一組規模宏大的官衙式建築群。[1]
內鄉縣衙座北面南,佔地面積8500平方米,中軸線上排列著主體建築大門、大堂、二堂、迎賓廳、三堂,兩側建有庭院和東西賬房等,共6組四合院,85間房屋,均為清代建築,被專家譽為“神州大地絕無僅有的歷史標本”。內鄉縣衙是中國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封建時代縣衙。
南陽內鄉縣衙
南陽內鄉縣衙
199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中國文物報》評為“世界文化多樣性十佳博物館”,2006年榮膺國家AAAA級景區,2014年內鄉縣衙再度入選河南省文明風景旅遊區。內鄉縣衙與北京故宮等一起被譽為是中國四大古代官衙國際旅遊專線,享有“北有故宮,南有縣衙”、“一座古縣衙,半部官文化”的美稱。
習近平總書記曾給市、縣委書記們念了一副對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此對聯就出自於內鄉縣衙。

建制形態

內鄉縣衙坐北朝南,存房屋98間,建築面積2704平方米,有大門3間,大堂面闊5間。木製構件上全部有花鳥彩繪,姿態各異,栩栩如生。柱上嵌木聯一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負民即負國何忍負之。”大堂中間懸掛“內鄉縣正堂”金字大匾,匾額下為知縣審案暖閣,閣正面立一海水朝屏風,上掛“明鏡高懸”金字匾額。三尺法桌放在暖閣內木製的高台上,桌上置文房四寶和令箭筒,桌後放一把太師椅,其左為令箭架,右有黑摺扇。暖閣前左右鋪兩塊青石,左為原告席,右為被告席。
大堂兩側有議事廳,大堂后側有平房兩間,為衙皂房。過衙皂房即至重光門,門上懸掛“天理國法人情”金字匾額。迴廊式的走廊,圍繞兩側配房,過重光門,兩側有重檐雙迴廊配房,正面為琴房,面闊5間。堂後院落兩側有配房,前後檐下皆有迴廊,正面為迎賓廳。出迎賓廳又一進院落,正面為三堂,左右為迴廊式配房。
三堂兩側有東西花廳院,為眷屬宅院。三堂後為後花園,已毀。衙內院落開闊幽靜,氣氛肅穆。院中現有一元代桂花樹,樹高9米,枝葉繁茂,另有一株南天竹,四季常青。這座縣衙是我國保存最好的古代衙署。
內鄉縣建築群具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它在整體布局上嚴格按照清代地方官署規制,表現了“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後寢、獄房居南”的傳統禮制思想。同時,內鄉縣衙受主持營建者、浙江紹興籍正五品縣令章炳燾的影響,整個建築群融長江南北風格於一體,規模宏大,布局嚴謹,深邃森嚴,變幻無窮。
內鄉縣衙是中國封建社會縣級政權衙門的實物標本和歷史見證,是一座十分珍貴的文史資料庫。“北有故宮、南有縣衙”,“龍頭在北京、龍尾在內鄉”。加上已經開旂16個實物展廳和衙門文藝表演,更加系統地揭示了衙門文化的豐富內涵。1994年以來,黨和國家許多領導人視察內鄉縣衙,大批的科學家和外國友人經常到內鄉縣衙參觀考察,2000年10月,內鄉縣衙被列入中國四大古代官衙國際旅遊專線。

遊客體驗

縣衙
縣衙
進入縣衙,首先映入眼帘是照壁,為青磚浮雕組成的一字型建築群,正中有一個形似麒麟的怪獸,叫“犭貪”,主要是警戒官員不要貪贓枉法。照壁對面的牌坊叫“宣化坊”,它面南書“菊潭古治”,面北書“宣化”二字,是知縣每月的初一、十五宣講聖諭,教化百姓的地方。大門面闊三間,明間為百米甬道的過道,東梢間的前半間置喊冤鼓一架,供百姓擊鼓鳴冤之用;西梢間的前半間立有兩通石碑,上面刻著“誣告加三等,越訴笞五十”,更增加了縣衙的嚴肅性。進入大門,就能看到寅賓館、衙神廟、三班院、膳館和國內僅存的清代監獄。過了儀門,是高大壯觀的縣衙大堂,大堂為單檐硬山式建築,建築面積230平方米,堂前有寬闊的月台,堂內雕樑畫棟,彩繪清晰美觀。堂中有一暖閣,為知縣公堂。暖閣兩側分置仗、刀、槍、劍、戟、刑具等,也為知縣審理重大案件、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暖閣中間的八卦圖,精緻優美,周圍的三十六隻白鶴栩栩如生,欲展翅飛翔,令遊人流連忘返。兩塊跪石上留下的跪坑格外引人注目,它體現了封建時代的威嚴和等級。大堂前甬道的兩側,東為吏、戶、禮房,西為兵、刑、工房,是舊時衙門的職能辦事機構。大堂東邊為縣丞衙,西邊為主簿衙。穿過屏門,即為二堂,是知縣調解處理一般案件的地方。過二堂就是三堂,是知縣日常辦公的地方,如果辦理的案件涉及機密,即在此審理。另外,在三堂的左右還有一個跨院,稱為東西花廳院,是知縣及其家眷飲食起居的所在。後面有後花園,是知縣休憩娛樂和迴避政事的地方。
縣衙所有建築物前的匾額、楹聯以其語言精鍊、內涵豐富而令人讚不絕口,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三堂前的對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勿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許多黨政領導看到這副對聯都深有感觸,李鐵映揮筆題寫此聯留存縣衙,朱鎔基對這幅楹聯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讚揚,江澤民在視察河南時,得知此聯,引起了特別注意,要求中央辦公廳核查此聯來自何時何地,出自何人之手。可見此聯已成為警世名言。

衙門博物館

內鄉縣衙是我國目前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時代縣級官署衙門。為國內第一座衙門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享有“龍頭在北京,龍尾在內鄉”、“北有故宮,南有縣衙”、“一座內鄉衙,半部官文化”的美譽。
得到朱鎔基的高度讚揚,江澤民在視察河南南陽時得知這副對聯也給予極高的評價。這些楹聯對於我們研究封建社會的吏治情況,了解各級官吏的思想道德,豐富封建社會衙門文化研究內容,都具有較高的借鑒作用。

文化底蘊

內鄉縣衙之所以能享譽全國,得益於她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其中較重要的是它豐富的陳列展覽。在中軸線大堂、二堂、三堂及東西花廳等主體建築搞復原陳列,再現古老縣衙的真實面目和威嚴氣勢,以及佐貳官、書吏師爺辦理公務、審理案件和家眷生活起居的真實場面;在東西輔線建築內圍繞縣衙內容搞輔助性陳列,主要用實物和文字版面展示和介紹有關衙門文化知識。縣衙的單體陳列達到42個,展出面積達5400平方米,從不同角度演繹了縣衙凝重深厚的文化底蘊。
她豐富的文化內涵也從眾多的楹聯上得以展現。如大堂楹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負民即負國何忍負之。二堂屏門“天理、國法、人情”匾額等都是非常精彩的。其中最為世人喜愛和稱讚的,是康熙十九年知縣高以永撰寫的:“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楹聯以樸素的語言揭示了官與民、榮與辱、得與失的辨證關係,得到朱鎔基的高度讚揚。
內鄉縣衙始建於元朝大德八年,距今已經有700年的歷史,現存建築大部分為清光緒二十年,知縣章炳濤主持營建,佔地2萬多平方米,有廳堂廨舍260餘間,其建築由中軸線及東西輔線組成。整個建築群嚴格按照清代官衙監製和堪輿學說而建,體現了古代地方衙署座北面南、左文右武、前衙后邸、監獄居南的傳統禮制思想,建築布局與《明史》、《清會典》所記載的建築規制完全相符,是封建社會縣級衙門珍貴的歷史標本。

歷史意義

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大力支持,曾多次指出要切實保護好這一難得一見的歷史標本,十餘個國家的專家學者、海外華人等國內外遊客大批湧向內鄉,使其名聲大振。
“北京游故宮,內鄉覽縣衙”。內鄉以其唯一而獨特的優勢,珍貴的歷史價值,豐富的文化內涵,封建時代地方官衙完備的建築規制和南北交融的建築風格,含意深刻的匾聯內容,高雅莊重的文藝表演,成為鑲嵌在中州大地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她是歷史的見證,是人間史鑒,是實物標本,是一座珍貴的文史資料庫。縣衙以其特有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自身的魅力和獨特的風格,吸引了大批中外遊客,被譽為“中華大地絕無僅有的歷史標本”。

浮梁縣衙


浮梁簡介

浮梁古縣衙旅遊風景區位於瓷都景德鎮市郊區 8公里,地處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金三角”,長江中游經濟區和京九鐵路經濟帶結合部中心地區,其區位優勢相當明顯。以景德鎮作為圓心點,向周邊輻射250公里,則包含了廬山、黃山、武夷山、九華山、三清山、龍虎山、鄱陽湖、千島湖等“六山兩湖”,構成了旅遊熱點薈萃區和“世界遺產”密集區。形成一個以瓷都景德鎮為中心向外輻射的旅遊黃金圈。

浮梁歷史

歷史上,瓷都景德鎮一直隸屬於浮梁縣管轄。而浮梁縣舊縣城(即:浮梁古縣衙景區)自唐代以來,一直是浮梁縣治所在。是浮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浮梁自古以來一直是“望縣”,其縣署品級為五品,高出一般縣署 2級(一般縣為七品)。較高的政治地位是因為其重要的經濟地位,原由便是當地燦爛的陶瓷文化和茶文化。(中國古代的三大國際貿易為:瓷器、茶葉和絲綢。)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詩句曾嘆:“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根據《新唐書·食物志》記載:“浮梁每歲產茶七百萬馱,稅十五萬貫”(這個數字相當於當時朝廷茶葉稅的八分之三,為全國之首)。
唐代,浮梁縣(當時還沒有景德鎮,景德鎮稱為昌南鎮)的制瓷業工匠霍仲初、陶玉所制的陶瓷精美絕倫,有假玉器之稱,被時人稱為“霍窯瓷”和“陶窯瓷”。據傳說,中國的英文名( China)便是“昌南”(ChangNan)的音譯。宋代真宗景德年間(公元1004年~1007年),真宗皇帝因欣賞浮梁縣昌南鎮所產的瓷器,將其年號賜給了這裡當地名,易昌南鎮為景德鎮,從此景德鎮之名便譽滿天下(這是歷史上第一次由皇帝將其年號賜給一個地方當地名。歷史上只有兩座城市的名稱是以皇帝年號命名的,另一座是浙江省的紹興市,但比景德鎮晚一百多年)。元代,朝廷在景德鎮設置“浮梁瓷局”,專門燒造宮廷用瓷,開創了景德鎮“官窯瓷”的燒造歷史。明代,沿襲元代建制在景德鎮設置“御器廠”。清代,在景德鎮設置“御窯瓷廠”,將景德鎮的制瓷業推向了極致!

清代五品縣衙

古縣衙景區內保存有完好的清代五品縣衙(這是全國唯一的五品縣衙,也是江南地區唯一保存完好的古縣衙)和宋代佛塔——紅塔(始建於公元 961年,距今1043年,為江西省現存的最古老的一座塔,譽為“江西第一塔”);有氣勢宏偉的古縣衙門樓、堪稱世界一絕的歷史文化長廊、正在申報世界紀錄的千年瓷壇、體現喜慶浪漫的千禧良緣廣場;凸顯陶瓷文化的魁星閣——陶瓷藝術珍品館;為了 傾力打造古縣衙文化和官文化,融歷史性、文化性、觀賞性、參與性為一體,開發了獨具特色的升堂審案表演和古代武士巡遊等儀式。使古縣衙景區的遊覽內容不斷推陳出新!

交通指南

1、乘車路線:景德鎮休閑廣場乘坐16路支線可達古縣衙景區
2.景區位於江西省東北部,在瓷都景德鎮的北部。從九景高速出口沿景德鎮至浮梁公路可達、從景德鎮羅家機場至金嶺大道到浮梁大道可達、從婺源到景德鎮轉至浮梁大道可達。距景德鎮市區8公里。
《千年縣衙——浮梁縣署及衙門文化趣談》
《千年縣衙》圖書封面
《千年縣衙》圖書封面
出 版 社: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間:2006-1-1
定 價:¥26.00
版 次:1 頁數:385 字數:320000
印刷時間:2006-1-1
開 本:大32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2
I S B N:9787210031857 包裝:平裝
內容簡介“衙”是各級官署的統稱,浮梁縣署,雖現存規制、布局、建築主要是清代的,但自唐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遷建至今,長達l100餘年。本書介紹了浮梁縣的官衙文化,並通過對它的有關內容的介紹,將視野拓寬到封建社會各級地辦政區、衙門、官制等方面知識的認識上,補充了大量史料,集學術性、知識性於一體。
秦滅六國,分天下為36郡,郡下設縣。此後2000多年中,全國絕大多數縣級衙門多已毀壞或拆除,“浮梁縣署”能夠保存至今,顯然是一個奇迹。本書通過對江南這唯一一座保存比較完整、全國也屈指可數的封建時代縣級衙門和衙門文化的介紹,為人們提供一些歷史借鑒,從中吸取健康的營養。
作者簡介
吳逢辰,江西浮梁人,1944年8月出生。曾任中共浮梁縣委辦公室副主任兼對台辦公室主任、浮梁縣教育局局長和文化旅遊廣播電視局局長、政協浮梁縣第三屆委員會委員。致力於地方史和衙門文化研究,參與《浮梁縣教育志》《高嶺古瓷土礦遺址保護規劃》《浮梁縣旅遊總體規劃》的編纂。
目 錄 序
前言
一、概況
(一)浮梁的歷史沿革
(二)浮梁縣概況
(三)清代浮梁縣區劃
二、浮梁縣古治
三、浮梁城池
四、千年城徽——紅塔
五、浮梁的城隍廟
六、浮梁縣署
(一)縣署的歷史沿革
(二)縣署布局和主要建築功能
(三)縣署的維修
(四)縣署的文物價值
七、浮梁縣署匾聯賞析
八、浮梁古代職官設置及職能
(一)古代縣級衙門職官設置
(二)唐至清浮梁職官設置及職能
九、唐代至民國浮梁縣(州)行政長官名錄
十、唐代至民國浮梁部分名宦、賢侯和鄉賢介紹
(一)名宦祠
(二)賢侯祠
(三)鄉賢祠
十一、浮梁縣部分縣令和赴浮官員詩文選輯
十二、浮梁縣署部分文物介紹
(一)《察院禁約》殘碑
(二)牆磚與下馬石
(三)育嬰碑刻
(四)金批碑記
(五)澄鏡
(六)御制卧碑文
(七)《宿弊永禁》碑
(八)《痛革積弊飭行勒石永禁》碑
(九)《永禁派買食谷》碑
十三、古代浮梁的縣學
十四、浮梁古治的上諭亭
十五、古代浮梁的驛站
十六、明清浮梁營訊
十七、古代浮梁駐外辦事機構
十八、古代浮梁的景德鎮
(一)歷史沿革與市鎮概況
(二)譽滿全球的制瓷中心
(三)得天獨厚的瓷業資源
(四)朝廷對景德鎮的瓷業統治
(五)設於市鎮的廣濟堂
十九、歷史名人與浮梁
(一)柳宗元代寫瓷器狀
(二)白居易與浮梁茶
(三)蘇東坡浮梁訪友
(四)范仲淹築蓮荷塘
(五)王安石詠聽松軒
(六)岳武穆題聯暘府寺
(七)顏真卿巡行浮梁
(八)湯顯祖寫《浮梁新作講堂賦》
(九)唐英督陶景德鎮
二十、衙門文化知識
(一)地方政區
(二)清代地方衙門
(三)衙署、建築、廟宇、石刻
(四)縣官的名稱、職權和公務活動
(五)職官制度
(六)地方官的行為規範
(七)衙門的公務與公文運行
(八)衙門與司法審判
(九)監獄及管理
(十)衙門與賦稅、戶口、治安
(十一)衙門與科舉、教育
(十二)清官、貪官和衙門陋規
(十三)衙門與曆法、節慶
參考文獻
後記

葉縣縣衙


葉縣縣衙位於河南省葉縣境內,始建於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是目前我國現存的古代衙署中惟一的明代縣衙建築。葉縣明代縣衙不但規模宏大,氣勢雄偉,而且還是一座五品縣衙。根據我國古代的官制,知縣一般為七品官銜,而葉縣知縣卻為五品縣令。按照明代體制,全國的屬縣分為上中下三等。葉縣地域寬廣,由漢代的葉縣、昆陽、紅陽、舞陽4縣和犨縣的部分組成,每年上繳稅賦10萬石以上;加之根據畿、望、緊、赤的條件,葉縣地處南北交通要道,處於緊(交通要道)位置,故縣令多由同知銜的五品官擔任。因此,縣衙的規格也比一般的要高。據省文物局專家論證,葉縣縣衙建築群落布局合理、規模宏大,其建築形式融南北之風格,對研究我國古代建築的風格、流派特點及變化規律等都具有重要價值。
葉縣縣衙修復工程於1997年12月8日正式開工,至1999年10月1日主體部分對外開放。2001年7月,縣委、縣政府決定對縣衙東、西副線上的建築進行全面修復。經過一年多的緊張施工,修復工程已經結束。為完成縣衙修復工程,縣委、縣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共拆除縣衙周圍112家住戶的房間310間;拆除單位樓房建築5幢;總拆遷面積近7000平方米;投入資金640萬元。整個修復工作嚴格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較好地保留了明清風格。修復后的縣衙由大堂、二堂、三堂及所屬的東西班房、六科房和東西廂房以及監獄、廚院、知縣宅、西群房、虛受堂、思補齋、南北書屋、後花園、大仙祠等,共41個單元、153間房屋,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衙署。
葉縣縣衙自1999年國慶節前對外開放以來,共接待中外遊客10萬餘人,省、部級以上領導30多位。葉縣明代縣衙已經成為葉縣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為增加縣衙文化的內涵,提高觀賞價值,葉縣又把文物庫房搬遷到新落成的文物展廳內,從1000多件庫存文物中選出300多件精品進行展覽,其中有70多件文物為全國僅存的稀世珍寶。
2006年05月25日,葉縣縣衙作為明至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黟縣縣衙


古縣衙建築名。位於黟縣城縣人民政府中院的中軸線上。始建於宋宣和年間,元、明、清均有毀興,現保存的系清光緒初年由知縣陳德明所重修。佔地160平方米,歇山式正方形建築,屋頂邊長與房高的比例幾乎是1:1,坐北朝南:飛檐翹角,正面四根柱子立於鼓形柱石上,支承著梁頭挑和額仿。柱枝銜接間無雀替,檐下無斗拱;正脊兩端微微上翹,無吻獸相襯,垂脊也無角獸裝飾。房低頂重,結構簡樸。現為黟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寧海縣衙


寧海縣衙 雍正十二年(1734),清政府在金州首建縣制,1907年隸奉天省。歷任知縣(正七品)姓名及任職時間如下:
成章瓚 道光十九年(1839)至道光二十年(1840)
袁振瀛 道光二十年(1840)至道光二十三年(1843)

即墨縣衙


坐落在即墨城中山街東端路北立法街29號的市博物館後院。自隋開皇十六年(596年)遷城立衙至今,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了。歷經滄桑,城內的古建築大都隨歲月的流失而煙消雲散,惟獨縣衙的一至三堂倖存下來,成為山東省唯一能看到的三堂老縣衙。
此衙初建時的規模與結構,已不可知。元代至正年間知縣董守中進行了重建,明清兩代先後進行了10餘次修葺和擴建,逐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縣衙建築群。
一堂,即正堂,或稱“大堂”和“公堂”,是訴訟、審訊的場所。當年康霖生曾在這裡蹙眉思計智審頑婦,黃培受“文字獄”之禍跪此對薄……正堂後面為二堂,曾名“印堂”、“鳴琴”和“致遠”,是議事辦公和會客的地方。可以想見,當年許鋌為開發即墨在這裡剪手踱步,黃宗昌為守城與“父母官”坐立不安……再後為三堂,是縣令與眷屬的內宅正寢。
正堂於1999年秋做了全面維修,在主體結構未動的情況下,更換了房頂、新製作了柵欄門及堂內匾額,重建了東西兩配房。門口的立柱上鐫刻著施政楹聯:“堂外四時春和風甘雨,案頭三尺法烈日嚴霜”。維修后的正堂古樸典雅,雄渾莊重,在一片古柏的映襯下,重現昔日風采,為古老的即墨城增添了一大景觀,也為後人留下了一座有意義的歷史建築物。特別是這次在西配房原址內發現的“地庫”,為它處縣衙所不見,這一發現,給這座塵封著千年歷史的古縣衙撩開了一角神秘的面紗。
交通線路:從青島至即墨,乘市內3(或6)路公交車抵達博物館站。

臨晉縣衙


位於山西省臨猗縣城西北20公里的臨晉鎮,為元代時臨晉縣衙署所在地。廨署創建於元大德間(1279~1307年)。明清兩代及民國年間均有修葺,大堂的梁脊板上留有民國23年(1934年)10月最後一次重修題記。現存主體建築大堂為元代原構,是山西省保留下來的三元代大堂建築之一。
廨署坐北朝南,佔地面積16000平方米。以中軸線布局分三層台階式,依次為大堂、二堂、三堂,周圍配以廊房。
大堂面闊五間,進深六椽,當心間很寬,明顯大於次、稍間,稍間又略窄於次間。大堂用柱14根,柱網分佈採用內槽當心間與次間“減柱造”,使堂內空間寬闊明亮。梁架“為徹上露明造”,六椽?直通前後檐用四柱。柱頭斗?雙昂五鋪作,琴面假昂,柱頭卷剎明顯,柱礎復盆式。堂前正面檐柱大於各柱,當心間兩根採用“抱柱造”。前檐額枋用材碩大,以三根大圓木製作,直徑達0?8厘米。增加了大堂的莊嚴氣氛。
二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硬山頂。三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堂前帶廊。兩堂結構簡潔,無斗?裝飾,為清末民初時期建築。
銀億庫位於大堂與二堂中院之東側,面寬三間,進深二椽,單檐硬山頂。書房位於三堂西側,與三堂相接,面寬一間,二屋皆為民國時期建築。
臨晉縣衙完整地保留了古代縣衙營造格局,特別是大堂建築用料獨特,營造法式奇巧,完好地保留了元代的建築藝術風格。
2001年6月25日,臨晉縣衙作為元至近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範圍:自大堂東山牆起向東15米,自大堂西山牆起向西15米,自大堂后檐下起向北100米(即現三堂后檐下向北15米),自大堂檐下起向南130米至大街。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界限以外各延伸30米。

臨淄縣衙


縣衙
縣衙
位於今齊都鎮東西大街,路北之縣衙正中。南向,三間,石基磚牆,內用12根圓木柱支撐,重梁木椽,前出廈,出飛檐,硬山頂,前面為雕木隔扇。東西長11.1米,南北寬8.1米,高8.5米。
據民國九年《臨淄縣誌》載:“縣衙原在城西北隅,元至元十五年(1279年)建。明洪武四年(1371年)知縣歐陽銘移建城中。正德六年(1511年)毀於流賊,知縣馬暹復修”。明朝末年,縣衙毀於兵亂,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知縣於芳重新復修。原大堂兩冀各建有曹吏房,堂前建有戒石亭。大堂正南是縣衙大門,門上有譙樓。東邊建有土地祠,西邊是監獄,大堂後有“退思亭”,再後為知縣住宅。知縣宅左邊是縣丞宅,右邊是主薄宅、典吏宅等。
解放后舊縣衙一直為臨淄縣治所在地。1974年縣治移往辛店后改建為臨淄色織布廠。

慈城縣衙


據史料記載,慈城(舊稱慈溪)縣衙創建於唐開元26年(公元738年),為第一任知縣房琯所建,《四明談助》載:“(慈城縣衙)從城山渡遷縣今治……並始稱‘慈溪’(原稱‘勾章’)以漢孝子董黯,因母嗜章溪水,築室其旁,汲水供母故名。”
慈城縣衙大堂
慈城縣衙大堂
慈城縣衙北起浮碧山麓,南起縣前大街(今中華路),東至華家巷,西抵縣西巷(今火神巷),佔地4萬多平方米。
據史料,縣治最初是建在縣治北面的浮碧山上,浮碧山以“形卑似鱉”所以又名“浮鱉山”。後由縣令顧言在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遷到山下,“峙小山百雉亘其上,又峽而東,矗為浮碧,后縣治宮頂,后徙麓。”(光緒《慈溪縣誌》)
慈城縣衙前面是壁照。壁照為中國傳統建築特有,據說壁照是古人為沖煞而設,《水龍經》云:“直來直去損人丁。”無壁照氣流直來直去,有了壁照氣流則要繞著而行,因而氣流減慢,氣則不散。
過了壁照才是縣衙門樓,門樓上懸有“慈谿縣”匾額。進縣衙大門,東軸是縣丞署,縣丞主管文書檔案、倉庫糧馬、徵稅等,縣丞署也是縣丞商議、處理重大縣丞事由的地方。
慈城縣丞署始建於北宋崇寧五年(1106年),后屢毀屢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慈溪知縣鄧恩錫修葺后,在縣丞署正廳懸匾額:“不負齋”,意為不背恩忘德。正廳兩側有東、西耳房,東耳房是縣丞辦公、讀書的地方,西耳房是丞署屬員辦公的地方。
縣衙中軸有儀門。儀門平時關閉,只有在知縣上任,恭迎嘉賓或重大慶典活動時才打開,知縣平時出入都走東邊的“人門”,西邊則是“絕門”,是提審犯人、解押死囚赴刑出入的門,平時是關閉的。在儀門的西邊是土地祠,土地能生五穀,是人類的“衣食父母”,裡面供奉著掌管這方水土的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而東邊則供奉著掌管財源的財神比干、范蠡和趙公元帥三位財神,財神保佑這方水土財運與富貴。
過儀門后是親民堂也就是大堂。通往大堂的這條道叫“甬道”,甬道上,有一石亭,為“聖諭戒石坊”,是帝王戒訓地方官員的建築,石亭上刻有“公生明”和“廉生威”的戒語,意為只有公正無私才能明察決斷,只有清白廉潔才能使人敬服,這是明朝嘉慶年間河北無極知縣郭久禮為官經驗的總結,被後人稱為“官箴”,是很多官員引以自戒的座右銘。大堂的東面是糧科、戶房、錢科等,西邊是吏房、禮房、兵房、刑房、工房等,是縣衙的職能部門。
縣衙大堂巍峨森嚴,是昔日知縣舉行重大典禮,審理重大案件,迎送上級官吏,接受聖旨的地方。大堂上方有“明鏡高懸”、“執法如山”、“克己奉公”三塊匾額,大堂正中屏風上繪有“山水朝陽圖”,山正、水清、日明,意喻清正廉明。
大堂后是宅門。宅門是大堂和二堂之間的隔離建築物,東邊是軍器局,西邊是架閣庫。宅門兩旁設有門子房,專供看門人員值班及住宿,以防閑人進入,還有兵器局等部門。
過宅門是川堂,側有酇侯祠。酇侯祠供奉的是漢代沛縣人蕭何,蕭何因幫漢高祖劉邦定天下有功,官至丞相,又因制定平刑獄原則,論功第一,封為酇侯,因他是胥吏出身,故受歷代胥吏崇拜,在衙門裡設祠紀念他,稱他為“衙神”。
川堂後為二堂。二堂是縣令審理民事案件的場所,現保留了唐朝慈城古縣衙一段磚砌的甬道,並在周圍設了護欄。刻有“通十四年”的銘文磚,證明這甬道磚是在唐朝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燒制的,同時也證明了慈城縣衙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
最後為清清堂。清清堂原先叫清清閣,1262年,縣令金昌年把清清閣改為了清清堂,清清堂是為紀念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慈溪知縣張穎而建。張穎為官期間,以清廉著稱,百姓親切地稱他為“張清清”,他的清廉事迹傳到朝廷,宋太宗下詔獎賞,令地方立廟祭祀,在縣衙設此堂是希望官員能像他一樣為官清廉。
慈城縣衙原還有西軸建築群,據光緒《慈溪縣誌》記載,尚未恢復的西軸為典史署建築群,典史掌管緝捕、巡邏、監獄和訓練甲兵之事宜。典史署建築群由正廳、後堂、監獄等建築組成。
重建后的慈城縣衙,在東、中軸之間增設了清風園和景觀廊。清風園創建於2004年,通過文字、圖片、雕塑、實物模型、多媒體等多種形式,揭露了伯嚭、朱勔、嚴嵩等歷代貪官污吏的貪婪及最後下場,頌揚了黃霸、包拯、海瑞等人的清官廉吏形象,弘揚了中國傳統廉政文化,激濁揚清,鞭撻腐惡,弘揚正氣,是國內第一個“反腐倡廉”為主題的文化公園。景觀廊顧名思義是供參觀者小憩、欣賞景色的地方。
慈城縣衙建築,布局嚴謹,層次分明,廊道相接,渾然一體,既相對獨立又互為貫通,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藝術特色及建築風貌。
慈城縣衙除了清清堂前的石階、平台,重建時發掘的唐代古縣衙甬道是歷史遺存外,其餘建築因外敵入侵和自然災害損壞已毀。現慈城縣衙建築是2002年按清光緒《慈溪縣誌》中的“縣署圖”重建。

縉雲縣衙


縉雲古縣衙建築規模宏大,自唐以來雖屢毀屢建,但一千三百多年來,其布局保持基本不變。據清光緒《縉雲縣誌》記載,坐北朝南的縣衙嚴格遵循左文右武,前朝後寢的封建禮制布局。大門前有照牆,中軸線上依次有大門、儀門、戒石坊、正堂、宅門、二堂、內樓等六進廳堂和五個院落。出縣衙大門內東側邊門,有東區塊建築群,自南到北建有土地祠、東倉、幕廳(五間)、書齋(書房三間,廂房三間)。縣衙大門內的西建築群,首為監獄(虎頭門一間,獄神祠一間,吏宿所一間,東號三間,西號四間,東南號二間,西南號一間,西北號一間),監獄后東西廂為倉房、西倉,中為捕廳,捕廳後為內宅。另外還有庫房、廚房等等。整個縣衙建築群主從有序,錯落有致,結構合理,是一個有機的建築群體。
縣衙是一縣封建等級、傳統禮制的維護機構,也是一地政治、經濟、文化統治的中樞。特別是其中中軸線的廳堂等各類建築,在縣衙中更具核心地位,而且文化內涵非常深厚。
照牆
古代的官署衙門、大宅府第,其大門前往往都建有照牆。縉雲縣衙的八字門正前方,也建有一座莊重肅穆一字型照牆,這是風水意識的產物。因中國傳統風水講究導氣,認為氣不能直衝廳堂,否則不吉。為此,便是在房屋大門前砌一堵高牆,既起阻隔空間、屏蔽正堂作用,又保持氣的暢通,起到了導氣的功效。
在照牆兩側,還建有東西相互對稱的兩座亭式建築,這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倡立的“旌善亭”和“申明亭”。所謂“申明”,即鄭重宣明、反覆開導和辯解申訴等含義,實質在於申明教化,懲莠顯惡。故“申明亭”內懸掛木製黑漆的牌匾,稱“板榜”,由衙門定期公布本地壞人壞事以及如何懲處的決定。周有柵欄阻隔,使觀者可望而不可入,以防壞人擦去醜名。上了“黑榜”的人,必須接受鄉里的管制教育和左鄰右舍的監督。若改惡從善,三年無再犯,方可由鄉里申報、衙門驗實,在其名下注“改行”;六年無犯,始除其名。如三年內無再犯,且有善事可稱者,則可將功贖罪,除去惡名。與“申明亭”公布壞人壞事的功能相對應的“旌善亭”,亭內懸掛紅漆板榜,專門用來表揚本地“如孝弟、救急難、助婚喪、解紛息訟、化盜為良、賑饑施藥、修橋路、施棺木葬無主之骸、拾遺金而不取”(清張伯行《正誼堂文集》)等好人好事。以期教育百姓趨善避惡,凈化人心,和諧社會。
大門
縉雲縣衙的大門,其左右沿門側呈斜線分列兩道30度角的牆體,形成一個“八”字,是謂“衙門八字朝南開”。與縣衙以坐北朝南體現尊貴相同,衙門前的八字牆也是無比“尊嚴”之物。首先,凡有需要讓百姓知道的皇上“聖諭”,大多掛或貼在八字牆上,使之成為“最高指示”的信息發布中心。而恭接“聖諭”可是個笙簫鼓樂、吹吹打打的場面。同時,為了幫助老百姓深刻領會與貫徹落實“聖諭”,衙門還經常派縣學的師生搭台、張燈,在衙門前舉辦“聖諭”的宣講活動。“聖諭”之外,八字牆上還經常張貼傳達朝廷和上級官府諭示和本縣長官發布的告示或禁令等各色各樣的告示,使之具有發布政令、新聞的重要作用。可見,古代的衙門口不是人們想象中那般森列肅穆,而是時時有熱鬧可瞧。
儀門
進入八字衙門,迎面聳立著衙署第二重門“禮儀之門”——儀門,它是一座強化禮制的建築物。儀門青牆灰瓦,烏梁朱門,上有獅首門環和黃銅大釘,顯得非常威嚴莊重。儀門平時都是緊緊關閉,只有在宣讀詔旨、知縣上任,恭迎上賓,或者有重大慶典活動時,才可以大開儀門,以示隆重。儀門兩側有東西角門,東為上首,稱“人門”或“喜門”,專供知縣人等平常出入。西角門則稱“鬼門”或“絕門”,通常也是關閉不開,只有在提審人犯,押解死囚赴刑才打開。
大堂
飛檐翹角、高聳威嚴的三楹大堂,亦稱“公堂”或“正堂”,明代額“親民堂”匾,是縣衙建築群中最為宏偉、也最具象徵意義的建築。縣官大老爺升堂,聽訟、審訊、斷案的場面,都擺在這個大堂之上。大堂又有俗稱“訟堂”,清著名文學家袁枚在乾隆四十七年(1782)路經縉雲時,見“縣官訟堂養豬,為之一笑”,事見《隨園詩話補遺》。180年後的1962年,郭沫若讀到這則記載后,甚為感慨。並在他《讀〈隨園詩話〉札記》中寫道:“《訟堂養豬》是一大好詩料,此縉雲縣官是一大好清官。”袁枚在縉雲“訟堂”附近看見過豬,興許屬實。但說是縣官把豬養在“訟堂”之上,疑為諷話。因其一是縣衙“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吃飯的人多了,衙內下人利用廚房的剩飯剩菜,養一兩頭豬,又因圈養不嚴,跑了出來,也屬可能之事。其二是袁枚帶有30多人,前到縣衙目的是想縣官接待他們遊覽仙都的,而這個知縣卻以“溪水漲”為由相拒。袁枚一路游來,哪裡不是官府買單,熱熱鬧鬧,迎來送往?唯獨這個縉雲知縣不買他的帳。袁枚能不以“豬”做點文章,諷譏一下這位知縣嗎?而郭沫若以“豬之為用甚大”,認定這個養豬知縣就是“大好清官”,不免也有失偏頗。當然,這是題外之話,毋庸贅述。
大堂與儀門之間甬道上,原建有“戒石亭”(后稱“箴石亭”),乾隆廿九年(1764~1767)就任縉雲知縣的令狐亦岱將亭改建為“戒石坊”。“戒石坊”沒有普通牌坊那樣高,橫樑南向鐫“公生明”額,北向坊柱則鐫“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聯,這是皇帝告誡地方官員不可貪污腐敗、虐政害民的“座右銘”。坐在大堂上審問案件的縣太爺,只要稍一抬眼,就可以看到這幅聖諭,其中用意,可謂良苦。
大堂與儀門之間的東西兩撫,相向建有各為七間的廂房兩座,東為吏、戶、禮房,西為兵、刑、工房,合稱“六房”。“六房”是縣衙門與中央“六部”、“六科”相對應的具體辦事機構,各房由知縣統籌管理,各司其職。儀門與六房廊道相通,並與大堂相接,混然一體。
宅門
大堂與二堂之間,有“宅門”相隔。宅門前東西兩廂,相向建有“班房”,是看門的“門子”日夜輪流值班和住宿之所。宅門是通入內宅的咽喉之地,門子地位低賤,卻是知縣親信,負有傳達和保衛之責。誰想見知縣求情、辦事,必須求助門子通稟。否則,在這裡就要吃閉門羹,這就是所謂“走門子”的淵源。
二堂
宅門內是二堂。知縣每天除上午升大堂理事外,多在此處理日常公務,個別召見下級,小範圍研究事務。此外,民事案件審理一般不需要大堂那種森嚴氣氛,故多數民事案件在二堂審理。一些不宜公開審理的刑事案件,也會放在這裡秘密審理。
內樓
內樓即內宅。穿過二堂,便是知縣日常生活起居的內宅。縉雲縣衙內宅,也屢有興毀。乾隆廿九年建樓三楹,懸“一勞永逸”匾。左右耳房二間,東西廊屋各兩間。后不知何時,改成樓房五楹,東西廂房各三間。

密縣縣衙


縣衙位於鄭州西南40公里的新密市,建於隋朝(公元616年),歷經隋、唐、宋、元、明、清六個朝代,距今1400年的歷史。2006年6月新密古縣衙被省政府公布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目前國內現存歷史最長、規模龐大、保存完整、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的縣級衙署,有“中華第一衙”之稱。
縣衙
縣衙
縣衙坐北朝南,南北長220米,東西寬110米,由照壁、大門、儀門、戒石坊、月台、大堂、二堂、三堂、大仙樓、後花園等由南向北沿中軸線依次排列,形成九層五進院落,另有東西花廳、八班九房與縣衙監獄,共佔地4萬多平方米。縣衙大堂前建有的卷棚,在古代只有州署級別的衙門才有。縣衙最高的建築為大仙樓,其建築風格在全國衙署里實屬罕見。衙署內的監獄,歷代沿用,一直到2003年,有專家稱,新密縣衙監獄使用年限可謂世界之最,堪稱奇迹。
密縣縣衙特色之一是大堂前的“輿圖”,民國十八年由密縣縣長谷振翔修建。輿圖用磚瓦砌東西兩半球,“陸以黃土,水以碧草,山以石綴,模型粗具”,把密縣舊時的地理風貌以沙盤的形式呈現出來,有詩曰:“游遍陝甘到豫州,時艱無補何須愁。階前營得輿圖在,大地煙雲一望收。”谷振翔是一名有作為的清官,克服困難,政績不俗。
大堂之後是二堂,建築結構與大堂基本相同,主要審理不便公開的重大案件和民事案件,門口有一副楹聯,上聯“法行無親,令行無故”,下聯“賞疑為重,罰疑為輕”,令人感慨。
縣衙另一特色是“蓮池文化”,位於縣衙儀門前甬道東西兩側各有一蓮池,南北長18米,東西寬6.5米,深3米。甬道下有三孔石券橋洞使東西兩蓮池連通。蓮池內植藕養魚,清雅非常。古人為官注重“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最後二字“廉恥”與“蓮池”諧音,寓意清水衙門,廉潔清政,出污泥而不染。“蓮池”通常為高等級官衙所用,縣衙建蓮池是密縣縣衙最特殊的建築,也是全國唯一保留下來的縣衙蓮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