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掛
現掛
現掛指演員根據演出的實際情況,在適宜的情境里,聯繫當時當地發生的事件,現場進行即興發揮。
【相聲術語】
現掛——指演員根據演出的實際情況,在適宜的情境里,聯繫當時當地發生的事件,現場進行即興發揮。憑藉演員的聰明才智,往往收到意想不到而火爆的藝術效果,現掛水平表現了演員的紮實的功底和機智的靈活運用。一般現掛用在說墊話和場上發生意外事故的時候。
活———段子
一塊活———一個段子
使活———表演段子
包袱———笑料 倒口———模擬方言
下掛———重新整理 皮厚———不容易懂
皮薄———容易懂 碼前———快一點
碼后———慢一點 格念———別說了
杵頭———錢 拋杵———給錢
杵門子———要錢 對托———正合適
黃調———不搭調
念嘬———不好
使相———面部表情 夯頭———嗓子
圓粘———招徠觀眾
包袱點———愛笑的觀眾
泥啦———效果不好
出蠱———發生問題
抽籤———少數觀眾退場
開閘———大批觀眾退場
攢兒亮———心裡明白
對兒春———對口相聲
單春———單口相聲
柳活———學唱的段子
海———大,多
蹶———小,少
硬買賣———掙錢多
冊子———台詞本子
醒攢兒———覺悟了
稀溜綱———逗趣的話
疃春———相聲
咧瓢———笑啦
瘟———平淡,效果不好
起堂———觀眾走了
盤兒尖———面孔漂亮
撇蘇兒———哭
瓤———餓
念啃———沒吃飯
過去老藝人們常說:“相聲演員得腦子快,講究抬頭一個見識,低頭一個主意,往往‘當場撞出來的包袱’,有時比常演節目里的包袱效果還好。”
貴陽市曲藝團老團長、已故相聲表演藝術家歐少久,生前表演相聲時,曾出現過不少“現掛”的軼聞趣事,至今仍在文藝界傳為佳話。
1938年元旦,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在重慶小梁子新生京劇票友社舉行文藝界同仁聯誼晚會。當聯歡進入高潮,大家歡迎在重慶主持抗敵協會工作的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出演一個節目。老舍先生事先沒有準備,但又盛情難卻,怎麼辦呢?他的目光落在歐少久身上,靈機一轉說:“咱倆上台來段相聲如何?”歐少久望著老舍先生,問道: “說什麼段子?”老舍先生說:“臨時湊合,現編詞兒。”歐少久頜首:“嗯。請先生出題。”老舍略思一下:“就來一段《對春聯》吧。”歐少久應道“好。”二人起身向台上走去。
這段相聲“現掛”《對春聯》是這樣的:
甲:(歐少久)我上聯是——坐著走。
乙:(老舍)坐著怎麼走哇?
甲:你老舍先生來我們昇平曲藝班做客,臨走時,我給你雇輛車,你坐著走。
乙:哦,這叫坐著走。我對下聯——起來睡。
甲:起來怎麼睡呀?
乙:那天我深夜回家,家裡人等我不及,先合衣睡了。我喚他們說,我回來了,起來吧,起來睡。
甲:我再出上聯一一小大姐上下廟走的東西南北道。
乙:我對下聯一一中青漢站山坡手搭涼篷轉磨磨。
甲:為啥轉磨磨呀?
乙你把方位全用上了,當然我得轉磨磨啦。
(註:老舍多麼機智敏捷)
甲:我上聯是一一和尚端湯上塔塔滑湯灑燙塔。
乙:我對下聯一一少久甌酒下樓樓陡歐嘔少久。
當老舍抖出這包袱時,頓時全場嘩然,笑聲一片,掌聲四起,經久不息。老舍是著名作家,又十分喜愛曲藝,創作過太平歌詞、相聲、河南墜子、二人台、山東快書等,但登台表演相聲,卻沒見過。這次他和歐少久的即興表演,如此精彩,在文藝界引起轟動。當時重慶諸家報紙爭相刊登了這段相聲“現掛”的趣事。
歐少久出生於北京,九歲習藝京劇,因腿練功緻殘,改學相聲,師承李壽增。抗日戰爭時期,歐少久出於愛國熱忱,毅然和董長祿、富少舫、蘇佩秋等一行二十餘人入川,在大後方進行抗日救亡的宣傳演出。曾演出了老舍先生改編或創作的《盧溝橋》、《歐戰風雲》、《中秋月餅》等節目,深受大後方人民的歡迎,被譽為“抗戰相聲”。1946年夏末,歐少久在一家茶社表演相聲《姓名學》,即興“現掛”,嘲諷了統治者的昏庸腐敗。他說:“清朝道光皇帝。從名字上已經說明,大好河山被他‘盜賣光了’,所以他叫‘盜光’。接著來了個光緒,你想,江山已經盜賣光了,你想給緒(續)上點,緒得上嗎?光沒緒好,只好換上了懸捅 (宣統),本來是半空懸著沒落到實處,你還用勁捅,結果,很快就捅了下來。宣統以後,又換了個袁世凱大總統。這一‘總捅(統)’,更壞,你當總統我捅,我當總統你捅,捅、捅、捅,最後來了個‘講(蔣)總統’,意思是說講好了再捅……”
這段相聲“現掛”,一說出口,闖下大禍。沒等散場,歐少久便被憲兵從茶社捆送到憲兵營,被打得皮開肉綻。后經家裡人多方打點,才花錢把他贖了出來。
口頭即興創作的“現掛”,能夠鍛煉演員的機敏智慧。相聲表演藝術家們往往愛人民之所愛,急人民之所急,及時反映觀眾的心聲,引起觀眾的共鳴。歐少久在這方面,有著十分深厚的藝術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