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好義

四川蜀中藥業集團總裁

安好義,男,漢族,1957年7月生,河南省內黃縣安梧桐村人,大專文化,製藥工程師。

有限公司締造者,現任四川蜀中藥業集團總裁。

連續三年獲評為“中國醫藥權利榜十大最具銳力人物之一”;全國民營經濟工作會議上榮獲“優秀民營企業家”稱號;獲中國醫藥“60年 60人”革故鼎新篇普葯新秀。

個人經歷


安好義
安好義

早年經歷

祖傳世醫,青年時期學醫兼務農。

工作經歷

安好義
安好義
創立了四川蜀中製藥有限公司,現任四川蜀中藥業集團總裁,四川蜀中製藥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主要成就


在他的帶領下,蜀中在短短的十年,佔地面積增加到了500餘畝,從業人員增加到了4500餘人,固定資產增加了近60倍,銷售收入增加了近50倍,上繳稅金增加了約65倍;鑄就了現代化企業,將蜀中打造成為國內屈指可數的“普葯航母”和天然藥品生產基地。在他的領導下,2004年底,蜀中藥業的主要產品全部取得了成功,其中銷售量最大的阿莫西林膠囊佔領了全國3成左右的市場。另外幾個產品如阿莫西林膠囊、氨咖黃敏膠囊、板藍根顆粒、藿香正氣水、益母草顆粒、多酶片、雙氯芬酸鈉腸溶片和氯芬黃敏片的銷售都做到了全國第一,這些產品成為安好義的10大普藥品牌,使蜀中藥業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普葯企業。
1、提出了“普葯精做”理論。普葯產品因使用時間長、應用基礎好、療效確切等優點,其在防病治病領域,特別是在基層和農村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又由於其生產廠家眾多、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競爭激烈等特點致多數產品包裝簡單、價格低廉給人以低質低價的印象。率先提出了“普葯精做”理論,強調優質原料、先進設備、先進工藝和療效、質量優先的生產原則,在四川蜀中製藥有限公司的示範和大力宣傳下,眾多普葯企業積極響應,推動了普葯領域的技術革新和普葯精製化的大發展。
2、中國國產製藥機械“高”、“精”、“最大化”的引導者,因其從2002年起,在歷屆製藥機械集會上宣傳中藥機械最大、最精的好處,並首先使用,推動了國產製藥機械的革新和發展,極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降低了單位產品能耗。
3、 “天然中成藥”生產的倡導者,在各主流專業媒體上積極倡導中藥低溫生產法,接近自然溫度烘乾藥材,自然溫度烘乾提取物,最大限度的保證了藥物的有效成分,推動了中藥的發展。

社會任職


被推選為市人大代表。

社會活動


2006年,成為人民大學特聘醫藥行業高級顧問。
擔任四川省河南商會會長;市工商聯副會長;藥學會常務理事。

獲得榮譽


“全國鄉鎮企業家”、關愛職工優秀企業家、中國品牌建設優秀企業家、2005中國醫藥權利榜十大最具銳力人物之一、被媒體譽為“普葯狂人”,“第三終端第一人”。
獎項時間獎項名稱獲獎結果
2005-2007“中國醫藥權利榜十大最具銳力人物之一”獲獎
2007全國民營經濟工作會議“優秀民營企業家”獲獎
2007農業部“第五屆鄉鎮企業家”被授予“全國鄉鎮企業家”獲獎
2005第二屆中國十大影響力品牌推選活動“中國品牌建設優秀企業家”獲獎
2010中國醫藥60年60人革故鼎新篇普葯新秀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