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杏海堤
集杏海堤
集杏海堤位於福建省廈門市境內,東端為集美鄉(現集美區集美大學一帶),西端為杏林村,故簡稱為集杏海堤。是高集海堤的兄弟工程,兩堤之間僅有數百米的集美鄉陸地相承接,有人便將她們統稱為廈門海堤。
集杏海堤東起集美,西至杏林,全長2.82公里,頂寬11.5米,胸牆標高10.35米,堤身標高8.73米,用花崗岩石88萬立方米,砂7萬餘立方米,耗資470餘萬元。
該工程是在高集海堤竣工后,以高集海堤原建制的5000餘名工人和幹部為骨幹,在鐵道兵團和廈門人民委員會、省水利局、晉江專區、龍溪專區的支持下,於1955年10月11日全面動工,至1956年1月完成堤身基床的拋填。1956年2~8月進行堵口。至12月7日全部工程告竣。
集美與杏林之間,原被杏林灣(銀港)阻隔,車輛、行人需環海灣繞道20公里。海堤建成后,鷹廈鐵路縮短線路8.8公里,車輛、行人縮短行程15公里,同時圍出海灣20.6平方公里,可供漁業養殖和農墾之用,為杏林工業區的開發創造了條件。一九七九年在原杏林灣的深水港中,新築成一條與大堤平行的小土堤,形成了一個面積約6千畝,可蓄600萬方的淡水庫,也稱杏林湖,聚雨面積142平方公里,受益面積15,000畝。必要時可向市區供水,是廈門重要的後備水源,也作水產養殖之用。該水庫處集美風景區與杏林工業區之間,環境優美,庫內有一面積為1,824畝的小島(廈門園林博覽園內),上有豐富溫泉,具備發展為風景遊覽地的優越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島陸之間公路交通靠船隻駁運,深感不便,因此,把鷺島與大陸相聯,一直是全市及全省人民和旅外華僑的願望。終於在1955年和1956年先後建成高集海堤和集杏海堤,令廈門成為半島,鷹廈鐵路和324國道福建段(福州、經過莆田、泉州至廈門段等)得以連入廈門,對廈門的國防和經濟都有巨大貢獻。在1990年以前,海堤是廈門對外聯繫的唯一通道。
集美系伸向海峽的一段狹長陸地,其西側為面積8萬1千畝的海灣。該海灣原稱“銀港”,后以海灣口部西岸的自然村名杏林作為名稱。高集海堤築成后,杏林海灣便成為交通障礙。為趕上鷹廈鐵路全線通車的進度,從一九五五年十月開始,由廈門海堤工程指揮部組織力量,採取邊設計、邊施工辦法,興建集杏海堤。5千工人奮戰一年又三個月,一條2,820米長的花崗岩石砌海堤,於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初建成,工程量達95萬土石方,建設費用470萬元。接著組織部分力量繼續施工兩年,加固堤身,培土拓寬,除鐵道外,把汽車單車道擴為三車道,增加交通量,保證了當時興建杏林工業區的運輸需要。后從一九六六年開始的三年中,又在該堤內側拋填沙土、石子,作反濾層,然後培土封閉,降低堤內水位,把杏林灣沿岸的孫厝、英埭頭、后溪、錦園、杏林一帶的淺水灘地,計三萬多畝,經過一段時間的泡淡,改造成為稻田。在九龍江北溪引水工程中,又在該堤興建一條每秒流量5.3立方米的水渠。現在該堤堤頂寬度達60多米,胸牆、鐵軌、公路、人行道、引水渠並排而設,並間植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