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大海戰

日本海大海戰

電影《日本海大海戰》(二)1969日本 Battle of the Japan Sea。(續前)1905年5月27日,俄國第2太平洋艦隊鑽進了日本艦隊的包圍圈,日本海軍在各方面充足的準備以及“機動、快速、靈活”戰術的出色應用,使俄國艦隊遭到了空前的失敗,幾乎是全軍覆沒。這場關係到“日本國家興衰”的戰爭,最終以日本的獲勝而告終。海軍司令東鄉平八郎因此成為日本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從此日本對外擴張的野心氣焰更加囂張了。

劇情簡介


日本海大海戰
日本海大海戰
日本海大海戰
日本海大海戰
這部電影是了解日本軍國主義產生、發展的重要反面素材。本片是導演舛田利雄延續《二零三高地》、《大日本帝國》的戰爭巨作之第三部。在反映戰爭場面的同時,利用大量篇幅剖析了在戰爭動蕩時代的“生與死"、“愛"、“國家與人類"等話題。時代背景是日俄激戰期的明治。1904年12月5日日本軍隊在乃木希典的率領下攻克了俯瞰旅順全城和港灣的203高地,俄國太平洋艦隊即被日軍從陸上消滅。1905年5月,沙俄方面派出了號稱世界最強大的巴爾契克艦隊向日本進攻。對此,日軍方面派出由東鄉平八郎所率領的日本海軍連合艦隊進行迎擊……日本海軍在各方面充足的準備以及“機動、快速、靈活"戰術的出色應用,使俄國艦隊遭到了空前的失敗,幾乎是全軍覆沒。
該片先後共拍攝兩個電影版本。69年版屬於半紀實風格,影片就是要把整個海戰的來龍去脈及歷史的原貌表現出來。其中包括重大的歷史場景,演員的造型、化妝都力求向歷史人物靠攏,所以看上去就好像真人版的紀錄片一樣去表現史實。83年版是以聯合艦隊旗艦“三笠”艦上一名年輕的軍樂隊隊員為主角,以小見大地反映這場舉世矚目的大規模海戰,相比較而言,83年版在人物刻畫上,更加細緻入微,可以說是不可多得的戰爭影片佳作。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三船敏郎東鄉平八郎
仲代達矢名石元二郎
加山雄三廣瀨武夫
黑澤年男前山一等兵
松本幸四郎明治天皇
草笛光子東鄉之妻
久保明松井簡介 陸軍大尉
佐藤允森下簡介 炮術指揮官
藤田進上村彥之承簡介 海軍中將
平田昭彥津野田簡介 參謀
佐原健二信濃丸簡介 副長
田崎潤橋口島司
柳永二郎伊藤博文
哈樂德·康韋約翰坎貝爾簡介 艦長
奧斯曼·優素福驅逐艦將校
彼得·威廉斯尼博格妥夫簡介 司令
安德魯·休斯羅澤德斯特凡斯基簡介 司令官

角色介紹


乃木希典—旅順攻堅戰中“肉彈”敢死隊的提倡者,明治天皇的狂熱擁護者,明治時期陸軍大將,後期負責對昭和天皇裕仁的輔佐,日俄戰爭時第三軍司令官,實則一廢物。強攻旅順導致三軍損失慘重,一個鮮明,典型的“愚將害死三軍“活生生的例子,戰役後期由兒玉出謀劃策,改變炮兵部署,雖然炮擊到己方衝鋒部隊的可能性,但據小節無以成大事,最後以兒玉的兵力部署,最終攻克俄軍的203高地,從而俯瞻旅順全港,毀滅了俄軍旅順軍港艦隊,使東鄉的聯合艦隊能夠以逸待勞的對付遠道而來的號稱世界第一的巴爾契克艦隊。期間還擔任過台灣總督,後由明治時期第一智將兒玉源太郎接任。
伊藤博文—曾與李鴻章馬關簽訂《馬關條約》的日方代表之一,明治時期有名的政治家,內閣首相,曾出於兵力、財力的對比(日俄財政、預備役、兵力各差距十倍),極力反對發動日俄戰爭,明治時期不可多得智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