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托嘎

國家一級作曲家

烏蘭托嘎,1958年4月1日出生於海拉爾,受家庭文化環境熏陶,1978年考入哈爾濱師範大學音樂系學習作曲和指揮,後到中央音樂學院深造。蒙古族音樂家,國家一級作曲家。

8歲時,他就譜出自己第一首曲子。1984年創作第一部交響曲《騎士》,1988年為蒙語歌曲集《濛濛細雨》作曲成名。代表作品有《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草原在哪裡》《天邊》《呼倫貝爾大草原》等。

人物關係


大事件

1958-04-01

出生

1958年4月1日出生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

1984

創作第一部交響曲

1984年創作第一部交響曲《騎士》。

1988

因為《濛濛細雨》作曲成名

1988年為蒙語歌曲集《濛濛細雨》作曲成名。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1978年考入哈爾濱師範大學音樂系學習作曲和指揮,後到中央音樂學院深造。

寫作經歷

8歲時,就譜出自己第一首曲子。
1984年創作第一部交響曲《騎士》,開始受到業內同行和前輩關注。
1988年為蒙語歌曲集《濛濛細雨》作曲成名。著有交響序曲《騎士》;交響組曲《呼倫貝爾交響詩》;電影音樂《季風中的馬》《紅色滿洲里》;電視劇音樂《我的鄂爾多斯》《家有考生》《血濃於水》《非常歲月》《今生來世》《青山戀》等;歌曲《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草原在哪裡》《天邊》《呼倫貝爾大草原》《往日時光》《這片草原》《回家吧》等500餘首。尤以草原歌曲膾炙人口、廣為流傳……

個人生活


家庭生活

大哥考學到北京師範大學藝術系,大姐在業餘宣傳隊打揚琴。兩個姐姐也都令人羨慕地考上內蒙古藝術學校,學器樂。二姐把二胡拉得如泣如訴,三姐彈琵琶彈得婉轉動聽,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盤”,回味無窮,二哥在呼盟歌舞團拉中提琴。

情感生活

與托婭結婚。

個人作品


《騎士》《呼倫貝爾交響詩》《季風中的馬》《紅色滿洲里》
《我的鄂爾多斯》《家有考生》《血濃於水》《非常歲月》
《今生來世》《青山戀》《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草原在哪裡》
《天邊》《呼倫貝爾大草原》《往日時光》《這片草原》
《回家吧》

社會活動


2006年12月19日,命名為“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的“烏蘭托嘎作品音樂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創作理念:民族不是狹義的概念
現如今在呼倫貝爾,在呼和浩特,甚至在北京,隨處都可以聽到烏蘭托嘎的音樂。坐汽車賓士在無邊的原野,聽著音響里播放著烏蘭托嘎的音樂,更有一種全心全意的安恬。舒緩深情的旋律與藍天白雲自然交融,讓此情此景猶如層次分明又和諧融一的油畫一樣美妙。人也就由此走進如詩如畫的意境之中。
是什麼給了我們對音樂欣賞如此的渴望呢9眼望藍天日雲,通向天邊的公路,蜿蜒益折的小溪,成群的牛羊,無邊無際卻又在被侵蝕的原野
……我們就會知道,烏蘭托嘎表現草原的音樂為什麼如此深入人心。
世界變得激情與喧囂,孰好孰壞?我們難以回答。但是惟有一條不能改變,這就是時司的流逝。時間把我們從過去帶到今天。而人的情感,讓我們懷舊。這造就了我們的藝術,造就了我們的文化,造就了我們的音樂家烏蘭托嘎。烏蘭托嘎的音樂如同美妙的天籟之音,已經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通,和我們的情感心心相印。
烏蘭托嘎從哈爾濱師大畢業后,在內蒙古廣播電視藝術團工作11年,擔任作曲和指揮。那段時間給這個蒙古族音樂青年插上了飛翔的翅膀。工作之便,他聆聽了內蒙古幾乎所有地域的音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也造就著具有特質的藝術。伊克昭盟的民歌家可以把別的盟的音樂也唱成自己的調子。他們端著肩膀,唱開去,有激情,有韻味。哲里木民歌中總散發著深深的憂傷,錫盟的音樂卻顯現樸素和平和,呼倫貝爾多浪漫的三拍節奏,這裡水草豐美,人悠閑而浪漫,而且出了很多優秀的音樂家。每一次到民間採風,烏蘭托嘎都會得到許許多多的收穫。
原來,人們也曾擔憂,隨著社會發展,蒙古族音樂將會逐漸消失。當他在巴盟採風,聽說一個喇嘛創作過很多民歌;在青海,他也看到一位蒙古族牧民在寫歌,一唱就是10幾段。他醒悟,只要有游牧生態,就有草原音樂在。
在烏蘭托嘎看來,游牧生態和草原音樂不只是蒙古族的音樂。任何一個民族都是歷史發展的一個過程,北方少數民族曾經在這片神奇的土地演繹過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那不僅構成了人類歷史,而且也是人類藝術的發展史。保護草原,留給我們的後代子孫,也就能把音樂傳給後代。_打可能因為有這樣的歷史觀和藝術觀,烏蘭托嘎在音樂創作上就能聽得進不同聲音,就會吸納豐富的營養。
烏蘭托嘎,蒙古語意“紅色的旗幟”,這個名字已經成為標誌草原文化的一面旗幟。現在每次回到家鄉,他都會得到極高的禮遇,他把這看做是家鄉的人們對音樂藝術的嚮往和尊重。今年他回到呼倫貝爾的次數最多,他參與策劃了首屆中俄蒙國際青年藝術節,和20多位藝術家一起應邀參加了新巴爾虎右旗那達慕大會。他又趕到根河參加了內蒙古電影製片廠反映鄂溫克人物的故事片《母鹿》開機儀式。他還受到滿洲里。陳巴爾虎旗、牙克石的朋友們盛情邀請,在草原上不停地奔波著。
參加這些活動,讓他有了和自然親近的機會。在草原的藍天綠野間,在家鄉的懷抱中感受生命的每一個瞬間。就像俄羅斯民間故事中的安泰回到大地母親懷抱中汲取無窮的力量一樣,他會因此得到更多的藝術上的啟示和靈感。
筆者以為,人們對烏蘭托嘎音樂的喜愛,不單純是對草原音樂的欣賞,深層的情愫應該是人們潛意識中對人類即將消失的一種生存方式的留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文化曾經給我們人類留下多少美妙的回憶!

人物評價


一個用靈魂寫音樂的人
詞作家克明:托嘎很快樂。無論何時何地,他身邊總是聚著一群朋友,不停地接打電話,妙語連珠,笑聲不斷。從少年到今天,總是這樣。他是一面旗。其實,他內心的深處,有一顆敏感的心靈,有時,近乎悲憫。童年時代對於苦難、命運的品嘗,是一個絕好的介質,使他敏感的體察到蒙古音樂之美的內核。同時也使他由此遠離了華麗造作和裝腔作勢,從而走進了普通百姓的心間,去體驗真實的歡愉和悲涼。
他的音樂會流傳下去
影視演員陳佩斯:有一次和托嘎到草原,草原上有一群青年們在唱歌,托嘎笑著問我:“你知道他們唱的歌是誰寫的嗎?”我搖搖頭,托嘎靠近我悄悄地說:“是我寫的。”我再看年輕人那投入神往的神情,那動人的歌唱;和托嘎天真的表情,我也被感動了:這樣的音樂會流傳下去.因為它已經融入人們的生活之中了。
他是一個懂得愛的男人
烏蘭托嘎的妻子托婭:他是一個真誠、正直、正派,懂得愛、重情誼的男子漢。托嘎的為人讓我欣賞,托嘎的才華讓我欽佩;他淡泊名利,看重友情,有責任心,在當下浮躁的社會中,更顯難能可貴。和他在一起生活非常舒服、舒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