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柄杜若

粗柄杜若

徠粗柄杜若,正名為大杜若(拉丁學名:Pollia hasskarlii),鴨跖草科、杜若屬草本植物。根狀莖長而橫走,葉大型,橢圓形,花瓣白色或淺紫色,倒卵圓形,幼果綠色,成熟果實黑色,花期3-6月,果期7月以後。生長於海拔200米至1,700米的山谷陰濕處及密林下。

粗柄杜若


所屬卷:Pollia Thunb
所屬科:Commelinaceae
中文名:粗柄杜若
徠其它中文名:黑珍珠(屏邊)、七喜草(臨滄)、大杜若
文獻來源:Pollia hasskarlii Rolla Rao(1964);Hong(1974);海南植物志(1977)。
Pollia aclisla Hassk.(1852);C.B.Clarke in DC.(1881);Hook.f.(1894);Cherfils(1937).

描述欄位


直立草本;莖粗狀,高0.5—1.3米。葉大,披針形或寬披針形,長15—28厘米,寬3.5—8厘米,頂端尾尖,基部漸狹,無毛,腹面略粗糙,邊緣微皺波狀,近無柄。組成圓錐花序的聚傘花序較為密集通常不成輪,圓錐花序直立,長圓形或卵形,比頂葉短,總花梗長3—8厘米,粗壯,被長柔毛,中部有葉狀苞片,苞片平展,長圓形,長1—2厘米;小苞片卵形,長1—3毫米;花紫色,萼片花瓣狀,比花瓣略寬,幾與花瓣等長,脫落;花瓣長3—4毫米,寬約2毫米;發育雄蕊6枚。蒴果圓球形,徑約5毫米,有種子16—24顆,種子扁平,有稜角。

分佈及生境


富寧、西疇、麻栗坡、馬關、硯山、屏邊、普文、滄源、景東、臨滄、龍陵、福貢等地;生於海拔200—1800米的山谷密林中。分佈於廣西、廣東、貴州、四川。尼泊爾、錫金、不丹、孟加拉、印度東北部、緬甸、泰國和越南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