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泔鎮

陝西省咸陽市乾縣下轄鎮

注泔鎮,隸屬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地處乾縣東北部。東鄰禮泉縣石潭鎮,南臨泔河與陽洪鎮相望,西與峰陽鎮接壤,北靠禮泉縣南坊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3.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7千米,總面積56.48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注泔鎮下轄9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注泔鎮戶籍人口22540人。2011年,注泔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到2.7億元,財政總收入76萬元,各類存款餘額1.6億元。

歷史沿革


相傳秦始皇巡幸至此,飲西溝甘甜泉水,人們將秦始皇飲過之泉水稱為“主水”,遂取“主水甘泉”之意稱日“注泔”為地名。
春秋時屬秦。
元、明、清三代屬北鄉七里,名為注泔里。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后,設注泔聯保。
1949年,人民政權成立后屬第十區。
1951年6月,改為注泔區。
1956年3月,合鄉名為泔注鄉。
1958年9月,注泔成立和平公社。
1958年,合大縣時,注泔公社還轄禮泉石潭、石泉2鄉。
1961年,撤大縣仍為注泔公社。
1984年,改設為注泔鄉。
1997年,撤鄉,設為注泔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注泔鎮轄孔頭、新華、注泔、南北坳、南注泔、南道、健全、羊牧、瓜趙、周家、張家、東南12個行政村;下設105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注泔鎮下轄9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南注泔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424109205121南注泔村
610424109207122中南村
610424109213220瓜趙村
610424109214220周張村
610424109219122羊牧村
610424109220220健全村
610424109221220注泔村
610424109222220孔頭村
610424109223220東南村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注泔鎮地處五峰山前台塬緩坡地帶,地勢北高南低。境內東、西、南三面環溝,北面靠五峰山,溝壑縱橫,地面多有起伏。境內最高點半天村,位於鎮政府北,海拔690.0米;最低點為泔河溝,位於周張村南,海拔600.0米。
注泔鎮
注泔鎮

氣候特徵

注泔鎮氣候屬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明充足,無霜期長;春季雨水較少多乾旱,夏季雨量充足,秋季溫度涼爽,冬季寒冷少雪。多年平均氣溫12.6℃,1月平均氣溫-1.0℃;7月平均氣溫25.2℃。生長期年平均224天,無霜期年平均211天,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172.6小時,年總輻射115.5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537.9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

水系水文

注泔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泔河,自北向南在折東王石鎮而下,境內流長11千米。

自然資源


注泔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等。最嚴重的一次冰雹災害發生在1965年6月18日下午4時,境內多地遭受冰雹災害,雹粒大如核桃,降雹持續時間近30分鐘,造成人員受傷和農作物受害。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注泔鎮總人口23181人,其中城鎮人口3716人,城鎮化率16%。總人口中,男性12054人,佔52%;女性11127人,佔48%。2011年,注泔鎮人口出生率7.8‰,人口死亡率4.1‰,人口自然增長率3.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21.47人。
截至2018年,注泔鎮戶籍人口22540人。

經濟

編輯
綜述
2011年,注泔鎮財政總收入76萬元,比上年增長1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9萬元,比上年增長7%。
第一產業
2011年,注泔鎮耕地面積5.4萬畝,人均2.3畝。是陝西省蘋果基地和酥梨基地。果樹種植面積4.6萬畝,佔耕地面積的近90%,其中蘋果4.1萬畝,酥梨0.4萬畝,雜果0.1萬畝,2011年,注泔鎮總產量達到4.9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蛋雞為主。2011年,注泔鎮生豬存欄5800頭,羊存欄3000多隻,蛋雞21200多羽。2011年,注泔鎮生產肉類162噸;畜牧業總產值0.28億元,佔4.8%。
第二產業
2018年,注泔鎮有工業企業1個。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注泔鎮商業網點200個,從業人員2389人。2011年,注泔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到2.7億元;城鄉集貿市場3個,年成交額1.5億元。2011年,注泔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6億元,比上年增長18.2%,各項貸款餘額1.2億元,比上年增長15.2%。截至2011年末,注泔鎮郵政局1個,鄉村通郵率97%;征訂報紙0.75萬份、期刊0.18萬冊,郵政業務總量17.8萬元。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3個,固定電話用戶503戶,行動電話用戶1.1萬戶,寬頻接入用戶457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45.8萬元。
2018年,注泔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9個。

交通


注泔鎮交通便利,南距312國道10千米,12個行政村全部鋪設了通村路,鎮區通有班車,開往西安和縣城。截至2011年末,注泔鎮鎮區道路總長度1.9千米。

社會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注泔鎮鎮文化站1
注泔鎮
注泔鎮
村級文化活動中心4個,村級圖書館4個,藏書1萬餘冊,文化娛樂協會1個。

教育

截至2011年末,注泔鎮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476人,專任教師115人;小學8所,在校生1160人,專任教師14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856人,專任教師8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學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衛生

截至2011年末,注泔鎮醫院1個,醫護人員16名;村級衛生所28個,從業人員32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5%。

社會保障

2011年,注泔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8戶,人數1333人,月支出5.9萬元,比上年增長11%。農村五保供養21人,孤兒7人,支出3.2萬元。農村醫療救助26人次,支出1.5萬元。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1萬人,參保率95%。

文化


歷史遺跡

北寺遺址
位於注泔鎮胡羅村北,注泔溝東岸,建國后曾為小學校址,“文化大革命”前拆除,現為打麥場。南北長100米,東西寬70米,地面磚瓦殘片較多,建築痕迹不清,據當地群眾講,原有前後殿。該遺址為寺廟遺址。
太白寺遺址
位於注泔鎮屈家村西北角,緊挨村莊,廟外有一土壕,寺廟於“文化大革命”前拆除,現為屈家村小學所在地。東西60米,南北40米。
甘泉寺遺址
位於注泔鎮街道,中間有乾(縣)南(坊)公路穿過,公路西為學校所佔,路之東南部為注泔郵電所,北半部為空地,地面無遺存。其範圍南北78米,東西73米。在該遺址上發現一個蓮花座和一已埋入地下的石佛像,還發現一塊瓷碗殘片,呈豆綠色,碗內底部有花卉,上部有龍鬚圖案,背部有冰裂紋飾。
靈感寺遺址
位於注泔鎮周張村(原三姓村)小學內,南北140米,東西100米,向東向北有擴建,遺址被壓在幾座教室之下。寺內留有唐貞元元年(785)經幢一通,清重修靈感寺紀念碑兩通,一為雍正十三年(1735)立,一為光緒三十年(1904)立。原有石佛像一尊已埋入土中。始建於明而重修於清。
福泉寺遺址
位於注泔鎮蔣家村(現已合併為北孔頭村)南500米,南面和東面均為坡形耕地,西靠泔河溝,遺址範圍南北40米,東西30米,地面散見磚瓦殘片,建國后曾做過小學校址,50年代拆除。始建年代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