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與口才雜誌社

演講與口才雜誌社

演講與口才雜誌社是邵守義於1983年創辦的期刊類雜誌社,主要出版專門研究演講、口才與公關的刊物,主要作品有《演講與口才》、《做人與處世》等。

創辦歷程


創始人

邵守義,吉林市人,1937年生於吉林省東遼縣,2009年9月3日下午18時在吉林市醫院去世。中共黨員。我國著名的演講理論家和演講活動家、演講學教授。曾任吉林師範學院院長,之後任職於《演講與口才》、《做人與處事》的雜誌社社長兼主編。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育人”先進個人,全國百佳出版工作者、中華“鑄魂杯”獲得者。被《光明日報》、《中國新聞出版報》等譽為“中國新時期演講事業的開拓者”、“中國報刊界的拚命三郎”。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人物》雜誌封面人物。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主講人之一。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技術、管理專家稱號,並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982年邵守義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專門研究演講、口才與公關的刊物《演講與口才》。他為《演講與口才》確立的風格是科學性、知識性、實用性、趣味性,尤以“實用性”為主。《演講與口才》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發行量由1983年創刊時的2萬份,發展到1988年創紀錄的113萬份,到今天基本穩定在100萬份左右。此刊物在全國首屆期刊評選中,名列綜合文化類期刊榜首,還被評為最受歡迎的十佳雜誌之一,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1996年,他又創辦了《做人與處世》雜誌。該雜誌旗幟鮮明地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歌頌真善美,鞭撻假醜惡,目前發行量已逾二十萬,成為我國綜合文化生活類期刊中一枝長勢喜人的新秀。
邵守義在全國發起並組織了十多次有影響的演講大賽,組織了三次全國性的演講學術研討會,親自撰寫了新時期第一部演講學專著《實用演講學》,從理論與實踐上為新時期我國的演講事業做出了貢獻。國內各大新聞媒體爭相長篇報道邵守義的事迹,被《光明日報》譽為稱他為新時期中國演講事業的開拓者。
隨著形式的發展,邵守義創辦演講與口才雜誌社網站——口才網。它主要刊登“演講、論辯、談話、交際、口語訓練”等方面的內容,是人們查閱、學習演講、論辯等知識的最佳平台,深受廣大網民喜愛,日點擊量過萬。

創業歷程

1983年,伴隨著改革的春風,在林林總總的期刊園地里,一枝奇葩悄然綻放,她,就是邵守義先生創辦的《演講與口才》。作為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本專門研究說學理論和提高人們口語表達能力的專業期刊,她的創刊與發展,牽動了社會各界讀者的心,在全國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經過23年的風雨洗禮,她仍然艷麗奪目,仍然芳香四溢。君請看——
一組呈幾何級數增長的數字
《演講與口才》創刊不久,就引起了廣大讀者的關注和喜愛,發行量成倍增長,短短几年時間就突破了百萬大關。請看一組呈幾何級數增長的數字吧:
1982年,試刊號僅發行1萬冊;
1983年,創刊號發行2萬冊(年終達4萬冊);
1984年,月發行8萬冊;
1985年,月發行16萬冊;
1986年,月發行35萬冊;
1987年,月發行75萬冊;
1988年,月發行量猛增到113萬冊;
…………
伴隨著這一組呈幾何級數增長的數字,《演講與口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飛速地發展壯大起來,使她在全國期刊中享有較大的聲譽。
一組對比鮮明的數字
創刊之初到現在
*1982年試刊時,僅有邵守義一名工作人員,編輯、發行都靠他;如今,已經擁有各類員工40餘人,先後安排近百人就業或再就業。
*1982年試刊時,邵守義家中就是辦公室,全靠他一人肩挑手提搞發行;如今,已經擁有各類現代化的辦公設施,在長春、西安、南京、深圳設有四個印刷點,雜誌社出版的期刊,源源不斷地發向全國各地。
*1983年創刊時,邵守義沒有一分錢,他靠借來的5000元資金,白手起家,創辦了《演講與口才》;如今,雜誌社已經擁有上千萬元固定資產。
*1983年創刊時,只有一間8平米的辦公室;如今,雜誌社已經擁有高7層、建築面積達5500平米的“吉林演講大廈”。
*1983年創刊時,只是一個4個人的小編輯部; *如今,已經成為擁有三份全國發行的刊物、有40餘人的大編輯部;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演講與口才》沒要國家一分錢,自籌自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謀發展,卻為社會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而社會也給了她豐厚的回報。

社會榮譽


國家級榮譽

1995年12月,被評為全國社科優秀期刊;
1997年4月,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1998年1月,被評為首屆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
1999年10月,被評為第二屆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
1999年10月,榮獲首屆中國期刊獎;
2003年春,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2000年9月,在贈建“全國百家期刊閱覽室”活動中,被評為“受讀者歡迎的期刊”;
2001年12月,被評為全國“讀者最喜愛的期刊”和“讀者每期必讀的期刊”;
2002年5月,在《全國國民閱讀與購買傾向抽樣調查》數據統計活動中,被認定為全國“讀者最喜愛的十家雜誌”之一;
2003年,被評為“中國首屆郵政報刊展十佳報刊”。

省級榮譽

1997年度,被評為東北三省優秀社科期刊;
2003年,被評為遼瀋地區最受讀者喜愛的十佳報刊;
2004年9月,被評為第一屆北方優秀期刊;
2005年3月,被認定為吉林省27個著名商標之一,成為全省唯一入選的期刊類商標;
連續五次被評為吉林省十佳期刊;
……
正是由於《演講與口才》始終以提高中華民族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口語表達能力為己任,努力做到貼近生活、貼近讀者、貼近實際,努力做到熔思想性、知識性、實用性、趣味性於一爐,因而,她受到了——

社會評價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 從創刊之初便對該刊給予大力支持和指導。1983年11月,在北京的一次關於演講與口才的座談會上,他對邵守義主編說:“我知道要辦這個刊物時,就曾高興地說‘你辦了一件功德無量的事’。好的開始等於成功了一半,我對你們這種氣魄和戰略眼光,對編輯同志這種獻身精神表示欽佩,你們的確有干一番事業的勁頭。這個雜誌的作用不可低估。我們這個民族需要演講家。演講除鼓動人民外,對內政、外交以及各行各業都很重要。……提倡演講,培養口才,實際上是提高我們民族的思維能力和素質,把我們青年一代培養得更聰明。因此,我希望這個雜誌越辦越好。” 16年後的1999年11月,他在視察吉林市的時候對邵守義主編說:“你們幹得很好。我還是那樣認為,口才不單單是口才的問題,口才實際上是人的整體素質的外化,所以培養人們的口才就是提高人們的素質,希望你們繼續努力。”
中共中央統戰部原副部長武連元致函邵守義主編,稱讚《演講與口才》雜誌“思想性很強,內容健康,能催人上進,是一本具有高度藝術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好讀物”。
瀋陽軍區原司令員劉精鬆偶然看到一本《演講與口才》,特別喜愛,專門委託吉林當地駐軍為他買了全套雜誌。
各界社會名流也都對《演講與口才》關愛有加——侯寶林、張壽康、夏青趙忠祥張志公、宋振庭、李燕傑、李景隆、吳伯威、宋嗣廉等許多著名的語言學家、演講家、藝術家、教育家,不僅受邀擔任該刊顧問,而且紛紛發表文章盛讚該刊的意義和價值。
《演講與口才》雜誌還受到了學校師生、機關幹部、解放軍官兵等各界人士的廣泛好評。
北京郵電大學校長林金桐來信說:“有幸結識你們這幾位為中國演講藝術而勤勤懇懇工作的學者編輯,是人生收穫。”北京大學化學系學生楊婷寫信說:“《演講與口才》教會了我們怎樣說話,怎樣妥善地處理人際關係。《演講與口才》為我們的大學生活點亮了一盞心燈。”
北京人民大會堂工作人員陳傑來信說:“無意間看到了《演講與口才》雜誌,閱讀後深受啟發,如獲至寶。我逐漸學會了怎樣與人交流,怎樣處理各種人際關係。”江蘇省通州市物價局紀委幹部楊漢祥來信說:“我對《演講與口才》情有獨鍾,不但自己年年訂閱,而且每年都另外訂幾份作為禮品送給在外地讀大學的侄子、外甥女等。目的是讓這些年輕人能進一步增長知識、鍛煉口才,更好地做人處世,當一個知書達理、能說會道的優秀青年。”
天安門國旗班的官兵,長期把《演講與口才》作為提高自身素質的必讀教材。解放軍駐新疆某部戰士孟懷虎說,他先後榮獲兩枚軍功章,都與閱讀《演講與口才》而迅速提高口頭表達能力有關,“軍功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於是特意將其中的一枚寄到了編輯部。
北京讀者孫艷麗說:“在我看來,《演講與口才》是全中國最乾淨的雜誌之一。”西藏日喀則江孜縣滿拉水電廠的扎桑拉姆說:“我把《演講與口才》當作‘糧食’,用它來不斷充實自己;當作‘武器’,用它來抵禦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當作‘方向盤’,用它來把握正確的方向。”
許多讀者在給編輯部的信中傾訴“讀著《演講與口才》一步步成長”的心聲,他們從不敢說話到敢說話,從不會說話到會說話,是口才助他們走上成功之路,是溝通使他們人生變得精彩。他們,有的成了電視台的名嘴,有的成了口若懸河的教授博導,有的成功地走上各級黨政領導崗位,有的當了指揮現代戰爭的部隊首長,有的成了富甲一方的知名企業家——是《演講與口才》助他們能言善辯,事業有成。
來自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的感謝和鼓勵,代表了全國讀者對《演講與口才》的客觀評價,這也正是該刊為提高人們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口語表達能力不斷努力而得到的最好回報。

成功原因

《演講與口才》獲得如此成功,那麼她成功的關鍵是什麼呢?我們認為,關鍵就在於她是——
一本導向正確、特色鮮明的期刊
在吉林省有關部門和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經過邵守義兩年多的精心籌備,1983年7月20日,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本研究說學理論和提高人們口語表達能力的專業期刊——《演講與口才》,在北國江城吉林市正式創刊了!復旦大學演說學會致賀電稱:“這是新中國演說史上最重大事件之一。”
一不靠以兇殺打鬥、低級庸俗、荒誕獵奇的內容招徠讀者,二不靠東拼西湊販賣別人的思想和文章過日子,從創刊的那一天起,《演講與口才》就制定了以提高中華民族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口語表達能力為己任的宗旨,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二為”方針,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堅持自主創新,堅持原創首發,形成了思想性、知識性、實用性、趣味性“四性統一”且重在實用的辦刊原則。
經過不斷的實踐和總結,他們進一步明確了,要辦好刊物,還必須始終堅持五個正確的導向,即正確的政治導向、正確的思想導向、正確的道德導向、正確的知識導向、正確的審美導向。
“口才助你成功,溝通改變人生”,這是《演講與口才》提出的口號,也是多年來致力追求的目標。這句話印在《演講與口才》每期目錄頁上,鼓舞著無數渴望成材的讀者。
《演講與口才》的欄目設置緊扣“口才助你成功,溝通改變人生”的目標,以服務為宗旨,以容量大、覆蓋廣、信息新為特點,成為中國說學理論研究的中心、信息交流的中心。該刊設有“談話技巧”、“交際指南”、“演講藝術”、“論辯之道”、“行業口才”、“求職方略”、“演講辭選登”、“說林廣記”、“說壇快報”等九個大欄目,並採用大欄目套小欄目的格式,如“行業口才”包括“教師口才”、“大學生口才”、“軍人口才”等,突出了為特定讀者服務的特點。
《演講與口才》注重把說學理論和與讀者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以幫助廣大讀者增長知識、提高交際、公關和口語表達能力,從而增強了刊物的親和力。它注重編髮與百姓生活密相關的文章,這些文章多就讀者所關心或需要的某一具體問題進行研討交流,使人讀後受到啟發,並能應用到實踐中去,以達到求知、求用的目的。如《與職業律師開辯:我為打工仔討公道》一文,講了作者一段真實的辯論經歷,我們從中看到了這位優秀辯手善於利用法律武器戰勝強大對手的智慧,切中時弊,發人深思。又如《善於就地取材,談出十分精彩》告訴讀者,交談成功的關鍵在於隨機應變,最好的做法是就地取材,捕捉到交談的話題,就等於找到了打開話匣子的金鑰匙。
《演講與口才》刊發的文章,平易而不乏文采、活潑而富有哲理。讓人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得到藝術和美的享受。文字幽默風趣,入情入理。尤其是文中的小標題很有特色。以2004年第10期的幾篇文章為例,《毛澤東:妙想巧解趣說人名》一文有4個小標題:析字成趣,消除緊張情緒;聯想成趣,創造寬鬆氛圍;諧音成趣;點撥言外之音;敷演成趣,富含特定意蘊。《逆向思維能使你妙語連珠》有3個小標題:跟常人相反的思路,妙語驚人;跟對方相反的思路,妙語服人;跟自己相反的思路,妙語感人。這些小標題不僅言簡意賅,而且對仗工整,形成氣勢,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他們編輯出版了330多期雜誌,刊發了近兩千萬字的文稿,努力做到貼近生活、貼近讀者、貼近實際,精益求精打造精品,創立了《演講與口才》這個全國期刊市場上久享盛譽的品牌。
這20多年,國內期刊業迅猛發展,一些雜誌經過一次次“跨越式”包裝,似乎從“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而《演講與口才》卻一直在保持質樸風格的同時葆有著旺盛的生命力,
現在,她已經擁有百萬忠實的讀者,成為廣大有志青年“說辯的良師、交際的指南、公關的益友、求職的鑰匙、成才的搖籃”。
《演講與口才》之所以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飛速地發展壯大且長盛不衰,其運作方式有哪些特點呢?那就是,他們在全國範圍內發動了——
一場提高人們口語能力的“立體戰爭”
“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口才體現智慧,口才充滿力量。為了提高中華民族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口語表達能力,在創辦精品名刊的同時,《演講與口才》不斷拓寬著自己的戰略領地,發動了一場提高人們口語能力的“立體戰爭”,打了一個又一個的漂亮仗。

社會公益事業


一個熱心公益事業的群體
《演講與口才》自創刊以來,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在邵守義主編的帶領下,《演講與口才》的全體工作人員在全心全意打造精品名刊奉獻社會的同時,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創造價值、回報社會”,是他們始終不渝的信條。幫助社會弱勢群體,他們最熱心;關心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他們最積極;弘揚社會正氣、美德,他們最主動。
數字雖然枯燥,但數字又是最有說服力的,我們還是來看一組數字吧:
2001年,通過吉林市總工會向下崗職工捐款20萬元;
1996年,為援建吉林省渭津小學提供資金20萬元;兩年後又追加了1萬元;
1991年,贊助吉林省殘疾人藝術團10萬元;
1996年,向西北貧困地區捐款10萬元;
1997年,為援建河北貧困地區小學,提供資金5萬元;
1994年,向吉林省殘疾人協會捐款3萬元;
1996年,向“希望工程”捐款1.65萬元;
1998年,向吉林省特教學校捐款1萬元;
……
據不完全統計,創刊23年來,演講與口才雜誌社共為社會公益事業資助了近百萬元。另外,還向歷次全國性的演講大賽投入了大額資金。
《演講與口才》之所以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飛速地發展壯大且長盛不衰,靠的是精品意識,靠的是深化改革,靠的是立體運作,更是因為她有著—位創始人邵守義先生一位銳意進取、敢打敢拼的領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