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史
明代長篇色情小說
明代長篇色情小說。又名《浪史奇觀》、《巧姻緣》、《梅夢緣》,作者署名“風月軒又玄子著”,其姓名不可考。現存有嘯風軒本與日本抄本。小說凡40回。可錢塘秀才梅素先的一生風流韻事。
《浪史》主人公姓梅,雙名素先,字彥卿,元朝至治年間人,家錢塘,秀才,年十八歲,因慣走風月場中,人稱"浪子"。其父曾官諫議大夫,因仵權貴,罷歸,而諫議夫人曾以侄女王俊卿作繼女。不幾年,諫議夫婦雙亡,浪子與妹王俊卿在家度日。後來,浪子與王監生妻李文妃通姦,又與李家後門之寡婦趙大娘及其女妙娘通姦,又與文妃婢春嬌、文妃義姊素秋交好,而王俊卿亦與浪子男寵陸珠通姦,后嫁出。王監生死,浪子娶文妃為妻,仍寵陸珠,竟使與文妃相狎。后因浪子少時好友、淮西濠州司農鐵木朵魯以書相請,浪子行,文妃與陸珠宣淫,陸珠得色癆病而死。浪子至濠州,先後與鐵木妻安哥,二妾元如、櫻桃通姦。后鐵木欲辟穀入山修黃老之術,竟以安哥相托,浪子遂有安哥、文妃二妻。此後,浪子又登黃甲,賜進士出身,然不願聽選,告病在家,又娶七美人、十一侍妾,快活度日,人稱為地仙。忽一日,思歸隱,至深山遇一仙翁,正鐵木朵魯,鐵木功成行滿,即將飛升,浪子即居是山,自號石湖山主,以二妻稱石湖山君,后亦登仙云云。
梅生儀錶堂堂,兼具文才,好交遊,愛美色,人稱“浪子”。一日春遊,浪子被王監生妻李文妃美貌吸引,遂動邪念,設計成奸。自此,兩人私通,洩慾無盡。之後,浪子又與鄰家趙大娘、妙娘母女及文妃婢女先後成奸。浪子見李文妃義姐、寡婦潘素秋嬌艷過人,又起慾火,求得重金引錢,終與潘素秋結為床笫之歡,淫亂不止。監生死後,遂娶文妃為妻。浪子不僅與同性伴侶家僕陸珠有染,且讓其妻與之交合。他到故友司農丞鐵木朵魯家,鐵木妻安哥及妾櫻桃、文為浪子的風流所動,4人相繼勾搭成奸,鐵木入山修道,將妻妾、家產委於浪子。浪子兩年後,登黃甲,賜進士出身,但他未聽選而告病歸里,與兩位夫人,后娶的7名美女,繼納的11個侍妾,共20個房頭,每日飲酒賦詩,調情作歡,快活無比,人稱他為“地仙”。浪子梅生是歷代描寫縱慾行樂小說中,罕見得以善終的人物。這與作者的性觀念直接相關。作者還在書中強調男女應具有平等性享樂的權利,這是具有一定積極意義的觀點,但作者在書中大肆宣淫,對性享受的過分看重與欣賞,全然不顧及一切常綱理教,這也即是此書的負效應所在。因此,作品一經問世,便遭嚴令禁毀。
part1 雲雨傳今朝演說 風月事千方流傳 | part2 玉樓人中途相遇 小安童隨後尋蹤 | part3 李文妃觀陽助興 張婆子拾柬傳情 | part4 春嬌定計在桑間 虔簍遺書招浪子 |
part5 俏書生夜赴佳期 俊嬌娘春生錦帳 | part6 梅彥卿玉樹臨風 趙大娘翠眉引玉 | part7狂蜂既采紅花 蝴鬟又思含蕊 | part8他那邊雙錦傳更 俺這裡連營獨戰 |
part9 大娘哄誘春嬌 俏婢奸弄浪子 | part10 小妮子嫩蕊含葩 大娘兒生薑老辣 | part11狂書童西堂生春意 小梅香錦帳說風情 | part12月下山盟海誓 花前雨意雲情 |
part13大將軍三人紅門 女真主生還險地 | part14 嬌娘子即景生情 小秀才貪花得病 | part15 臨月軒佳人品玉 陽台上奴輩溫存 | part16李文妃春風得意 王監生天上修文 |
part13梅生用金尋媒妁 餞婆定計謀貞娃 | part14潘素秋心煩意亂 錢簍子巧語花言 | part15 餞婆子戒指相遺 梅彥卿金卿贈家 | part16灌娘一度一愁 梅生三戰三北 |
part17潘卿已識房中術 浪子難降玉女騷 | part18女真主兩次魂消 飛將軍者番得計 | part19俊卿兩路失遮攔 陸珠遍歷桃花徑 | part20佳人明渡陳倉 浪子蒙人鼓裡 |
part21染沉痾瘦骨盈把 巧姻緣紅雨潮來 | part22潘素秋將死寄真容 梅彥卿遙祭哭情婦· | part23又是一番新氣象 依然兩件舊東西 | part24梅彥卿開門揖盜 陸閏兒忙裡偷閒 |
part25閏妹初識綺羅香 文妃十面埋伏計 | part26陸珠今番輸卻 文妃臨別牽衣 | part 27荷花池風流戲謔 濠州城好友知心 | part28乃兄若弟瑤池設宴 才子佳人月夜聯詞 |
part29書廳內二女爭寵 綉幃中浪子穿花 | part30彼已盡成歡 吾今亦連理 | part31瓶花相贈寄語便牽連 燕衣及身比前更著意 | part32佳人才子乍相逢 雨意雲倩兩得意 |
part33司農舉意贈嬌娘 浪子月下逢崔氏 | part34博凌崔氏明冤洗恥 鐵木朵幾棄世歸山 | part 35春風錦帳計議歸湖 | part36石湖山司農度世 鄱陽期彥卿顯神 |
part37司農舉意贈嬌娘 浪子月下逢崔氏 | part38博凌崔氏明冤洗恥 鐵木朵幾棄世歸山 | part39春風錦帳計議歸湖 | part40石湖山司農度世 鄱陽期彥卿顯神 |
現存主要版本有日本素白紙抄本,藏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雙紅堂文庫;日本奚疑齋抄本,藏大連圖書館;清嘯鳳軒藏版本,藏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日本千葉掬香、吳曉鈴;清光緒木活字本,藏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雙紅堂文庫;清末京報房活字本;民國紅豆書屋“玲瓏本聚珍小叢書”排印本;民國上海書局排印本;1926年鉛印小本,藏南京圖書館。1985年台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影印上海書局排印本,1995年台灣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無邪匯寶”排印日本素白紙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