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辟穀的結果 展開

辟穀

辟穀

“辟穀”,又稱卻谷、去谷、絕谷、絕粒、卻粒、休糧等,源自方仙家養生中的“不食五穀”,即不吃五穀雜糧,而以葯食等其他之物充腹,或在一定時間內斷食,是古人常用的一種養生方式。

辟穀,常與服氣相聯,稱服氣辟穀。服氣,顧名思義就是服食空氣,后受道家思想影響,而稱服食精氣或天地元氣。這是以氣代食之功,服氣辟穀修鍊法是道教歷來講究的道法,從漢代起就有道士服氣辟穀的傳說,而且歷朝歷代仿效者不乏其人。

辟穀的由來及典籍中的記載


由來

《山海經》載有“食氣”之民,後有“食氣者神明而壽”的傳說,類似觀念被莊子改造成神人之功,《莊子·逍遙遊》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藐姑射之神人,無須五穀等食物,只須飲食風露。
辟穀術起於先秦,大約與行氣術同時。集秦漢前禮儀的論著《大戴禮記·易本命》說:“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是為食氣術最早的理論根據。《淮南子·地形訓》也有類似的記載。道教創立后,承襲此術,修習辟穀者,代不乏人。從漢至宋,辟穀術在道教內一直十分流行。西漢有《去(卻)穀食氣篇》云:“去(卻)谷者食石韋。首重、足輕、體軫,則昫(呴)炊(吹)之,視利止。”意謂初行辟穀時往往產生頭重腳輕四肢乏力的飢餓現象,須用“吹呴”食氣法加以克服。這裡將辟穀與行氣聯在一起,和《莊子·刻意》將行氣與導引聯在一起一樣,似皆表明此三術在先秦時最初存在的狀態,即表明它們大體是同時出現的。
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了兩件舉世矚目的氣功文物:導引圖和《卻穀食氣篇》。前者是繪有各種導引姿勢的彩色帛畫;後者是記載辟穀食氣具體方法的帛書,為我國第一部辟穀療法專著。據考證,帛書是漢初的寫本,大約在高祖惠帝時期(前206—188),詳其內容,可能是先秦時流傳下來的古逸書。

典籍中的有關記載

《史記·留侯世家》記述留侯張良稟體多病,採用導引、辟穀等術療疾並習練輕身之功。《漢武帝外傳》載,東漢方士王真“斷谷二百餘年,肉色光美,徐行及馬,力兼數人”。《後漢書·方術傳》載:“(郝)孟節能含棗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曹植《辯道論》載郗儉善辟穀事,謂曾“躬與之寢處”以試之,“絕谷百日,行步起居自若也”。曹操招致的方士群中,甘始、左慈、封君達、魯女生等皆行辟穀術。東晉道士葛洪反對單行辟穀可致仙的觀點,但並不懷疑辟穀術的健身延年效果。他在《抱朴子內篇·雜應》中說:“餘數見斷穀人三年二年者多,皆身輕色好”,並舉出具體例子以證之。《北齊書》中記載一個隱居於琅琊山的修行者,練辟穀之術,服用松子、白朮、茯苓等生葯,以求長生不老。《南史·隱逸傳》載,南嶽道士鄧郁“斷谷三十餘載,唯以澗水服雲母屑,日夜誦《大洞經》”,陶弘景“善辟穀導引之法,自隱處四十許年,年逾八十而有壯容”。《北史·隱逸傳》稱陳道士徐則“絕粒養性,所資唯松術而已,雖隆冬冱寒,不服棉絮”。《舊唐書·隱逸傳》載,唐道士潘師正居嵩山二十餘年,“但服松葉飲水而已”,其徒司馬承禎亦傳其辟穀導引服餌之術。《舊唐書》記載一個叫王遠知的人,修習吐納導引之術,服食靈芝和白朮等,活到百歲以上,且頭髮烏黑、步履輕捷。《宋史·隱逸傳》載,宋初道士陳摶居武當山九室岩,“服氣辟穀歷二十餘年,但日飲酒數杯”。《宋史·方技傳》載,趙自然辟穀“不食,神氣清爽,每聞火食氣即嘔,唯生果,清泉而已”,柴通玄“年百餘歲,善辟穀長嘯,唯飲酒”。

服氣辟穀的輔助食品


在服氣辟穀的同時,道士特彆強調添加輔助食品,如茯苓、大棗、胡麻、黃精等。把這些藥品通過中藥學的製劑方法,經過九次蒸曬,製成水丸,或加蜜製成蜜丸,或煎製成膏劑,或再配成復方,製成“太清金液膏”、“茯苓膏”、“胡麻飯”等,隨時加以服用。如晉朝人樂子長傳“漱咽華池法”:常含棗核,如兒吮乳,久之乃滿,咽其三分,而留二分。與氣俱咽,可以周而復始。又如《神仙食氣金櫃妙錄》中引隋朝京黑先生傳辟穀法:先合口引之,再納氣咽之,滿三百六十則止。這種咽氣法咽氣越多越好。修行此法時,咽而食,則應日減一餐,十日後不食。此後,氣常入不出,意氣常飽。如腹中感覺飢餓,或小便赤黃,取好棗九枚,飢餓時吃一枚、二枚,一晝一夜,不過此九枚。如意中不念食者,可不含棗。煉功者經常含棗核,令口中津液叢生,更有益處。通過這些方劑的記載,可以看出道教辟穀法只是不吃五穀雜糧,而食用有蛋白、高油脂類的藥品來補養人體的氣血,充實生命元素。

修鍊而達到的自然辟穀


至於通過修鍊而達到辟穀的,我們可以從唐朝康仲熊的《嵩山太元先生氣經》中了解到,其云:“內外安靜,即神妍,神妍即氣和,氣和即元氣自至,元氣自至即五臟滋潤,五臟滋潤即百脈流通,百脈流通即津液上應,津液上應即不須五味。五味止絕,饑渴不生,饑渴不生。三田成體,堅骨實肉,返老還年,漸從此矣。”後來《元氣論》作了一些調整,與此說大致相同,說:“內外安靜,則神定氣和,神定氣和,則元氣自至,元氣自至,則五臟通潤,五臟通潤,則百脈流行,百脈流行,則津液上應,而不思五味饑渴,永絕三田,道成則體滿藏實,童顏長春矣。”至於丹家所說自然辟穀,又與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