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5條詞條名為劉全的結果 展開
劉全
聊齋志異篇目
《劉全》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劉全是《聊齋志異》十二卷篇目中的人物,曾代替唐太宗李世民赴陰曹進奉瓜果。某城隍廟有劉全獻瓜像,不知何時被鳥雀糞便將眼睛糊住了,鄒平牛醫侯某心發善念,為劉全清潔面目。數年後,侯某醫治得了瘟病的馬,治療無效,馬到陰間衙門狀告侯某,侯某遂被召到陰間。湊巧陰間衙門老爺正是劉全,升堂完畢,劉全顧念侯某昔日清理鳥糞的恩情,遷人送侯某還陽。侯某八旬時,陽壽將盡,劉全又提前三日相告,三日後親來接侯某入地府做官。
劉全是《聊齋志異》中的人物,因為報恩,使鄒平牛醫侯某死而復生。
鄒平牛醫侯某,荷飯餉耕者。至野,有風旋其前,侯即以勺掬漿祝奠之,盡數勺,風始去。一日,適城隍廟,閑步廊下,見內塑劉全獻瓜像,被鳥雀遺糞,糊蔽目睛。侯曰:“劉大哥何遂受此玷污!”因以爪甲為除去之。
后數年,病卧,被二皂攝去。至官衙前,逼索財賄甚苦。侯方無所為計,忽自內一綠衣人出,見之訝曰:“侯翁何來?”侯便告訴。綠衣人責二皂曰:“此汝侯大爺,何得無禮!”二皂喏喏,遜謝不知。俄聞鼓聲 如雷。綠衣人曰:“早衙矣。”遂與俱入,令立墀下,曰:“姑立此,我 為汝問之。”遂上堂點手,招一吏人下,略道數語。吏人見侯,拱手日:“侯大哥來耶?汝亦無甚大事,有一馬相訟,一質便可復返。”遂別而去。少間,堂上呼侯名。侯上跪,一馬亦跪。官問侯:“馬言被汝葯死,有諸?”侯曰:“彼得瘟症,某以瘟方治之。既葯不瘳,隔日而死,與某何涉?”馬作人言,兩相苦。官命稽籍,籍注馬壽若干,應死於某年月日,數確符。因呵曰:“此汝大數已盡,何得妄控!”叱之而去。因謂侯曰:“汝存心方便,可以不死。”仍命二皂送回。前二人亦與俱出,又囑途中善相視。侯曰:“今日雖蒙覆庇,生平實未識荊。乞示姓字,以圖銜報。”綠衣人曰:“三年前,僕從泰山來,焦渴欲死。經君村外,蒙以勺漿見飲,至今不忘。”吏人曰:“某即劉全。囊被雀糞之污,悶不可耐,君手為滌除,是以耿耿。奈冥間酒饌,不可以奉賓客,請即別矣。”侯始悟,乃歸。既至家,款留二皂。皂並不敢飲其杯水,侯蘇,蓋死已逾兩日矣。從此益修善。每逢節序,必以漿酒酬劉全。年八旬,尚強健,能超乘馳走。一日,途間見劉全騎馬來,若將遠行,拱手道溫涼畢,劉日:“君數己盡,勾牒出矣。勾役欲相招,我禁使弗須。君可歸治後事,三日後,我來同君行。地下代買小缺,亦無苦也。”遂去。侯歸告妻子,招別戚友,棺多俱備。第四日日暮,對眾曰:“劉大哥來矣。”入棺遂歿。
據《聊齋志異》鑄雪齋抄本
鄒平:今山東省鄒平縣。
餉:供食。
掬漿,舀湯水。
劉全獻瓜:劉全,均州人,曾代替唐太宗李世民赴陰曹進奉瓜果。見《西遊記》第十一回。
皂:皂隸。
早衙:早上官員升堂審理案件。
點手:招手。
質:質訊。
疹(chōu 抽),治癒。
兩相苦:兩相詰難。苦,責難對方,使之困辱。
大數,壽數。
覆庇:庇護。
識荊:相識的敬詞。李白《與韓荊州書》:“生不用封萬戶侯,但 願一識韓荊州,”韓朝宗為荊州長史,喜熾拔後進,為時人所重。後用為久聞其名而初次識面的敬詞。
耿耿;牢記於心,不能忘懷。
超乘:此指躍身上馬。
弗須,不必。
小缺;小官職。缺,官位。
鄒平縣有個姓侯的牛醫,一次,提著飯去招待為自己耕地的人。來到田野里,有股旋風在他前面轉來轉去,侯某就用勺子舀起飯湯祭奠到地上,連舀了幾勺,旋風才離去。又一天,侯某到城隍廟閑逛,見裡面有座“劉全獻瓜”塑像,劉全被鳥雀糞糊住了眼睛。侯某慨嘆地說:“劉大哥怎麼競受如此玷污!”便進去用手指甲將鳥糞仔細剔下來。
幾年過後,侯某卧病在床,夢見被兩個鬼隸攝了去。來到官衙前,鬼隸逼索財物,侯某無計可施。忽然從官衙內走出一個穿綠衣服的人,看見侯某,驚訝地說:“侯老翁怎麼來了?”侯某便訴說了經過。綠衣人斥責兩個鬼隸說:“這位是你們侯大爺,怎敢無禮!”兩鬼隸忙道歉說不知。一會兒,聽見官衙內傳出雷鳴般的鼓聲,綠衣人說:“升堂了!”便和侯某一塊進去,叫他站在台階下,說:“先在這等會兒,我替你問問是怎麼回事。”走上前去,向一個官吏模樣的人招手示意。那人從大堂上下來,兩個人簡單談了幾句。官吏模樣的人看見侯某,拱手施禮說:“侯大哥來了!你也沒什麼大事,有一匹馬告了你,兩下里一對質就可以回去。”說完便走了。不長時間,聽到大堂上叫侯某的名字,侯某忙上前跪倒在地,一匹馬也跪在那裡。判官問侯某:“這匹馬告你將他葯死了,有這回事嗎?”侯某申訴道:“它得了瘟病,我用治瘟病的藥方治療,吃了葯后不見好轉,隔了一天就死了。這與我有什麼關係呢?”馬竟開口說起人話來,兩下里各說各的理,互不相讓。判官便命查生死簿,簿上註明了這匹馬年齡多大,應死於某年某月某日,與馬死的時間相符。判官便呵斥馬說:“這是你壽數已盡,怎能無妄指控別人!”將馬趕了出去,又對侯某說:“你原本是想救活它的,與你無關。這次你可以不死。”仍然命那兩個鬼隸將侯某送回。綠衣人和官吏模樣的人也和他們一塊出來,囑咐鬼隸路上好好對待侯某。侯某感激地說:“今天承蒙二位保護,但我並不認識你們,請告訴姓名,以便將來報答。”綠衣人說:“三年前,我從泰山回來,路上又熱又渴,難受得要死。經過你們村外時,承蒙你舀飯湯給我喝,這恩情現在也不敢忘。”像官吏模樣的人說:“我就是劉全。以前遭受鳥糞玷污,被糊住了雙眼,悶得不能忍受。你親手將鳥糞剔除,這恩情我也不敢忘懷!只是陰間里的酒肴,沒法招待客人,我們就此分別。”侯某恍然大悟,於是便往回趕來。到了家,要款留兩個鬼隸,鬼隸卻連一杯水也不敢喝。過了會兒,侯某蘇醒過來,此時他已死了兩天了。
從此後,侯某更加好善。逢年過節,他定用酒祭奠劉全。八十多歲,身體還很強健,能躍馬賓士。二天,路上見劉全騎馬走來,像要出遠門。兩人拱手行禮,寒暄畢,劉全說:“大哥壽數已盡,勾魂牒已經發出了。差役要來勾你,被我阻止住了。大哥可回家料理料理後事,三天後我來叫你一塊走。地下我已經替你買了個小官職,不會受什麼苦的。”說完就走了。侯某回家告訴了妻子兒女,和親戚朋友一一告別,又準備好了棺材和壽衣。第四天天剛黑,侯某對眾人說:“劉大哥來叫我了!”進入棺材,便去世了。
蒲松齡(1640~1715 年),清代傑出的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人。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