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陽鎮

甘肅省天水市下轄鎮

伯陽鎮,隸屬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地處麥積區中部,東與元龍鎮接壤,南與黨川鎮毗鄰,西靠馬跑泉鎮,北接清水縣草川鋪鄉,區域面積109.39平方千米,2018年,戶籍人口25264人。

西魏,伯陽縣設於境內。隋,改秦縣。唐代,撤銷。民國元年(1912年)后,屬第二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分為伯陽鎮和柏林鎮。1954年,再分設東坪鄉和鞏坪鄉。1961年,設伯陽、石門2公社。1983年12月,撤銷公社,成立伯陽鄉。2002年,撤鄉建伯陽鎮。截至2020年6月,伯陽鎮下轄2個社區和19個行政村。

2018年,伯陽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歷史沿革


西魏,伯陽縣設於境內。
隋,改秦縣。
唐代,撤銷。
民國元年(1912年)后,屬第二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設伯陽南鄉。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分為伯陽鎮和柏林鎮。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又合為伯陽鎮,今清水縣草川鋪鄉南部當時屬伯陽鎮轄區。
1950年,分設為伯陽鎮、柏林鄉、東坪鄉。
1951年,伯陽鎮改鄉,並分置石門鄉。
1954年,再分設東坪鄉和鞏坪鄉。
1955年,設為伯陽、東坪、石門3鄉。
1956年,東坪並伯陽,石門並元龍。
1958年9月,伯陽併入馬跑泉公社。
1960年,改歸葡萄園公社。
1961年,設伯陽、石門2公社。
1968年,石門北部並元龍,南部並伯陽。
1983年12月,撤銷公社,成立伯陽鄉。
2002年,撤鄉建伯陽鎮。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伯陽鎮地處渭河和隴海鐵路以南,地勢略為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地形為淺山區,境內最高峰花兒山位於進家山,海拔2234米;最低點位於伯陽村河灘處,海拔1053米。
伯陽鎮風景
伯陽鎮風景

氣候

伯陽鎮屬溫帶半濕潤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0.6℃,1月平均氣溫-1.5℃,極端最低溫度-19.2°C(1991年12月28日),7月平均氣溫23.4℃,極端最高溫度35.3℃(1997年7月21日);生長期年平均277天,無霜期193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093小時,年平均降水量505毫米,極端年最大降雨量725.7毫米(2005年),極端年最少降雨量285.8毫米(1982年),降水集中在每年7~9月,7月最多。

水文

伯陽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流域面積32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一級河渭河1條,從花崖至保安流經境內興仁,長121千米,年均流量16.4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伯陽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低溫、霜凍、雷擊等;霜凍平均5年3遇,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0年4月10日,涉及境內所有村,農作物受災面積達1500件頃,經濟損失達1600萬元。

行政區劃


2011年末,伯陽鎮轄伯陽、復興、虎頭、保安、興仁、南集、半坡、西坪、下坪、曹石、花南、木灣、馬現、韓河、高坪、鞏坪、王坪、紅崖、石門、范河、南河21個行政村;下設85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伯陽鎮下轄2個社區和1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伯陽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20503109001220虎頭居委會
620503109002220保安居委會
620503109201121伯陽村委會
620503109202220復興村委會
620503109205220興仁村委會
620503109206220半坡村委會
620503109207220南集村委會
620503109208220下坪村委會
620503109209220西坪村委會
620503109210220花南村委會
620503109211220韓河村委會
620503109212220曹石村委會
620503109213220馬現村委會
620503109214220木灣村委會
620503109215220鞏坪村委會
620503109216220高坪村委會
620503109217220王坪村委會
620503109218220南河村委會
620503109219220范河村委會
620503109220220紅崖村委會
620503109221220石門村委會

人口民族


2011年末,伯陽鎮轄區總人口2410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495人,城鎮化率10.3%,另有流動人口2095人。
2017年,伯陽鎮常住人口25060人。
2018年,伯陽鎮戶籍人口25264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伯陽鎮財政總收入246萬元,比上年增長5%,人均財政收入102.1元,比上年增長5%。
2011年末,伯陽鎮有郵政儲蓄、農村合作銀行2家銀行開設了分行,人壽保險公司1處;各類存款餘額9717萬元,比上年增長33.7%;各項貸款餘額3628萬元,比上年減少了19%。
伯陽鎮風景
伯陽鎮風景

第一產業

伯陽鎮有農業耕地面積5.1萬畝,人均2.1畝,2011年末,農業總產值11529萬元,農業增加值為8000萬元,比上年增長7%;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9523噸,人均395千克,其中小麥2000噸,玉米7123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等,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3000畝,產量2700噸,主要品種有白菜、蘿蔔、西紅柿、茄子、辣椒、大蔥、韭菜、菠菜、芹菜、香菜等,其中蘿蔔810噸,白菜675噸。
伯陽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4200頭,年末存欄2260頭;羊飼養量750隻,年末存欄620隻;家禽年飼養量8000羽,畜牧業總產值為98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8.5%。
2011年末,伯陽鎮累計造林2.7萬畝,林木覆蓋率22%;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1.9萬畝,產量2.5萬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桃、梨。
2011年末,伯陽鎮有小型農業機械410台;特色農產品有蘋果,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249元。

第三產業

2011年末,伯陽鎮有商業網點400個,職工85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4000萬元,比上年增長5%;城鄉集貿市場1處,成交額3000萬元。
2018年,伯陽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文化


歷史文化

伯陽鎮歷史文化悠久,現有柴家坪遺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遺產,有武山廟、劉家祠堂、五陽觀、聖湫山等區級文物保護遺產6處,石門風景區就在該轄區內,石門夜月是天水的八大名勝之一。

交通


伯陽鎮境內有310國道過境,境內長15千米,鄉級公路2條,總長16.8千米;日發送客運汽車15班次,日客容量225餘人次。
2011年末,伯陽鎮鎮區道路總長度12千米;橋樑4座,總長度0.2千米;鎮區開通公交汽車線路1條。

社會


文體事業

2011年末,伯陽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7個,各類文化專業戶3戶,各類圖書室23個,藏書3.7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280餘人;柴家坪遺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另有武山廟、劉家祠堂、五陽觀、聖湫山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
2011年末,伯陽鎮有學校體育場2個,3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0%。
2011年末,有甘肅、陝西等60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村村通”和“戶戶通”電視用戶6027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9%。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伯陽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240人,專任教師14人;小學21所,在校學生2020人,專任教師19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學生1062人,專任教師8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54萬元,比上年增長25%,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比例為34%,比上年增長11%。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伯陽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6個;病床22張;固定資產總值34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72人,其中執業醫師44人,執業助理醫師24人,註冊護士4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4萬人次;農村安全飲水普及率98%,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1萬人,參合率97%。

社會保障

2011年,伯陽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07戶,人數1857人,支出180.5萬元,比上年增長11%;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0人,支出21.7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40人次,支出71萬元,比上年增長5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1萬元,比上年增長10%。

郵政電信

2011年末,伯陽鎮有郵政局1個,投遞點21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0.9萬份、期刊0.2萬冊,業務收入70萬元;有電信服務網點5個;固定電話用戶135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23%;行動電話用戶0.7萬戶,行動電話普及率29%;網際網路用戶36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862萬元。

基礎設施

經過多年的發展,全鎮基礎設施較為發達,310國道貫穿全境15公里,公路主幹道5條51公里,主要是310-南集5公里,310-虎頭2公里,310-紅崖23公里,310-木灣11公里,310-半坡10公里,農機路48條127公里,基本上實現了農田道路的網路化,川區現有灌溉機井6眼,可灌溉耕地5100畝,可使全鎮近一半人口受益。
全鎮有移動基站5處,行動電話4000餘部,程式控制電話2600部,信息發達,電力覆蓋全鎮各自然村,有鎮衛生院1處,工作人員22人,個體診所36個,初中1處,中心小學1處,村學20個。
伯陽鎮建設
伯陽鎮建設

城鎮建設

伯陽村是鎮政府所在地,全村有3216人,是全鎮經濟、文化中心,2004年9月被天水市城鄉建設規劃設計院列入重點規劃,2006年啟動建設,有果品交易市場1處,佔地面積41.8畝,建設商鋪36套,交易大棚100個,總建築面積6660平方米,帶動了果品支柱產業的大發展。2008年,按照規劃施工的小城鎮建設,建設商鋪50套,面積3500平方米,硬化310—鎮政府—復興村公路1600米,配套新修排洪渠435米,在年內將實現伯陽街道硬化、亮化、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