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3條詞條名為龍塘村的結果 展開
- 江西省定南縣龍塘村
- 廣東省中山市五桂山區轄村
- 湖南省衡陽市祁東縣鳳歧坪鎮龍塘村
- 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鍾落潭鎮龍塘村
- 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馬安鎮下轄村
- 雲南省華坪縣通達鄉龍塘村
- 廣東省郁南縣東壩鎮龍塘村
- 安徽肥東縣撮鎮鎮下轄村
- 廣東省吳川市樟鋪鎮龍塘村
- 貴州省威寧縣中水鎮下轄村
- 廣東梅州市興寧市葉塘鎮下轄村
- 雲南省華坪縣榮將鎮和愛村龍塘村
- 廣東省清遠英德市九龍鎮下轄村
- 貴州省黔東南自治州雷山縣西江鎮下轄村
- 威寧縣中水鎮龍塘村
- 雲南省鎮康縣木場鄉龍塘村
- 元江縣因遠鎮卡臘村民委員會下轄村
- 貴州省赫章縣河鎮鄉下轄村
- 廣東省興寧市大坪鎮龍塘村·
- 重慶市綦江區三江街道龍塘村
- 雲南省普洱市景谷縣龍塘村
- 重慶市大足區季家鎮龍塘村
- 雲南省德宏梁河縣小廠鄉下轄村
- 雲南省騰衝市新華鄉龍塘村
- 景洪市嘎灑鎮南聯山村委會龍塘村
- 雲南省大理市雲龍縣團結彝族鄉龍塘村
- 雲南省保山騰衝縣新華鄉龍塘村
- 雲南巍山縣馬鞍山鄉下轄村
-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青水畲族鄉下轄村
- 雲南省鹽津縣落雁鄉龍塘村
- 雲南省臨滄市雲縣大寨鎮下轄村
- 貴州銅仁市印江縣新寨鎮龍塘村
- 貴州省畢節市達依鄉龍塘村
- 重慶市江津區中山鎮下轄村
- 雲南省大理市雲龍縣民建鄉龍塘村
- 雲南省大理市雲龍縣關坪鄉龍塘村
- 江西省樂平市樂港鎮龍塘村
- 雲南省元陽縣黃草嶺鄉龍塘村
- 雲南省新平縣平掌鄉龍塘村
- 山東省濰坊市黃樓鎮龍塘村
- 貴州黔南州甕安縣江界河鎮龍塘村
- 湖南省湘潭縣烏石鎮下轄村
- 安徽省郎溪縣飛里鄉龍塘村
- 貴州畢節市赫章縣達依鄉龍塘村
-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三元鄉龍塘村
- 廣東省徐聞縣龍塘鎮龍塘村
- 湖南省衡山縣江東龍塘村
- 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南口鎮下轄村
- 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慈林鎮下轄村
- 雲南省普洱江城縣曲水鄉龍塘村委會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龍塘村
- 雲南省威信縣麟鳳鄉龍塘村
- 貴州黔東南自治州丹寨縣龍塘村
- 安徽省六安市葉集區三元鄉龍塘村
- 貴州畢節市大方縣黃泥鄉龍塘村
-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州鳳凰縣落潮井鄉下轄村
- 雲南省普洱瀾滄縣謙六彝族鄉龍塘
- 安徽省新渡鎮龍塘村
- 雲南省鎮雄縣大灣鎮龍塘村
- 雲南省普洱景谷縣威遠鎮龍塘村民委員會
- 廣東省廉江市車板鎮下轄村
- 湖南省衡陽市耒陽市龍塘鎮龍塘村
- 貴州省畢節市百里杜鵑黃泥鄉下轄村
龍塘村
雲南省華坪縣通達鄉龍塘村
屬於山區。位於維新村西南面,距離村委會5.00 公里,距離鄉政府15.00公里。國土面積6.86平方公里,海拔2,215.00米,年平均氣溫13.00 ℃,年降水量1,175.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小麥、薯類等農作物。有耕地471.48畝,其中人均耕地1.30畝;有林地9,085.20畝。有農戶101戶,有鄉村人口346人,其中農業人口346人,勞動力19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94人。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94.5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75.00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為主。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等五通,無路燈。全村有83戶通自來水,有18戶存在飲水困難(占農戶總數的17.82%);有9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7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82.18%、94.06%和70.3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6戶(分別佔總數的24.75%和16.84%)。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5.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5.00公里。該村擁有拖拉機14輛,摩托車9輛。
全村有40戶農戶建有沼氣池;建有小水窖8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40.59畝,有效灌溉率為51.0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70.8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0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101戶居住的全部是土木結構住房。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71.48畝(其中:田240.59畝,地230.89畝),人均耕地1.30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洋芋等作物;擁有林地9,085.2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89.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55畝,主要種植以核桃、花椒為主;水面面積47.24畝,其中養殖面積47.00畝;草地185.49畝;荒山荒地222.55畝,其他面積280.62畝。目前未探明有礦產資源。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4.5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9.00萬元,佔總收入的30.68%;畜牧業收入29.70萬元,佔總收入的31.4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00頭,肉牛12頭,肉羊50頭);無漁業收入;林業收入18.10萬元,佔總收入的19.15%;第二、三產業收入10.40萬元,佔總收入的11.00%;工資性收入6.00萬元,佔總收入的6.35%。農民人均純收入975.00元,農民收入以種養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人(占勞動力的0.52%)。
該村現有農戶101戶,共鄉村人口346人,其中男性194人,女性152人。其中農業人口346人,勞動力194人。該村以傈僳族為主(是漢族、傈僳族混居地),其中傈僳族243人,漢族103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人,占人口總數的0.29%;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30人,參合率66.47%;享受低保16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5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80戶,占農戶總數的79.21%。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10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71.48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會議方式公開。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水、電、路、衛生等基礎設施較簿弱,村民出行難、看病難、子女上學難等問題較為突出;產業結構單一,農民增收緩慢。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重點發展烤煙、核桃、花椒和畜牧產業,尋求新的增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