惴惴不安

漢語成語

惴惴不安,漢語成語,讀音zhuì zhuì bù ān,出自《詩經·秦風·黃鳥》:“臨其穴,惴惴其栗。”宋·周孚《鉛刀編·滁州奠枕樓記》:“乾道八年,濟南辛侯(辛棄疾)自司農寺簿來守滁……民之居茅竹相比,每大風作,惴惴然不自安。”

惴惴:恐懼,擔憂的樣子,形容因害怕或擔心而不安。

在句中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簡介


惴惴不安
[zhuì zhuì bù ān]
出處
《詩經·秦風·黃鳥》:“臨其穴,惴惴其栗。”宋·周孚《鉛刀編·滁州奠枕樓記》:“乾道八年,濟南辛侯(辛棄疾)自司農寺簿來守滁……民之居茅竹相比,每大風作,惴惴然不自安。”
釋義
惴:憂愁、恐懼。形容因害怕或擔心而不安。
近義詞
心慌意亂
如坐針氈
忐忑不安
心曠神怡
六神無主
惶恐不安
魂不守舍
坐卧不安
七上八下
惴惴不安
惴惴不安
誠惶誠恐
忐忑不定
反義詞
悠然自得
心安理得
例句
● 他每次被召見,心裡總不免惴惴不安。

解釋


惴惴:恐懼,擔憂的樣子。
惴惴不安:形容因害怕或擔心而不安。

出處


這個成語是由《詩經·秦風·黃鳥》一詩中的“惴惴其栗”演繹而來的。《詩經·秦風·黃鳥》是一首描寫英雄悲劇、鞭撻封建君主殘暴專制的史詩。詩中記述,秦穆公死後,殺了許多人殉葬,其中有奄息、仲行、鋮虎,這些人都 是國家的良臣勇將。詩曰:人們經臨他們的墓穴,想到君主的殘暴,不楚“惴惴其栗”,意即不寒而慄、膽顫心驚。詩中最後嘆道:蒼天啊為何不管?任憑如此殘害國家良臣!我們若能把這些英雄替換,願以百人換一身。

成語辨析


示例

1.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他每次被召見,心裡總不免惴惴不安。”
2.歐陽山《苦鬥》六七:大家都認為這是震南村第一個大災難,愁眉苦臉,惴惴不安。

近義詞

忐忑不安、惶恐不安、心慌意亂

反義詞

心安理得、悠然自得、無憂無慮

語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例句

暴雨不停,河水暴漲,村民們惴惴不安地守候在河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