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山
原中國作協副主席
歐陽山(1908年12月一2000年9月26日),1908年12月出生在湖北荊州一個城市貧民家庭里,原名楊鳳岐,筆名凡鳥、羅西等,現代作家。徠
16歲那年第一篇短篇小說《那一夜》在上海《學生雜誌》上發表,從此開始了文學創作。代表作品有《玫瑰花殘了》《前程似錦》《一代風流》《三家巷》等。
大事件
1908-12
出生
1908年12月出生在湖北荊州一個城市貧民家庭。
1923
開始文學創作
1923年開始文學創作,在上海《學生雜誌》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那一夜》。
1926
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
1926年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玫瑰殘了》。
1928
成為職業小說家
1928年到上海后,成為職業小說家。陸續有《桃君的情人》《蓮蓉月》《愛之奔流》《密斯紅》等7部中長篇小說和《再會吧黑貓》《流浪人的筆跡》《鍾手》等5部短篇小說集問世。
1932
創作方向變化
1932年創作傾向發生變化,作品主要控訴統治者的暴行和揭露社會黑暗,有短篇小說集《鬼巢》《生底煩憂》《青年男女》及描寫廣東水災的中篇小說《崩決》等。
1957
創作《一代風流》
1957年開始,就開始著手創作醞釀了長達15年之久的長篇巨著《一代風流》,全書分為五卷。第一卷《三家巷》和第二卷《苦鬥》分別於1959年、1962年與讀者見面。第三卷《柳暗花明》的前五章也於1964年在《羊城晚報》上連載。第三卷《柳暗花明》於1981年出版;第四卷《聖地》和第五卷《萬年春》也於1985年同讀者見面,150萬字,1985年全部出齊。
1966
文革時被剝奪創作權利
“文化大革命”開始后,被剝奪了創作的權利。《一代風流》遭到錯誤地批判,已發表的手稿和未及發表的五十五章(約一卷半的容量)手稿全部散失。
2000-01
被授予中國文聯榮譽委員純金證章
2000年1月被授予中國文藝界最高榮譽“中國文聯榮譽委員”純金證章。
2000-09-26
去世
2000年9月26日,病逝於廣州。
1915年起隨養父流浪於北京、西安、鎮江、上海等地。
1926年肄業於中山大學。
1926年組織廣州文學會,主編《廣州文學》周刊。
歐陽山生活照
1926年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玫瑰殘了》。
1928年到上海后,成為職業小說家。陸續有《桃君的情人》《蓮蓉月》《愛之奔流》《密斯紅》等7部中長篇小說和《再會吧黑貓》《流浪人的筆跡》《鍾手》等5部短篇小說集問世。這些作品大都表現城市下層人民的生活,訴說小資產階級的苦悶和追求以及感傷的愛情,創作手法比較歐。
1932年創作傾向發生變化,作品主要控訴統治者的暴行和揭露社會黑暗,有短篇小說集《鬼巢》《生底煩憂》《青年男女》及描寫廣東水災的中篇小說《崩決》等。
1940年在重慶加入中國共產黨這一時間問世的作品,注重反映工農群眾的生活和鬥爭,最有代表性的是描寫工人鬥爭的長篇《竹尺和鐵鎚》。其他有描寫水災為害的中篇《崩決》,以抗戰為主題的長篇《戰果》等。曾發表中篇《單眼虎》等粵語小說,是作家探索語言大眾化的一個實踐。
1946年完成反映邊區經濟發展和農村新貌的長篇小說《高幹大》。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創作中篇小說《前途似錦》《英雄三生》,歷史特寫《紅花岡畔》,短篇小說《鄉下奇人》等一批優秀作品。
從1957年開始,歐陽山就開始著手創作醞釀了長達15年之久的長篇巨著《一代風流》,全書分為五卷。第一卷《三家巷》和第二卷《苦鬥》分別於1959年、1962年與讀者見面。第三卷《柳暗花明》的前五章也於1964年在《羊城晚報》上連載。第三卷《柳暗花明》於1981年出版;第四卷《聖地》和第五卷《萬年春》也於1985年同讀者見面,150萬字,1985年全部出齊。
1徠959年出版《三家巷》。
1988年,已是80高齡的他又開始修改150萬字的巨著《一代風流》,事後統計,校改和增刪的地方竟有1039處之多,有很多地方的增刪達一兩千字。
2000年9月26日,病逝於廣州。
作品名稱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墳歌 | 1927 | 香港受匡書店 |
玫瑰殘了 | 1927 | 光華 |
仙宮 | 1927 | 香港受匡書店 |
桃君的情人 | 1928 | 光華 |
蓮蓉月 | 1928 | 現代 |
你去吧 | 1928 | 光華 |
愛之奔流 | 1929 | 光華 |
再會吧,黑貓 | 1929 | 北新 |
蜜絲紅 | 1929 | 光華 |
流浪人的筆記 | 1930 | 光華 |
鍾手 | 1930 | 南京拔堤書店 |
雜碎集 | 1930 | 南京拔堤書店 |
光明 | 1930 | 南京拔堤書店 |
人生底路及其他 | 1931 | 上海正午書局 |
竹尺和鐵鎚 | 1931 | 上海正午書局 |
世界走得這樣慢 | 1931 | 上海正午書局 |
單眼虎 | 1933 | 香港書局 |
七年忌 | 1935 | 生活 |
夢一樣的自由 | 1935 | 天馬 |
青年男女 | 1936 | 生活 |
生底煩擾 | 1936 | 文生 |
崩決 | 1936 | 生活 |
鬼巢 | 1936 | 良友 |
修公路 | 1937 | 北新 |
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饑寒人 | ||
失敗的失敗者 | 1937 | 潮鋒社 |
給予者(與草明、東平、於逢、邵子南合編) | 1938 | 讀書生活 |
課外錦標 | 1938 | 軍事委員會政治部 |
香港菠蘿 | 軍事委員會政治部 | |
湘潭一商人 | 1939 | 軍事委員會政治部 |
流血紀念章 | 1941 | 重慶華中圖書公司 |
戰果 | 1942 | 桂林學藝出版社 |
文藝閱讀與寫作(理論)與以群等合集 | 1943 | 重慶學習生活社 |
高幹大 | 1947 | 新華 |
劉永福 | 1951 | 人間 |
前途似錦 | 1955 | 作家 |
英雄三生 | 1955 | 作家 |
紅花岡畔 | 1959 | 廣東人民 |
三家巷 | 1959 | 廣東人民 人文 |
鄉下奇人 | 1961 | 上海文藝 |
苦鬥 | 1962 | 廣東人民 人文 |
金牛和哭女 | 1979 | 廣東人民 |
柳暗花明 | 1981 | 花城 人文 |
聖地 | 1983 | 花城 人文 |
萬年春 | 1985 | 花城 人文 |
歐陽山文集 | 1988 | 花城 人文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2000年1月 | 被授予中國文藝界最高榮譽“中國文聯榮譽委員”純金證章 |
中山大學
1930年以後接受馬克思主義啟蒙運動和革命文學的影響。
1932年在廣州組織“普羅作家同盟”,因推廣革命文學,受到通緝。
1932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1933年赴上海,參加“左聯”的活動。
1936年在兩個口號的論爭中,擁護魯迅提出的“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的口號。抗戰爆發后,在廣州、長沙、沅陵、重慶等地開展抗日救亡文化運動。
40年代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1年到延安,隨後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和整風運動,其後到農村合作社工作和體驗生活。
解放后曾任華南人民藝術學院院長、中國作協廣東分會主席、廣東省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席、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文聯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
“文化大革命”開始后,歐陽山被剝奪了創作的權利。《一代風流》遭到錯誤地批判,已發表的手稿和未及發表的五十五章(約一卷半的容量)手稿全部散失,
粉碎“四人幫”后,長期擔任文藝界的領導工作。
歷任廣東省人民政府文教廳副廳長,中南軍政委員會文教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是第三、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中顧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