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蔚鎮

山東省沂水縣下轄鎮

夏蔚鎮位於山東省沂水縣城西30公里處,東至摩天嶺與崔家峪鎮分界,西與高庄鎮相連,南與院東頭鎮毗連,北與沂源縣為鄰。轄57個行政村、108個自然村,共1.6萬戶,47845人(2017)。總面積150.2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7萬畝。鎮境內屬山區。主要河流有夏蔚河、甄家河、上里庄河、王莊河。

歷史沿革


民國時屬沂水縣第四區,1950年6月改為第十三區。1958年9月,夏蔚區改稱衛星公社。1984年4月,改為夏蔚區。1985年9月,建夏蔚鎮。2000年,王莊鎮併入夏蔚鎮。

地理位置


夏蔚鎮位於山東省沂水縣城西30公里處,東至摩天嶺與崔家峪鎮分界,西與高庄鎮相連,南與院東頭鄉毗連,北與沂源縣為鄰。

行政區劃


轄57個行政村、108個自然村,共1.6萬戶,47845人(2017)。夏蔚鎮的各個村:
朱家坪村 夏蔚南峪村 上桃峪村 劉家峪村 連崮峪村 
西牛家坪村 崮前崖村 雙山村 楊家峪村 趙高峪村 
龍泉村 上里庄村 下桃峪村 東良庄村 土窪村 
胡墩村 甄家疃村 王莊村 上麥坡村 北山村村 
牟家萬村 石牛峪村 大戰地村 長嶺村 東南峪村 
傅家萬村 南王家莊子村 泉峪村 曹家林村 北峪子村 
夏蔚東村村 牛場子村 水源坪村 西峰峪村 桃峪村
夏蔚后村村 西山村 柳樹頭村 回峰澗村 
夏蔚西村村 南庄村 范峪村 雲頭峪村 
晏嬰店子村 葛溝村 院庄村 透明崮村 

社會


基礎設施

該鎮交通便利,境內主要有兗(州)石(臼)路、曹(宅)姚(店子)路、郭(庄)王(庄)路,形成了以省道為中心,縣鄉路、鄉村路為支流的交通網路,境內縣鄉公路全部硬化。鎮駐地東距沂水火車站50KM,南距臨沂飛機場89KM,東距日照港85KM,青島港200KM,西距京福、京滬高速公路50KM。全鎮現有電話5190部,有線電視村39個,有線電視用戶1320戶。2002年全年度用電396萬千瓦時。其中居民照明308萬千瓦時,動力56萬千瓦時,電灌32萬千瓦時。飯店有夏蔚供銷社飯店、王莊供銷社飯店、藍天大酒店、鑫源飯店、夏蔚水上餐廳等。

教育

全鎮現有中心初中兩處,在校生3030人(一中1380人,二中1650人),完全小學6處,小學在校生3870人,幼兒園32處,在校生430人。全鎮教師421人,其中初中教師176人,小學教師245人。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夏蔚鎮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蛭石鉀長石、石灰岩、鉛、鋅、鐵、鈉長石、玄武岩、石英、銅、等多種礦產資源,其中石英含量大,已探明儲量1億噸,純度高,二氧化硅含量達99.8%,極具開發價值。全鎮共有小(一)型水庫3座(夏蔚水庫、水源坪水庫、南王家莊子水庫),小(二)型水庫3座(東南峪水庫、回峰澗水庫、石井子水庫)。全鎮現有攔水壩350道,大口井298眼,配套機電井63眼,水窖1200個,蓄水池320個,塘壩20座,總蓄水量12萬方。

旅遊


王莊天主堂
建於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由本堂總鐸德國布神甫籌資所建,為哥特式建築。抗戰初期,為掩護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八路軍山東縱隊和當地群眾做出過較大貢獻,是兩個指揮機關的成立地。教堂歷經抗戰、內戰、“文革”,保存基本完整,於1997年歸還教會,現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9月,臨沂教區籌資對天主堂進行了修復。2005年夏蔚鎮籌資對堂院及附屬建築進行了修復。
聖母山
因山巔建有聖母堂而得名。1905年德國人修建的聖母堂突兀矗立於兩山夾峪之中,拜占廷式建築。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國內經羅馬教皇封聖並保存下來的唯一建築。山上今存百年大櫻桃樹21棵,系1900年德國傳教士韓智泰所植,雖經百餘載滄桑,依舊生長旺盛,枝繁葉茂,果實累累,現年產量仍達1000公斤,為國內大櫻桃之王,被天主教信眾視為“聖樹”。每年5月13日朝聖節期間,全國各地前來聖母山朝覲者多達2萬之眾,為江北最大的天主教聖地。
三孔泉
位於水源坪村集市北首,三股泉水從地下汩汩湧出,泉水清澈甘甜,夏天清涼刺骨,冬天溫暖如春,水流常年不斷。泉水自高處日夜流出,積水成潭,深不見底,當地百姓稱之為龍潭。泉水邊有一座龍王廟,所建年代不詳。相傳很久以前,水源坪村北2公里回峰澗村有3座龍王廟。村裡人世代供奉著三位龍王,以求年年風調雨順、四季平安。由於山區百姓居住分散,進奉香火時,難免舍遠求近,便出現了香火厚薄不均的現象。村裡常常出現“東邊下雨西邊晴,村北有雨村南風”的現象。一天傍晚,黑雲壓頂,狂風大作,雷電交加,大雨如注,徹夜未停。翌日清晨,雨停天晴。村民見南龍王廟前的大石碑被衝到了5里地外水源坪村東泉水邊的水溝中。村民們齊心協力將石碑抬出溝底,把它立在了泉水邊,在旁邊建了一座龍王廟。原來一股泉水慢慢變成了三股,水量更大,水質也更甜了。現在三孔泉已成為家庭婦女淘米做飯,洗衣洗菜的好地方。三孔泉還能預測風雨,泉水發渾要下雨,水越渾雨越大;泉中冒氣泡便是要颳風。

經濟


農業

該鎮農作物以小麥、玉米、地瓜、煙草、花生、棉花為主。2002年農業稅正稅168萬元,農業稅附加67.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295元,糧食總產12729噸,畝產360公斤。特產有大櫻桃、柿子、板栗、核桃、酸棗仁、全蠍、香椿、花椒等,2002年特產稅正稅371萬元,特產稅附加3.6萬元。2002年全鎮新發展經濟林果7500畝,全鎮林果總面積達1.5萬畝。現有大櫻桃1000畝,品質優良,其中結果面積400畝,花椒3000畝,年產鮮花椒100萬公斤,香椿1500畝,年產15萬公斤,柿子2000畝,年產400萬公斤,板栗1500畝,年產60萬公斤,核桃500畝,年產20萬公斤,蘋果1000畝,年產200萬公斤,其他雜果5000畝。2003年計劃發展林果1萬畝,其中大櫻桃1000畝,柿子2000畝,板栗1000畝,櫻桃5000畝,其他雜果1000畝。

工業

全鎮現有牛1200頭,豬2500頭,大棚養雞10個,長毛兔60萬隻,雞12萬隻。截止2002年全鎮個體工商戶586戶,現有鄉鎮企業3家(王莊建築公司、假髮廠、下桃峪地毯廠)。2002年實現企業總產值48930萬元,超計劃完成4.1%,利稅5250萬元(年報數),超計劃11.7%。假髮廠現有工人111人,年產值25萬元。
經濟發展
2011年,全鎮企業總產值預計實現23.46億元,與2007年的4.68億元相比,四年平均增長率43.5%;2011年地方財政收入預計實現2200萬元,與07年地方財政收入270.3萬元相比,四年平均增幅63.5%,增幅位居全縣前列。
在鎮黨委的領導下持續推進小城鎮建設,將小城鎮建設作為富民強鎮的重要工作來抓。以前來到或經過夏蔚的領導這樣評價“站在沂河向西看,就數夏蔚破破爛爛”。為改善形象,提升鎮駐地整體水平,07年以來投資2680多萬元對鎮駐地沿街進行平房改樓房工程,兗石路和院夏路兩側二至三層沿街商貿樓已建成480間,同時做好其他配套項目建設,投資800多萬元對鎮駐地進行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新建污水處理廠和垃圾中轉站各1處,鎮駐地形象有了很大的提升。
農民人均收入大幅增加。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到7086元,與2007年人均收入4128元相比,增幅為195.7%,四年平均增長率14.4%。四年來兌現各項惠農補貼1200萬元,落實各類醫療救助達622.4萬元。全面落實“五保戶”政策,投資140多萬元,新建敬老院一處,提高了“五保”對象供養水平;文化、教育、衛生事業全面發展,全鎮新建農家書屋達到35處;投資490餘萬元新建夏蔚鎮一小、王莊、雲頭峪、透明崮、葛溝等5處小學,在校生1286人,為附近村莊學生入學提供便利。衛生方面,投資310萬元在夏蔚、王莊衛生院新建四層病房樓各一幢,為解決當地群眾的就醫提供了便利條件。新農保參合人數達到26985人,每年為11000名60歲以上老人發放養老保險金60萬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成果不斷鞏固,4萬多名參合人數年享受補助達600萬元。
為改善辦公條件,2009年投資180萬元新建計生服務樓一處。針對計生遺留問題,每年利用一段時間開展計劃生育疑難問題集中整治,對計劃外流引產、社會撫養費的徵收、虹膜採集等工作進行掃尾,取得了明顯效果,計劃生育工作也從原來的倒數走進全縣計劃生育的先進行列,多次受到上級部門的表彰。2007年以來,全鎮計劃生育率為98.94%,晚婚晚育率分別為99.55%和96.47%,人口出生率控在8.49‰,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62‰。
綜治工作方面,組織開展了八項嚴打和十項整治活動,投資142萬元新建綜治維穩中心及派出所各一處,加強了王莊、甄家疃兩處警務室建設,同時加大了對治安混亂村莊的整治力度。信訪工作方面,紮實開展了村級信訪“五個一”陣地建設。通過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肅清了影響發展的不穩定因素,優化了社會環境。
同時強化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確保無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加大對應急工作投入,四年來投入300多萬元,加強了防火、防汛、抗旱、防疫等工作。

獲得榮譽


2002年被沂水縣委、縣政府評為“農村稅費改革基礎工作先進單位”、“執行2002年度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責任考核一等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二等獎”,被沂水縣政府授予“村鎮綠化工作先進單位”、“國土資源管理一等獎”,2002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全市計劃生育工作進行鄉鎮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