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壓手杯

宮廷御用瓷器

青花壓手杯,製作精細,形體古樸敦厚。青花色調深翠。杯心有葵花一朵,花中心青花篆書“永樂年制”四字款。為明永樂景德鎮御窯廠燒制,宮廷御用瓷器。

正文


此杯製作精細,形體古樸敦厚。內外均繪青花紋飾,青花色調深翠。杯心有葵花一朵,花中心青花篆書“永樂年制”四字款。外壁口沿下繪朵梅一周,腹部飾纏枝蓮紋。壓手杯的特點為胎厚體重,重心在杯的底部,口沿微微外撇,手握杯時,正壓合於手的虎口處,給人以穩重貼合之感,故有“壓手杯”之稱。
青花壓手杯
青花壓手杯
【類別】瓷器
【年代】明永樂年間
【文物原屬】明永樂景德鎮御窯廠燒制,宮廷御用瓷器。
【文物現狀】現藏故宮博物院

簡介


我國的青花瓷器自唐代中晚期創燒以來,經宋代的初步發展,到元代已相當成熟。至明代初期永樂、宣德年間,我國的青花瓷器可謂達到黃金時期,而其間又首推永樂年間新創的青花壓手杯。
青花壓手杯,早在明代天啟年間谷應泰撰寫的《博物要覽》一書中就有記載,“永樂年造壓手杯,坦口折腰,沙足滑底,中心畫有雙獅滾球,球內篆書‘大明永樂年制’六字或四字,細若米粒,此為上品,鴛鴦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蘇州文物商店藏有一件永樂青花壓手杯,口徑9.2、足徑4、高5.4厘米,重160克,坦口,弧壁,垂腹,圈足。整個器物胎體自口沿往下逐漸增厚,略顯厚重,釉質肥厚精細,青花色澤深翠,是用鄭和下西洋后帶回來的一種進口鈷料蘇麻離青繪畫而成。碗內心五花瓣圍成的圈線內,書米粒大小“永樂年制”四字青花篆款,碗內口沿下圍以青花雙圈線,外口沿畫有一圈青花弦紋,下為間隔相同,排列有序的二十六朵梅花,再過兩道青花弦紋的飾帶,為碗外壁的主題紋飾八朵青花纏枝蓮花紋,這八朵纏枝蓮花,造型各異無一相同,足見匠師構思之精巧。圈足上滿飾一周卷草紋,線條流暢,生動自然,主次分明。碗身滿布大小不一的紋片,只是碗內由於使用的原因,略微泛黃。圈足平切,由於使用官土麻倉土,圈足露胎處手感光滑細膩。

杯型特點


青花壓手杯(花心),明永樂,高4.9cm,口徑9.2cm,足徑3.9cm。
杯體如小碗狀,口微撇,折腰,豐底,圈足。內外均繪青花紋飾。杯心有葵花一朵,花心署青花篆體“永樂年制”四字款。外壁口沿下繪朵梅,腹部繪纏枝蓮紋。
壓手杯是明代永樂時期景德鎮御窯廠創製的新型瓷杯。此杯製作精細,形體古樸敦厚,青花色調深翠。
壓手杯的特點為胎體厚重,重心在杯的下部,口沿微微外撇,手握杯時,正壓合於手的虎口處,給人以沉重壓手之感,故有“壓手杯”之稱。明代永樂青花壓手杯是明代瓷器中能與文獻記載相互印證的一種實物,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明人谷應泰撰《博物要覽》一書中特別提到了這種杯:“若我永樂年造壓手杯,坦口,折腰,砂足滑底。中心畫有雙獅滾球,球內”大明永樂年制“六字或四字篆書,細若米粒,此為上品;鴛鴦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樣精妙,傳世可久,價亦甚高。”在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中,有雙獅繡球內書年款和花心內書年款的永樂青花壓手杯。另有杯心為鴛鴦卧蓮圖案者,系明萬曆時期仿製。此種品質精良且帶有永樂年款的壓手杯,據目前掌握的資料看,僅故宮博物院收藏有4件。

圖片欣賞


青花壓手杯
青花壓手杯
青花壓手杯
青花壓手杯
青花壓手杯
青花壓手杯
青花壓手杯
青花壓手杯
青花壓手杯
青花壓手杯
青花壓手杯
青花壓手杯
青花壓手杯
青花壓手杯
青花壓手杯
青花壓手杯
青花壓手杯
青花壓手杯
青花壓手杯
青花壓手杯
青花壓手杯
青花壓手杯
青花壓手杯

相關資料


壓手杯是明代永樂時期景德鎮御窯廠創製的新型瓷杯。杯體如小碗狀,口微撇,直壁,豐底,圈足。
明永樂青花壓手杯是明代瓷器中能與文獻記載相互印證的一種實物,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在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中,有雙獅繡球內書年款和花心內書年款的壓手杯,另有杯心為鴛鴦卧蓮圖案者,系萬曆時期仿製。此種精緻高雅且帶有永樂年款的壓手杯,據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僅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三件。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四件青花壓手杯,其中一件殘。四件中,一件為雙獅滾繡球內“永樂年制”四字篆款,口徑9.15、足徑3.95、高5.1厘米,重158克,器身開片,片紋泛黃色。另三件為五花瓣內“永樂年制”四字篆款,口徑分別為9.1、9.2、9.3厘米,足徑分別為3.95、3.95、4厘米,高分別為5.1、5.2厘米,重分別為154、160、160克。
由於永樂青花壓手杯製作規整、精良,傳世極少,早在明代萬曆年間就有仿製。其碗內心為一對鴛鴦,器物明顯變大。谷應泰《博物要覽》中提到的鴛鴦心者,因不見傳世的永樂作品,筆者疑為明萬曆年仿製的永樂青花壓手杯,谷應泰可能誤以為是真正的永樂年間的壓手杯,且書“大明永樂年制”六字篆款。
現代新仿的永樂青花壓手杯,雖出自國內名家之手,但與真品相差甚遠,由於所用的胎料、釉藥以及窯爐氣氛的不同,給人的直覺就是釉太白,而且尺寸與真品略有不同,顯得略小,其口徑為9.05、足徑3.95、高5.1厘米,重150克。整個造型、花紋略顯生硬,坦口不如真品弧度大,碗內口沿僅施一道弦紋,而且暈散,碗心五花瓣內“永樂年制”四字篆款模糊不清,雖人為的仿製蘇麻離青料,但由於火候等方面掌握得不好,效果適得其反,碗外口沿的二十六朵梅花的排列高低不平,間隔距離不等,有的往往流淌到雙圈弦紋上,圈足上的卷草紋也顯得乏力零亂。底足雖為平切,但由於使用的是現代瓷土,雖經打磨,但手感毛糙。通過以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地認識永樂青花壓手杯和現代仿品的區別,從中亦可窺知永樂青花壓手杯的真正價值。它不失為青花瓷器中的至尊,是古代能工巧匠的曠世傑作。

參考資料


http://news.sc001.com.cn/collection/01/01/20071124/072005.shtml
http://www.gg-art.com/ggact/stroll/index906.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