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林秀貞的結果 展開
- 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黨委副書記
- 日本戰國時代織田家臣
- 上海寶鋼化工董事長
-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審
- 韓國女子跆拳道運動員
林秀貞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審
林秀貞,又名林文意,女,漢族。1940年3月,出生於哈爾濱市。籍貫山東省龍口市,祖籍福建閩侯。196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全委會委員。 1964年~1978年在黑龍江省博物館工作。1978年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林秀貞,又名林文意,女,漢族。1940年3月,出生於哈爾濱市。籍貫山東省龍口市,祖籍福建閩侯。196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專業。1964年~1978年在黑龍江省博物館工作。1978年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學術職務為編審,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院考古客座教授。從事《考古》、《考古學報》、《考古學集刊》及《夏鼐文集》等編審工作。
研究領域主要是我國北方地區民族考古(遼金時代),在古代璽印學方面尤其專長。代表作有:《黑龍江古代官印集》(與楊虎合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金代猛安謀克官印的研究》、《契丹春水玉及相關問題》等。曾是《中國科普博覽》的作者之一(撰寫“風雲遼代”),榮獲聯合國“2005年世界信息峰會大獎”。
一、著作
1.《黑龍江古代官印集》(10萬字)合著,黒龍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2.《中國宮殿史》(20萬字)合著,撰寫2萬字,台灣文津出版社,1995年;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8年修訂版。
3.《風雲遼代》(6萬字),中國科技博覽網路書籍,2001年。
4.〈黑龍江古代文物》(10萬字),合著,撰寫 1.2萬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
二、論文
1《黑龍江出土的金代官印》(1萬),《學習與探索》,1980年1期。
2.《東北地區城市類型》(1萬),〈中國考古學研究〉(一),1986年,文物出版社。
3.《試論稍柴下層遺址的文化性質》(1萬),《考古》,1994年2期。
4.《從出土官印看金代的疆域》(1萬),署名:林文,《北方文物》,1995年4期。
5.《金代官印的分期》(1萬),《北方文物》,1996年期。
6.《略論金代墓葬中出土的玉器》(1.5萬字),《東亞玉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1998年。
7.《金代猛安謨克官印的研究》,(1萬字),《中國古壐印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00年。
8.《契丹春水玉及相關問題》,(2萬字),《海峽兩岸古玉學會論文集》,台灣國立大學理學院,2001年9月。
9.《補議金代猛安謀克官印的研究》(1萬字),《21世紀中國考古學與世界考古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10.《試論蜿蜒河類型與波爾采文化的關係》(1萬字),《北方文物》,2006年4期。
11.《論同仁一期文化與奈費爾德的關係 兼談陶斜口器的功能》(2萬字),《探古求源——考古雜誌社成立十周年紀念學術文集》(2萬字),科學出版社,2007年。
12.《試論興隆窪文化小河西類型》,《考古學集刊第18集》(17萬字),2010年。
三、考古報告
1.《黑龍江畔綏濱中興古城和金代墓葬》(1.5萬字),主筆,文物》,1977年4期。
2.《黑龍江肇源縣北白金寶遺址第一次發掘》(1.5萬字),主筆,《考古》,1980年4期。
3.《寧安縣東康遺址發掘報告》(1萬字),《黑龍江文物叢刊》,1983年3期。
4.《黑龍江綏濱同仁遺址發掘報告》(3.6萬字),合著第三作者,《考古學報》,2006年1期。
5. 《黑龍江綏濱蜿蜒河遺址發掘報告》(1萬字),(合著)第二執筆者,《北方文物》,2006年4期。
6.《內蒙古敖漢旗小河西遺址簡述》(1萬字),合著,《北方文物》,2009年2期。
7.《內蒙古敖漢旗榆樹山,西梁房址和墓葬綜述》,1萬字,合著),《北方文物》,2009年產期。
8.《內蒙古敖漢旗榆樹山,西梁出土遺物綜述》(1萬字),合著),《北方文物》,2009年1-4期。
9.《內蒙古敖漢旗柳南墓地綜述》(1萬字),合著,《北方文物》,2011年 4 期。
10.《內蒙古敖漢旗紅山文化西台類型遺址簡述》(1萬字),合著,《北方文物》,2010年 3期,
四、編輯成果
1.《考古》(1979—1993年)共40期,每期15萬,計630萬字,責任編輯。
2.《考古學報》(1997—1998年)共8期,15萬字,責任編輯。
3.《考古學集刊》(1994—1996年)第8,9,10集,每集40萬字,共120萬字,責任編輯。
4.1999—2000年《夏鼐文集》(3卷)200萬字,特約編輯。中國大百科出版社 2002年.
5.《敦煌考古漫記》,第二作者,共20萬字,百花文藝出版社。
6.《中國古代壐印》,15萬字,地質出版社,1995年。
7.《沙漠考古》,15萬字(編委)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年。
曾是《中國科普博覽》的作者之一(撰寫“風雲遼代”),榮獲聯合國“2005年世界信息峰會大獎”。
《考古》曾獲199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期刊獎,新聞出版署第一屆~第三屆國家期刊獎.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家庭及學校的影響:
我因六個月喪母,幼年在外祖父家成長,入小學后受父親的影響,酷愛文史地理及考古,1959年從貝滿女中考入北京大學考古系,受考古界一流導師的教育,使我受益非淺。蘇秉琦、宿白老師親臨教學一線,帶我們參觀國家博物館,去故宮,領我們畫古建。這些情景仍歷歷在目。在校期間,從1959年起,我先後參加過房山戰國墓、安陽殷墟商墓、鄭州二里頭文化稍柴遺址等田野考古。從野外測量到考古器物的繪圖及照相暗室操作的一系列嚴格訓練,極大的提高了本人的發掘技能和畢業論文的撰寫能力,為我走向工作崗位做好了準備。
回顧50餘年的學術生涯,分青年、中老年及退休后三個階段。
(一)青年時期
響應黨的號召,奔赴北大荒,全身心的投入邊疆考古工作,時時服從組織分配,文革中也未停止考古的業務活動。曾主持大型省博陳列及臨時性展覽。
考古田野中主持了青銅時代白金寶遺址的首次發掘,並提出了該文化的命名;
撰寫了一部專著(與楊虎合作),將考古資料與歷史文獻相結合改變了金石學的考證方法。引領學術界研究古代官印的熱潮。這十四年,正值青年時期,將自己報效祖國的熱忱充分發揮。勤奮學習,努力工作,在人生艱苦的日子裡,精神上十分快樂和滿足。
(二)中老年時期
人到中年,我回到北京,調入我院考古所。肩上的任務加重,一方面工作擔子重;另一方面教育子女及照顧年邁的雙親家事繁多。
此時《考古》雜誌急需既懂專業,又要求文字能力較強的編輯。夏鼐所長當即安排我去《考古》雜誌編輯部工作。我過去雖從未接觸這一行,但仍以飽滿的熱情,置身於不熟悉的行列。當時的《考古》雜誌,處文革后恢復期,在不增加編製的情況下,由雙月刊改成月刊,工作量倍增。
考古雜誌社共有月刊《考古》、季刊《考古學報》、年刊《考古學集刊》和大型發掘報告。月刊的周期短,稿件多為短篇,稿件質量參差不齊。
從1980年-1993年的14年當中,我承擔了168期月刊《考古》雜誌的稿件組織的管理工作,兼作部分審稿工作,並擔當了42期責任編輯。后又編過年刊《考古學集刊》、季刊《考古學報》。快退休時,我承擔了《夏鼐文集》三卷本的特邀責任編輯工作。
共審稿481篇,約210萬字。業餘又編寫了《中國古代官印》(通俗本)15萬字。其中《考古》曾獲199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期刊獎,新聞出版署第一屆~第三屆國家期刊獎。
至2000年我的工作圓滿地劃上了一個句號。這一干就是22年,從中青年步入老年。
(三)退休
當我即將退休之時,我的先生楊虎突發癌症,終因不治而離世。先生患病其間仍孜孜不倦的書寫凝聚他半生心血的興隆窪報告。還整理出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重要考古發掘資料,這些資料的十分珍貴。臨終前他一一囑我保存好,整理好。我默默地記下了他的遺願。我用了8年時間,將這批田野考古發掘資料整理出來。其中有黑龍江省同仁遺址、綏濱蜿蜒河遺址、內蒙古敖漢旗小河西文化遺址、內蒙古敖漢旗柳南墓地(青銅時代)、內蒙古敖漢旗紅山文化西台類型遺址等考古發掘資料。
由於我未曾參加工地的發掘,考古發掘資料的整理是要花費許多時間和精力的。整理過程難度大,其中的艱辛是不言而喻的。我還是堅持始終。目前已整理好,寫成報告和論文,並全部刊出。總計十餘篇二十餘萬字。在論同仁文化和蜿蜒河類型與波爾采文化的關係兩篇論文中,貫徹了中國考古研究與世界考古接軌的原則。
治學心得:干任何事,心中有目標,有榜樣,只要堅持再堅持,總會達到彼岸。耐得寂寞,不怕誤解,耕耘和收穫永遠成正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