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靜山
中國上第一位攝影記者
郎靜山,男,(1892—1995),浙江蘭溪人,中國最早的攝影記者,1925年創辦中國攝影學會,1928年任上海時報首任攝影記者,1949年定居台灣,曾運用繪畫技巧與攝影暗房曝光的交替重疊,創立“集錦攝影”藝術,在世界攝壇上獨樹一幟,一生酷愛攝影,共有1000多幅次作品在世界的沙龍攝影界展出。
曾經獲得美國紐約攝影學會頒贈的1980年世界十大攝影家稱號,是以中國繪畫的原理應用到攝影上第一人。
1892年生於江蘇淮安 ,浙江蘭溪游埠鎮里郎村人。他的父親喜歡收藏書畫、唱戲和照相,使他從小就受到了藝術的熏陶。
1911年始入申報館工作,12歲時,郎靜山進上海南洋中學讀書,在圖畫老師李靖蘭處學會攝影原理、沖洗和曬印技藝,於是和攝影結下了不解之緣。
1925年成為中國攝影學會創辦人。
1926年入時報工作16,後來,郎靜山先後進入上海《申報》與《時報》,成為中國最早攝影記者。他雖以攝影記者為業,可是卻以仿畫攝影作品見長。他借鑒傳統繪畫藝術“六法”,潛心研習、加以發揮,攝製許多具有中國水墨畫韻味的風光照片,自成一種超逸和俊秀的風格。這些作品,受到人們的好評。
1928年上海時報首任攝影記者,在上海發起“華社”。1927年郎靜山胡伯翔等共同發起成立攝影團體——光社。1927年在時報大廈辦個人展覽。1928年11月,周瘦鵑在參觀華社2屆影展之後寫道年。
1930年郎靜山在上海松江女子中學開設攝影課,開創了我國攝影教育之先河。
1931年開設“靜山攝影室”,《柳絲下的搖船女》入選日本沙龍。
1933年郎靜山攝影世界一卷。
1934年,其的第一幅集錦攝影作品《春樹奇峰》在英國攝影沙龍入選。從此,郎靜山創立的集錦攝影,在世界攝壇中獨樹一幟。
1939年在震旦大學和大新公司展廳舉辦個展,從此將中國繪畫藝術理念溶入攝影,使集錦照相藝術臻於完美,出版《郎靜山攝影專刊》。
郎靜山 古閣重密
1942年獲美國攝影學會高級會士(FPSA)。
1943年郎靜山攝影世界二卷。
1946年在上海恢復美社。
1948年《郎靜山集錦攝影》出版;加入上海中國攝影學會。
1949年定居台灣,從事攝影創作。
1951年發表《煙波搖艇》。
1953年在台灣辦“文藝學會”攝影學習班。
20世紀60年代起,郎靜山轉而創作帶人物風景,模特兒主要為國畫大師張大千。其將道家裝束的張大千,為集錦山水中主角,創作了《松蔭高士》和《松蔭靜坐》《飛泉幽澗》等作品。這一些作品,有一些是模仿古代著名畫家之作,如《松蔭高士》和南宋馬麟的《靜聽松風圖》十分相似。
1966年撰寫“中國攝影史”,發起亞洲影藝聯合會。
1968年赴美訪柯達公司。
1971年出版《六十年攝影選輯》。
獲獎時間 | 獲得獎項 |
1962年 | 獲台灣當局“教育部文藝獎” |
1972年 | 獲“中山文藝獎” |
1984年 | 訪美,獲公刊競賽編輯獎第一名,獲艾頓新聞攝影獎 |
1995年在台北逝世,享年104歲。
《翠竹仙禽》 | 《綠蔭雙侶》 | 《松鶴延齡》 | 《鹿苑長春》 |
《湖山攬勝》 | 《松蔭高士》 | 《松蔭靜坐》 | 《飛泉幽澗》 |
作品名稱 | 出版時間 |
《靜山攝影集·自序》 | 1929年 |
《克立攝影集·序》及《桂林勝跡·序》 | 1931年 |
《郎鐘山攝影專刊》 | 1939年 |
《集錦照相概要》 | 1940年 |
《靜山集錦》 | 1948年 |
《靜山集錦作法》 | 1958年 |
郎靜山攝影作品
一、畫面上的結構與層次有藝術性;二、相片本身具有深刻意義,余意無窮。而中國畫以筆墨,攝影則用相機,兩者的工具雖然不同,但同樣都是要營造出美好的畫面,所以二者間道理相同,只是運用之法各有殊異。
郎靜山用中國畫里的“定景”,其實就是攝影里所說的“構圖”來攝影。中國畫的繪事六法里,有所謂的“經營位置”與“傳模移寫”,在用筆的時候可以取捨萬疏,去蕪存菁,而攝影則限於機械與環境對象,唯有採取“集錦攝影法”才能不受限制。所謂“集錦”,就是“集合各種物景,配合成章,舍畫面之所忌,而取畫面之所宜者。
1931年起到1939年,郎氏作品在265次國際攝影沙龍中入選,數量為755幅,至1948年底,累計入選國際沙龍為300餘處,數量為千幅以上。其中以集錦攝影作品佔據多數。
郎靜山生活照
郎靜山先後進入上海《申報》和《時報》,成為中國最早的攝影記者。他雖以攝影記者為業,但卻以仿畫攝影作品見長。他借鑒傳統繪畫藝術的“六法”,潛心研習,加以發揮,攝製了許多具有中國水墨畫韻味的風光照片,自成一種超逸、俊秀的風格。這些作品,受到了人們的好評。三十四歲﹝民國十五年﹞,他轉任時報,成為中國第一位攝影記者。兩年以後,又與黃伯惠先生等人於,時報大樓成立了“華社”,這是中國南方第一個攝影團體,恰與北方的“光社”相互輝映。成立“華社”的同年三月,郎靜山也舉辦了第一次作品展覽,首開攝影展的風氣。又過了兩年,他開始擔任松江女子中學攝影班講師,這很可能是中國學校正式有攝影課程的開始。
郎靜山一生有不少創舉,譬如他於民國三十七年在上海創辦“中國攝影學會”,這是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攝影社團,並且他也是國人中第一位攝影作品得以在國際性展覽中出現的人等等,但他最為人所稱道的當然,還是“集錦攝影法”,這是他在四十七歲那年所創造的。
郎靜山的集錦攝影,仿國畫、重意境、師古法,在形式上模仿傳統國畫,題材和主題意趣,多取自古畫、古詩詞,是中國繪畫風格和攝影技法的統一,既具有個人的藝術風格,又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正如美國攝影學會會長甘乃第(Kennedy)所指出的年郎先生為中國人,並且又研究中國繪畫,所以他是以中國繪畫的原理,應用到攝影上的第一個人。
郎靜山的藝術之路和際遇與張大千有相似之處,他們都曾努力地希望被世界所接受。只是郎靜山缺少張氏和西方頂尖藝術大師會晤這一節,但卻比張幸運得多的拿到許多國際獎牌。張大千一直在冥思苦想怎樣將中國的筆墨與世界接軌,從而達到自我人生的頂峰。而郎靜山是用照相機與感光材料,千方百計地弄出中國畫的味來。
郎靜山的藝術一直在西方主流語門外徘徊,接納他的只有崇尚古典優美一流的沙龍攝影圈。後來所獲的殊榮,也因是暗合了開放的西方後現代主義崛起的大環境和西方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崇尚中國老莊哲學及孔儒之學的時尚。
也有人認為郎靜山一味模仿、拼湊古人的意象,沒有藝術創造的意義。郎大師一生酷愛攝影,精研攝影藝術創作無數,並將集錦照相藝術發揮的淋漓盡致。
《湖山攬勝》是郎靜山先生的得意之作。此攝影是山水集錦巨構,可說是郎大師運用國畫山水構圖方式,巧妙地運用在集錦作品中,從畫面最右邊涼亭老翁遠眺層巒雲霧,到近景奇石叢樹,左邊孤舟,遠處村落及湖邊倒影,這幅美麗國畫山水景像,恰如如同大師一生胸襟開朗,寧靜和世無爭。此一幅大師一生最後遺作及集錦攝影精華的完結篇,甚具歷史和攝影藝術史上雙重意義。
1981年在法國舉辦展覽,並舉行紀念活動。
1983年在法國吐魯斯舉辦個人回顧展。
1984年在香港展出《湖山攬勝》。
1991年“郎靜山百齡百幅作品展”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展出。“八八救災義展——郎靜山攝影展”2009年10月12日下午在台北開幕。曾獲美國紐約攝影學會頒贈“世界十大攝影家”的郎靜山攝影作品此番將進行首次義賣,所得的半數將捐助給在“八八水災”中受災的弱勢家庭兒童。莫拉克颱風帶來的“八八水災”,重創南台灣與台東,造成嚴重傷亡,重建工作仍在進行中。
郎靜山銅像
郎靜山的女兒郎毓文與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董事長徐莉玲挑選了三十三件郎靜山的珍貴攝影作品進行義展,不僅將捐助“八八水災”災區弱勢家庭兒童課後陪讀計劃,還將另外半數義賣所得捐贈給郎靜山藝術文化發展學會,以此幫助重新整理大師作品,資助其到國際上進行展出。
祖父郎錦堂在擔任清朝武官時,曾立下治水之功。家族有感於台灣“八八水災”的後續重建工程浩大,決定首度於展覽中義賣作品,展覽時間將至2009年12月6日止。
2017年11月25日至2018年1月3日,於廈門舉行的第三屆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藏家故事”版塊展出“緣—黃建鵬藏攝影大師郎靜山、薛子江、藍志貴作品展”。
2018年10月27日至10月31日,由中國攝影家協會、江蘇省淮安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8第二屆“郎靜山杯”中國新畫意攝影雙年展主題展“黃建鵬藏攝影大師郎靜山作品文獻展”在淮安國際攝影展覽館展出。